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我們已經豐衣足食了,著實不喜歡被人打擾了。看著超市裡琳琅滿目的食物,都不知道該選什麼。你能提些什麼呢?說不定我正好不喜歡,還害得我去把它扔掉。這不代表我的心情,是大多數被年過煩了人們的心態。
她說,城裡親戚說這些衣服有的穿了一次,有的根本沒拆標籤,新新的。城裡親戚來吃什麼都說好吃,見什麼都稀罕,連城裡能買到的土豆,都說這裡的好,帶走了一些。把車的後備箱都快要撐爆了。真丟我這個住在城裡的農村人的臉,你到底是愛佔便宜還是農村的東西真的好。
這位城裡朋友說,在當地一塊一斤的砂糖橘,都好意思拿來送人,還抗來那麼多,又不能當飯吃,親戚拿來的臘肉害得她過兩天還得扔掉。我說你也太矯情了吧,你還能比《紅樓夢》大觀園裡的人高貴嗎?
現在的人都虛偽,現實成啥樣了。這樣的親戚還值得去拜訪嗎,咱有這時間,去海南,桂林看山賞景不香嗎。
曾經我們缺吃少穿,但過年有意思,有盼頭,有好吃的。甚至年剛過完,又纏著父母問,啥時候過年。
那時,人與人之間很單純,無非就是我給你端一碗餃子,你給我送一份糯米飯,很少有人專注這兩種東西到底等不等價,交換值不值得。它只是鄰里之間往來交際的一種載體。
孩子們只知道傻樂,揣著滿肚兜的核桃,棗,瓜子,糖。幾張嘎嘣脆的小額紙幣就值得滿院子瘋跑,根本不顧天寒地凍。兩行鼻涕就快要流到嘴邊了,卻被猛地一吸,進了鼻腔裡。一串鞭炮被凍得發紅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拆成無數個小炮仗,分發給好幾個小朋友,大點的孩子以前弓後箭的姿勢點炮,隨時做好逃離的準備,小點的孩子捂著耳朵藏在暗處聽響兒。
如今,都說年味淡了,其實是人情淡了。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真誠”,“簡單”已經成了稀缺物品。
關於舊衣服,只有我們這代人小時候在那物資短缺的年代稀罕至極,現在不同了,人工費提高了,農村婦女一天打零工能掙一百元,在多多上面可以買好幾件呢,誰還會稀罕那些過了時的舊衣服,他們會認為你侮辱他買不起。所以,明年拜年,千萬別把舊衣服當禮物給家鄉的親戚,除過招人厭,基本沒什麼效果。
曾經我是以待業青年的身份嫁給了一個在央企上班的老公,我一年大多數時間住在他城裡的房子裡。當回老家被叔叔嬸子問起,什麼時候走?走時,帶些他們的土特產,我說還早,剛回來,走時一定來。土地裡刨食,真的不易,我親眼見過,母親一粒一粒從土裡撿豆,彎腰佝背,她付出的辛苦已經不能用金錢衡量。輕易別去嬸子家拿東西。還不起。
對於城裡的朋友來說,我是農村人,我經常把母親種的各種豆,花椒,黃花菜送給他們。我也接受過他們來自天南海北的稀罕物。我們沒有任何質疑,異議,我們相處得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互贈只限於要好的同類,閨蜜之間。普通關係就別把自己不當外人。
自從有了網路,世界就在眼前,如果需要,只需“確定”,“立即支付”,靜等快遞上門。物品已不再稀有。
朋友,這個春節您過得舒心嗎?掰扯掰扯,好讓下一個年過得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