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從小到大,我們往往被家人貼上不同的標籤,為了迎合不同的人,往往迷失了自我。

我們認為:

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是壞孩子;

成天打架孩子是壞孩子

畢業了就應該找個事業單位……

書中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既然我們有這樣的煩惱,那就應該審視之、解決之,賦予人生意義。

由國內資深心理諮詢師張沛超所著《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以下簡稱《我的內在無窮大》)書中提到,當我們遇到煩惱時,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不斷地認識自己,做自己的知己

01 重新認識自己

作者在書中說到,“認識自己、做自己的知己是一件非常困難,並且需要付出很多時間、精力、心思和勇氣的事情。”這個過程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以及不斷探索自己的決心。

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些不適,不要太過著急的去證明自己,而是要不斷去嘗試和探索。

02釋放情緒,讀懂自己

當我們在人際關係方面遇到麻煩時,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鬱、悲傷、憤怒等等。

煩惱意味著恐懼和焦慮

我們常聽到人說“我很煩”,也許實際是他們自己不想去做或者怕做不好。

憤怒意味著脆弱

一個人脆弱的時候,會打破自己原有的防衛系統,讓自己變得易怒。此時,如果我們單純想著“不要生氣”,也並不會讓我們真的“消消氣”。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正確地認識和對待自己的脆弱之處。作者總結到,“我們的生命的確比較脆弱、我們的心理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健康。

指責意味著絕望

指責在普通家庭中是一件平常事。一般來說,指責和憤怒緊密相關。如果一個人較發怒,就很容易指責別人。書中提到,絕望往往會伴隨悲傷,因為每一次指責代表了他的失望。

悲傷是可以有力量

這裡說的“可以”是指我們能夠從悲傷中收穫力量。很多人將悲傷視為毒藥,這會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下意識地迴避與他人深入交往,隱藏真實的自己。但其實能體會悲傷很重要。作者總結到,“能夠全身心地體驗悲傷,感覺自己的悲傷,並且把自己的悲傷整合到自己的人格中,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 當我們有了接納和整合悲傷的能力,並逐漸從悲傷中獲得力量時,這樣的力量也能傳遞給身邊的人,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

03 面對真我,活出新生

對於不適合自己的標籤,我們要勇於接納新事物、整合自己的過程。想要撕掉他們並不容易。我們可以重新看待這些標籤,這樣可以釋放自己的壓力。

同時,我們對於過去的自己要勇於說再見,只有告別過去才能接納新的自己。

面對新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同的感受,會讓我們感覺不舒服。但這也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因為我們擁有更好的人生。

寫在最後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人最深處的本質,其實是想成全自己。” 我們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忘了自己。

若此刻還處於迷茫,請不要垂頭喪氣,要勇往直前。《我的內在無窮大》這本書為你一一解答。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好比世界上沒有同一片葉子,做心中最真實的自己。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無數渺小的思考填滿了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