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實用菌
01
有一句歌詞是這麼唱的:
“我沒有天分當你的完美情人,只願意為了你狂奔。”
尤其是處於親密關係當中的兩個人,我們會不自覺的想要向對方的理想型靠攏。
但很多時候都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理想伴侶”的樣子。
所以自顧自的做了許多感動自己,卻無法打動對方的事情。
而且,還會因為對方無法看到自己的付出而生怨。
人對於“好”這件事,其實是有一種慣性存在的。
往往只有當出現問題時,才能真正看出一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的價值。
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人,更容易受到對方的信任和依賴。
所以說,做對方心中的理想伴侶,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成為解決親密關係問題的高手。
02
勞倫斯·麥爾斯說:
“改變想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一步。”
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每當兩個人出現矛盾,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先看到問題。
但幾乎是完全主觀的看問題,也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對方身上的問題。
然後產生爭吵。
而爭吵的過程,就是不斷尋找“犯人”的過程:
“你這裡做的不對,你那裡做的不好。”
但最終呢?
問題不但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雙方還把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又翻出來吵了一遍。
我們不但無法給到對方好的戀愛感受,還可能會被扣上一個不可理喻的大帽子。
愛情是個消耗品。
只有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才能使關係走的長遠。
《拆解一切問題》當中說:
“解決問題是我們永恆的課題,解決問題的核心在於拆解,即將整個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單元,逐一突破。”
03
解決親密關係當中的矛盾也是一樣。
真正會解決問題的人,並不會把問題本身當成是麻煩。
而是會把問題“專案化”。
他會動用自己的腦力和創造力,去盡力完成這個專案。
並在其中得到經驗的成長以及對於某件事認知上的提升。
他在關係中做的更多的是思考,而不是指責和埋怨。
《拆解一切問題》當中有一個觀點使我非常受用:
問題本身,其實有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是疑問,第二是難題。
當我們與另一半發生矛盾時,我們首先要清楚,這個問題屬於哪一類。
打個比方來說:
“你今天為什麼回家這麼晚?”
“你最近怎麼總是這麼晚回家?”
第一個問題,很明顯,是一個疑問句,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說出自己真實的解釋和理由。
關於第二個問題,其實對方需要的,就是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了。
解答問題絕不等於解決問題。
“善於處理親密關係的人,不會止步於調查,而是致力於思考。”
04
另一個解決親密關係問題的訣竅,就是在於創造性。
也就是懂得給對方製造生活的新鮮感。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也就減少了浪漫和儀式感。
而是選擇了行動式的親密關係:
——我們已經對於對方的習慣了熟於心,於是就慢慢減少對於感情付出的成本。
利己,是我們的本性。
但是,為對方,為關係,多付出一些時間、感情或者金錢上的成本,不僅是解決問題的的好辦法,更是減少矛盾的好方法。
《拆解一切問題》中有一個觀點是:
有時也要懂得“繞遠路”。
生活的本質,就是在於體驗。
在關係中也是一樣,我們需要不斷新鮮的事物,去刺激我們的神經大腦。
我想,大家應該都過一句話:
好的愛情,是和同一個人,去體驗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透過更換伴侶,來獲得新鮮感。
當你主動成為那個為關係創造新鮮體驗的人,不斷的讓對方因為你的行為而產生多巴胺。
那麼他對你的情緒依賴感就會進一步加深。
你們或許就能在更多的體驗中,遇到更多新鮮的事物,併產生與以往不同的情感經驗。
05
追求快樂、喜新厭舊是我們人類的本性。
但我們也完全可以利用這兩點成為對方心中的“理想伴侶”。
就像實用菌一直在文章中所強調的一樣:
你需要讓自己成為在關係中解決問題的高手。
最後,送給大家《拆解一切問題》的一句話:
人生就是一場歷練。你隨時都會面臨各種難題。
所以就從現在開始嘗試著做出改變吧,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才能讓你的未來更加光彩奪目!
互動話題:
你覺得理想中的戀人是什麼樣呢?
你以為你或者對方在關係中最好的特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