首頁>情感>

1.讓自己從容的一小時

比平時提早一小時起床,早晨時間就能悠閒度過。

可以仔細洗臉,從容享用早餐。平常得搭巴士的路程,也能慢慢走。

上班時間是九點十五分,但我平時八點就會到公司。比其他人早到的這一小時,便是屬於我自己的時間。早一步起跑,使我能沉著地進行當天的工作。

這段能讓我從容工作的時間,再珍貴不過了。自己一個人的工作,我就在其他人還沒抵達的時間先完成。如此一來,上班時間一到,就能更好地與陸續到達的同事互動。

我們每天都得面對一連串的時間競賽,如果不懂時間管理,往往會陷入要把花三十分鐘完成的工作趕在十分鐘做完的窘境。不過,若有“一小時的緩衝時間”,就能從焦慮中解放。

提早一小時,就等於多了一小時。

有緩衝時間,就能沉著應對。有緩衝時間,就有餘力下工夫。

“不如試試看這麼做”,若能以這種心態對手頭的工作多花點心思,再無聊的工作也一定能找到新樂趣。

提早一小時就能多享受一小時,這麼做實在很划得來。

“早一小時就寢,早一小時起床”說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但我希望生活中能多一些樂趣和遊刃有餘,所以即便如此,我仍是循序漸進,嘗試在各種場合實行“提早一小時”計劃。夏天自不用說,就算是秋冬,我也會實施“自我的夏令時間”。

與其多睡一小時,早起一小時的生活更愜意。

2.讓生活保持新鮮的方法

小時候,我們看到什麼都會發問。

“為什麼小狗會搖尾巴?”

“因為它覺得高興,所以搖尾巴。”

大人迴應後,小孩又不斷丟擲新問題。

“小狗為什麼高興呢?”

“能和大家在一起,天氣又這麼棒,它當然高興了。”

“那為什麼和大家在一起,天氣棒,它就高興?”

你是否也曾這樣問個不停,讓大人頭疼?

人總會長大,會在不知不覺間從“發問一方”轉變為“被質問一方”。雖然解惑是“大人的任務”,卻總教人有些落寞。

然而,要永遠保持問“ 為什麼”的好奇心,非常困難。

當你臉上一旦習慣了大人的表情,每天的生活就只剩下日復一日地單調重複。

“大概就是這麼回事。”不深入思考,將一切囫圇吞棗。

“反正,還不是這一套。”嘴上這麼說著,什麼事都敷衍對付

然而這樣的日子過久了,人的心立刻就會變得像放了兩三天的麵包,硬邦邦的。身體隨著年歲衰老很自然,可是心不同。心如果也變硬了,是件很悲哀的事。

在看不到的地方也保持天真——我認為這就是讓生活保持新鮮的方法。

“沒有成長也沒關係,只希望常保新奇。”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長大成人後,仍能保有像孩子一樣的好奇心,該是多棒的一件事。小時候那些異想天開的問題,若能自己探究,想必會得到無窮盡的發現吧。

我想,這時解答就不再是“ 大人的任務”,而是“ 大人的樂趣”,甚至可以說是“生活的目的”。

3.勇於涉足不確定的生活

那裡是你有生以來初次造訪的地方。

你手上既沒有地圖,也沒有結伴同行的搭檔,舉目望去,不見一個可以為你指引方向的物件,你也找不到標誌牌。但你有一個無論如何都想抵達的目的地。

碰到這種彷徨失措的時候,如果是我,我會選擇邁出腳步。

雖然不知道該以南為目標,還是該朝北方前進,我仍會胡亂猜個方向,出發往南,如果發現弄錯了,就再轉向往北走。爬坡的路段走得辛苦了,就繞道而行, 如果怎麼繞都還是坡道,就硬著頭皮爬上去。

不管怎麼走,怎麼繞,就是遲遲無法抵達目的地。

像這種時候,人大抵都會不安。

走著走著太陽下山了,月光也很暗淡,有時還會碰上看不見星星的暗夜,氣溫也漸漸下降。

因為自己孤身一人,不免會感到膽怯,覺得寂寞。肚子又餓,精疲力竭。這種時候,不安會在你的耳邊低語:

“繞了這麼多冤枉路,自己該不會是在白費力氣?”

“在這種地方走得這麼辛苦,搞不好我根本就弄錯了方向?”

“我選的這條路,或許根本無法通往我要去的地方。”

因此,聰明的人或許不會像我那樣矇頭亂闖。

如果要去第一次造訪的地方,在出發之前他們會先找人問路,或者去圖書館借地圖來查閱。更簡單的方法是,拿出隨時都放在口袋裡的智慧手機,上網檢索。

在跨出腳步之前,他們總想再一次確認路線規劃妥當,做好調查,向人打聽。有許多聰明人一直要等到心中所有的不安因子都消除之後,才會上路出發。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們想消除“不知是否會成功的不安和寂寞”。

“沒問題,請安心。只要走這條路,你絕對能抵達目的地。你需要的時間是x小時。”

他們想得到這樣的資訊,不會迷路,心中沒有不安,期待能以最短距離抵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只不過遺憾的是,倘若你“ 想抵達的地方”是指工作、人際關係或自己的目標之類的事情,你就沒辦法利用網路的地圖檢索功能來查詢了。說起來,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路徑或地圖。

就算請教別人,你也得不到正確答案。誰也不能向你保證“你絕對能抵達你的目的地”。

無論你如何去思考深究,仍舊無法參透答案。

4.承認自己有不懂的事

我認為,首先,你得認清並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無論你有多聰明,終究會有不懂的事。

承認自己有不懂的事,拋開自己的聰明才智,你便會得到邁出腳步的勇氣。

但即便你踏出了第一步,依然不能保證你能夠抵達成功的彼岸。只不過,如果你不邁出腳步,就無法抵達任何地方。如果你不行動,事情便無法開始。

並且,只要開始行動,你絕對會有新發現。因為邁開腳步後,你便看得見接下來要走的路,或是因此認清自己走錯了路。一步又一步地往前走,你便能找到自己的下一步。

反覆的行動與發現。或許這才是抵達自己夢想之地的唯一方法吧。

“事情能順利嗎?”

“我能成功嗎?”

如果你也被這種不安和寂寞所羈絆,那是你這個人很聰明又深謀遠慮的證據。只不過,那同時也是你裹足不前的證據。

總之一句話,如果你想消除這種“擔心自己不會成功的不安和寂寞”,行動就是了。

既然你也察覺到這種情況沒有地圖可用,那就儘早死心吧。你不需要具體的設計圖,沒有行程表也沒關係。

只要你行動,你的腦中自然會開始浮現計劃,腳踏實地的感覺也會帶給你自信,這麼一來,你心中“ 擔心自己不會成功的不安和寂寞”想必也能漸漸緩和下來。

不管是在工作或在其他事情上,在我遇見的人之中,會令我覺得“好厲害”的那些人大抵都是行事衝動的人。他們擁有比任何人都早一步行動的果斷和勇氣。

如果你在得出“這麼做一定會成功”的結論之前,總是花很長時間在原地思考評估,被不安所牽制,因而動彈不得,久而久之這種行為模式就會變成你的習慣,愈發束縛你的行動。

我見過很多可憐的人就是因為被這種習慣絆住雙腿,使他們擁有的難得才華與聰明才智蒙塵。

所以,請跨出你的腳步吧。

去踏出你的第一步。

有很多時候,勇氣不是從你的腦袋裡生出,而是從你的腳下湧現的。

(來自松浦彌太郎《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湖南人民出版社/張富玲 譯)

文|松浦彌太郎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平凡旅人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