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女青年【媛創寫作變現營學員】
小時候,我們經常被父母教導:要與小朋友互相幫助哦!。
長大後發現,我們只做到了這句話的一半。
只做到了幫助他人,卻沒有做到接受幫助。那又怎麼是“互相幫助呢”?
有人認為,向人求助,意味著自己的軟弱無能,感到自己會“丟面子”。
有人認為,找人幫忙,欠下人情,日後需要再還,比較麻煩。
有人認為,別人幫我解決問題時,會暴露我的很多秘密。
甚至,有的人,以“助人為樂”作為處事準則,將“向人求助”當成人際禁忌。
01 “我是獨立的人,怎麼能軟弱!”——維持人設的負面效應去年疫情期間,我接聽過一條心理熱線。來電者是一位職場中的單親媽媽,疫情導致了收入斷崖式減少,本無存款的她陷入極度恐慌,擔憂房貸和孩子的養育,曾經冒出來自殺的念頭。
疫情下的心理熱線不同於心理諮詢,接線員的聽與說更重要。她在手機一端,邊哭泣邊講述近期的遭遇。同時,我引導她多講講自己做出了什麼努力。這條熱線整體下來是比較順利的,來電者在過程中獲得的傾訴與梳理,得到了鼓勵和力量。
而來電者結束通話前的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特別不想找朋友幫忙,因為我在他們心裡是很堅強的女人,不能毀了這個形象。
她的話,道出了很多不求人的想法,換句話說就是“獨立的人設不能崩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獨立自主被視為精英人設和積極生活態度。
為了維持這種人設,他們處於危難時,選擇了獨自承擔、獨自面對困境,不去麻煩別人。至少,直接向身邊人求助絕不是他們首選的應對方式。
這種獨立,並不是他們真實的內心感受,即使內心期待他人的幫助,也強迫自己不去這樣做。
這種獨立,是基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判——他們只是在做一個別人眼中的獨立的人。不願面對被評價為弱者所感受到的傷害。
這種獨立,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生活方式的限制和阻礙。
02“自己事自己做,不要給人添麻煩”——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溝通心理學之父艾瑞克伯恩提出:人在早期成長階段,其父母或其他養育者,會透過非言語傳遞出某些禁令。比如,家庭中排行老大的孩子需要照顧年幼的孩子,會產生“不要做小孩”的禁令。
這些禁令,在原生家庭中是符合父母期待的,是適應早期環境的求生之道。長大後,進入社會生活中,“過期”的禁令就成為當下的生存阻礙。
拒絕求助的人,其背後是有“不要重要”的禁令。人際溝通分析學的著作《今日TA》提到:“不要重要”的資訊,來源於想拒絕孩子的父母,他們以非言語的形式傳遞出“只要你記著你和你的需求在這裡並不重要,我就可以讓你在我身邊。”
這種禁令還會變形為“不要滿足自己的慾望”。拒絕求助的人,往往在無意識中,將自己的需求、慾望置於次要位置,不允許自己的需求被優先滿足。
造成拒絕求助的行為背後,是複雜而深遠的,與個人成長經歷、社會時代背景等都有重要關係。眾多理論研究和人類實踐告訴我們——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胡適十幾歲時被送往上海讀書,在車站臨別時母親告訴他說:“你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我再也幫不了你,自己去闖蕩吧,但是要送你四個字——學會求助。”
心理學上提出的富蘭克林效應: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那麼,我們如何“讓他們來幫助你”呢?如何學會向人求助呢?
(1)覺察自己的求助感受。
可以記錄下來,自己有需求但欲言又止時腦海中的想法或觀點。覺察這些想法,大概產生於何時,是否還適應於當下。然後,嘗試著改寫這些想法。比如,小時候父母經常說“萬事不求人”。可以改寫為:我可以一些事情上求人。
(2)從合適的人開始求助。
有的人不願向自己的重要他人求助,反而向陌生人尋求,就像我接聽到的熱線,她願意將自己的痛苦向陌生的我表達。熟人之間的人設更加穩定,一旦有“反常”,就會感到自慚形穢。那麼,可以從安全感更高的人(由自己評估)獲得傾聽和幫助,逐漸積累受助的體驗。
(3)培養“關聯”的思維。
在蓋洛普開發的優勢識別器其中一項稱為“關聯”。而敢於求助的人,他們深信每個人都是宏觀世界的一部分,深信人與人都是相互關聯的,深信彼此間存在著可互動的資源。因此,培養關聯的思維方式,有意識地關注他人的優勢和力量,有助於促進自己的求助行為。
最後的話求助,是健康的人際關係必不可少的養分。你向一個人尋求幫助或依靠的過程中,對方也會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獨立自主,同時有枝可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