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到大,母親總是嗔怪父親糊塗,說得多了,我也糊塗了,父親真的糊塗嗎?
父親是一位中學老師,按現在說話是體制內的人。母親說父親糊塗,更多的是指父親不會處事做人和那異人常人的“怪異”的生活方式。
走近父親,父親身上確有很多異於常人的與眾不同。
父親除了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還不走親、不訪友。無論是紅白喜事,父親從不到別人家吃飯。
父親遇事不爭辯、不較真,處事不參合、不求人。無論家裡家外發生什麼事情,父親都處之泰然。
父親不多言。在父親口中很少聽到對人的讚美之詞,當然也很少聽到對人的抵毀之聲。
面對得與失、去與留、寵與辱、喜與悲,父親始終保持一種安寧平和的心態,既不斤斤計較,也不虛榮攀比。既不屑於功名,也不屑於利祿。父親的物質世界是吃飽穿暖,父親的精神世界是讀書看報。
如果以上“怪異”表象就是父親異於常人的“糊塗”,不如說這是父親異於常人的境界,是一種難得的糊塗。
其實這樣的境界,歷上的名家作過很多精典表述。
老子的“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莊子在《逍遙遊》裡的“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范仲淹《岳陽樓記》裡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代作者洪應明《菜根譚》裡的“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無一不體現為“萬物都在心上,又都不在心上”的奇妙感覺。
有人說,難得糊塗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是一種人生的無奈選擇。
也有人說,難得糊塗實際是不負責任之舉,是對人生歲月的磋砣。
更多的人說,人生最大的聰明,就是糊塗做人。“難得糊塗”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境界,很多有識之士將“難得糊塗”的書法掛在牆上。但要真正達到難得糊塗的境界,是要將“難得糊塗”寫在心裡,從父親心裡我看到了他書寫的是“忍辱不辯,寵辱不驚、寡言不爭,寡慾無憂,豁達從容。”正因為父親有這樣的境界,因而父親過得輕鬆自在,悠然自得,優哉遊哉,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