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高情商的話語是對別人的責任和善良,有了責任和善良,自然會驅動出高情商講話能力。

善良有責任的人,會考慮說出的話對別人的感受,所以,習慣用陳述句表達觀點和感受。

只關心自己感受的人,不會考慮說出話對別人的感受,更多考慮自己情緒是否宣洩,所以,習慣用反問句、為什麼、難道等方式表達觀點和感受。

針對這個點,進行專項訓練:

1、如果習慣使用反問句,講話前把平時說順嘴的“反問句,指責句”轉變成陳述句再講出口,這樣會讓聽到的人感覺舒服很多。

舉例:孩子犯錯了,爸爸這樣對孩子說:“你為什麼這麼做?你難道傻嗎?”

雖然爸爸關心孩子,但給到孩子的感覺是,被責備,被侮辱,被拋棄不管的感覺。

同樣的情況換種表達,給孩子的感覺就會好很多。

“發生什麼事了,你能給爸爸講講嗎,爸爸和你一起面對”

這樣表達讓孩子感知到爸爸沒有扔下我不管,這樣就不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感受到爸爸的愛和支援。

有了愛和支援孩子就不再驚恐,也會升起力量和爸爸一起面對問題,在一次一次解決問題的陪伴中,孩子越來越強大。

2、與人溝通的時候,先陳述事實,再詢問,這樣可以讓人感覺舒服。

例如,在講和別人有關的事的時候,先講自己做了什麼,再向別人提要求,這樣對方就不會抗拒。

舉例:媽媽對小莊說:“昨天,你到哪裡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雖然媽媽擔心孩子,但讓孩子聽到的是指責和責備,帶給孩子的是恐懼。

這個時候孩子的一種應對方式是,不說話,擔心話語刺激媽媽,時間久了,孩子和媽媽由於缺乏交流隔閡越來越多。

另一種應對方式是,撒謊,想要快速平息媽媽的怒火,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撒謊的習慣。

媽媽如果換種方式表達,孩子就會感受好多。

“昨天,媽媽找了你一整天,你到哪裡去了?”

這樣讓孩子聽到的就是關心和探尋,感覺到媽媽對自己的擔心和愛。

有了這樣的感受,孩子不怕媽媽責備,會迴應媽媽同樣的愛,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為媽媽分享自己的經

歷。

時間久了,親子之間就建立起良性溝通環境,關係越來越好,媽媽對孩子會建立積極影響。

結語:

高情商講話說的是能力,但實質是善良和責任。

“善良和責任”會讓人講話前,有意識地修正話語,時間久了就成了高情商講話能力。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