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生活中接觸過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構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一味的選擇自己喜歡的,相處舒服的人交往,就相當於和另一種人生割斷了聯絡。

賈平凹有句話說:“朋友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

所以,嘗試著接近那些未曾相處過的人,你的人生也許就多了另一種可能。

01

很多“舒服”的人,其實是在消耗你

親戚老陳,老實巴交的一個人,原本生活還說得過去,自從多了哥們小武后生活就亂了。

老陳一手修車的好手藝,原來自己經營者一家修理廠,後來因為市場變化,便關了廠子去給別的地方打工,然後結識了小武。

小武是個享受型的人,每天以吃喝玩樂為主,上班投機取巧,不愛付出,下班了不是蒸桑拿就是和朋友喝酒在一起吹牛。

小武每天燈紅酒綠的生活一下子就觸動到了老陳,原本勤勤懇懇工作的他開始跟著小武到處下館子,吃喝玩樂。

老陳妻子覺得家裡不富裕,讓他別這麼跟著小武享受。老陳還不以為然,覺得自己過去就是太壓抑了,身邊沒有一個會玩的朋友教自己享受人生。

沒過多久,小武就開始帶著老陳去賭,老陳還越玩越上癮,最後欠了一屁股債,弄得妻離子散。

老陳守家待業的安穩生活就這樣被小武這個所謂的“會玩的哥們”攪得一團糟,是舒服了一陣子,可卻痛苦了後半生。

人骨子裡都是好逸惡勞的,那些你感到舒服的人不過是順從了你的天性,和他們在一起,雖然自己身心愉悅,但長久來說,卻也讓自己變得過分安逸,

紀伯倫所說:“對安逸的慾望會扼殺靈魂的激情。”

沒有壓力,無需付出,不是舒服,而是在消耗你的意志和活力。

舒服的人相處多了,你會生鏽。

02

“舒服”的人處久了,容易變得單一

錢理群教授曾經講過自己的一次遭遇:

有一天去上課,有一個坐在第一排的學生,對教授點頭微笑,很有禮貌。

每個老師在講課之前,對教學效果都是很期待的,比如學生的反應啊,講課節奏啊等等。

教授開始講課時,就注意到第一排這個學生,他總是能及時的做出反應,點頭,微笑,這表明他聽懂課了,教授很欣慰。下課後,這個學生迫不及待的跑到教授面前誇老課講的真好。

對於這樣奉承的話,教授一般是有警惕的,因為之前很多人都吹捧他講得好,可實際上有些人並沒有聽懂。

但是這個學生不一樣,他能清楚地說出哪裡講得好,頭頭是道,全在點子上,這說明他是真的懂了,教授放下了戒備,而且對這個學生有了好感。

一次,兩次,好感倍增。直到有一天,這個學生找到他,說打算去美國留學,希望老師能寫一封推薦書。

教授欣然同意了。但是,寫完之後這個學生再也沒有出現過,教授這才明白,之前的所有互動都是為了那封推薦書。

現實中,真正完全適配的人是很少的,如果一個人你相處起來十分舒服,你們沒有任何分歧和不快,那這個人一定是帶著某種目的,考慮到了比你能想到的更多的細節,精準的把握著你們交往的距離和尺度。

這樣的人交往久了,你容易過分純粹的看待周圍的人,喪失對別人的敏銳,只相信那些精緻的“好人”,失去對人性真實的判斷,變的單一。

只和“舒服”的人相處,時間久了,會讓你思想變得單一。

03

真正讓人成長的,往往是“不舒服”的人

菜根譚中說: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佛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意思是經常聽到不中聽的忠言,時常裝有不順心的煩惱事,才能真正磨練自己的道德品行。

周星馳經典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蘇燦就是在刁難中成長起來的一個人物。

電影中蘇燦父親為了讓兒子順利透過文試用銀兩開路,結果在皇上面前被趙無極揭發,判處父子倆終身要飯。

行乞中無路可走只能街頭賣藝,趙無極又來刻意刁難,衝突中打斷了蘇燦的骨骼,斷了全身的經脈,讓他再也無法使用武功。

有一次叫唱行乞時遇到了心愛的姑娘如霜,為了不讓自己在愛人面前丟面子,一頭扎進碳堆裡抹黑臉,防止自己落魄的樣子被如霜認出來。

因為老爹偷吃了一口別人的饅頭,差役將其抓起來當做把柄,逼著蘇燦吃狗的剩飯,才要放人。

受盡屈辱,最後戰勝趙無極,不是因為降龍十八掌多麼厲害,而是因為蘇燦決定從過去的屈辱中重新找回自己往日的尊嚴。

生活正是這樣,讓你心智突圍,讓你瞬間成長的就是那些逼著你離開安逸窩,給你製造不舒服的人。

你只有被外界的尖銳刺痛的那一刻,才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痛楚;在痛苦當中你才有機會感受到人情冷暖,見到世態炎涼,感受人性至暗的一面。

痛定思痛後,你做出的改變將是你一生的轉折點,讓你的心智和認知真正得到質的改變。

生活中那些順著你的性情來的人,多半是在敷衍你;逆著你的喜好來,卻可能是實實在在的刺激你成長。

04

餘生,請遠離那些讓你“舒服”的人

心理學家羅茲維格透過實驗發現:飼養在豐富環境中的動物相比於單調或貧乏環境中的動物更機靈,而人的大腦如果經常接觸不同的人,其智力也會得到提高。

和舒服的人相處是人的本能選擇,但是這些人未必有利於你成長。

交往中永遠都不要貪圖感覺上的舒服,知道對方為什麼能讓你舒服才是你的聰明所在。

而向上突破難,向下相容易,沒有足夠多的閱歷和豐厚的學識,你看不透精心偽裝過的人,能讓你完成這段原始積累的,恰恰是那些讓你痛苦的人。

因為相比舒服,痛苦更讓人刻骨銘心。

從他們身上你會切身感受到人性的多樣和複雜,越來越能包容人性中的弱點,懂得欣賞人性中的優點,體會這些都是舒服的環境中無法鍛煉出來的。

或許有時候和那些讓你不痛快的人相處,暫時會讓你倍受折磨,受盡委屈,可是他們帶給你的,遠比那些只知道相容你的人來的真實和深刻。

我們常常叫囂著要走出舒適區,在交朋友這點上又何嘗不是呢?

一個人永遠只結交志同道合的人,那麼他的交際圈就都是同質化的,認知範圍永遠無法得到顛覆性的擴充套件。

而認知一旦凝固在某一個範圍,想做出什麼大的改變就會很難。

舒服的人適合相處,給你不痛快的人適合學習,他們不僅拓寬你的認知範圍,還是你做出改變的轉折點。

與其在溫室裡被人哄著,自我沉醉,不如走出去看看廣闊的世界,接觸更多不同的人。

透過和另一個不同性情和個性的人相處,磨合關係,付出並且分享,最真實的自己才會浮現,你的認知會變得豐富而全面,從而做出有效的改變。

餘生,請遠離那些讓你舒服的人。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分享一個自己故事——成長的路上,我不再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