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認知的開放,異性之間的相處也變得稀鬆平常,閨蜜、知己等具有迷惑性的特殊關係越來越氾濫。但,很多時候,對於已婚人群而言,異性之間相處尺度的拿捏也在悄悄改變著他們的婚姻狀況,而現實中因為尷尬關係導致婚姻破裂的案例比比皆是。
秦兵是公司老員工,一年前完婚,臨近不惑之年收穫事業和婚姻,也算大器晚成。節假期間,美嬌妻因參加了一場同學會,卻讓他的婚姻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
那天,秦兵妻子準時赴約同學聚會,包間裡有男有女,老同學許久不見,相聚自然十分親近。在輕快、歡躍的氛圍下所有人都很投入,推杯換盞、起起落落。人在極度放鬆的情況下,是很容易找到精神歸宿的,沒幾杯酒大家彷彿回到曾經的年紀,挨肩搭背,又唱又笑。
情懷和回憶對人性的考驗總是充滿誘惑的,在酒精和青春氣息的籠罩下,秦兵妻子情不自禁地和曾經的初戀同學相擁而泣,互訴衷腸……
作為旁觀者,我們很難篤定影片釋出者的本意是出於沉醉情懷還是惡搞,但對秦兵的婚姻而言,這場蒙羞,恐怕是他一生都難以擺脫的噩夢。
曖昧是已婚人士最低等行為人面對感情問題時總是容易顯露低智商的,人類情感的多元化和人性的複雜化,決定著每一種關係都會存在不同的相處模式和迥異的結果。但很多關係,它並不是守恆的。
起初,異性之間只是出於三觀相符、溝通順暢而建立純粹的相識關係,但這種關係會隨著時間、空間和經歷微妙變化,在這變化過程中,男女交往的界限感、目的性也在不斷更改、調整。隨著這種尺度的模糊,曖昧和親近的行為便順理成章了。
比如娛樂圈常常傳出明星之間因合作走向密切交流,最後傳出緋聞,聲名掃地。而那些已婚明星,對於異性的相處,更是毫不避諱,這種界限感模糊的現象影射出來的社會風氣,不得不引人深思。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定位,同事、朋友或情侶。這些不同角色定位意味著相互關係之間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如果把相互關係的界限模糊化,那麼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便會再無節制。
人性是最不可測量的東西,很多人哪怕甘冒身敗名裂的風險也要去嘗試越界、曖昧,直到嚐到惡果後悔晚矣。可見,對於已婚人士而言,曖昧無異於自毀的低等行為。真正健康的異性相處,雙方會努力保持和對方的界限感,止步在一個安全閥值裡,互敬、自重。
婚姻框架下的自律和互敬錢鍾書曾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在這個躁動的時代裡,在衣著光鮮、知書達禮的外表下,都包藏著一顆不安分的心。就是這樣一顆心,會隨時期待著不平常的事情發生,時刻等待著反叛或出軌。而我們又必須承認自己野心勃勃卻又膽小如鼠,儘管充滿誘惑的世界給予太多幻想,但從不會有勇氣和能量衝破道德和責任的束縛,所以只能止步不前。
同樣,現實中有太多病態交往,那些打著友情的名義,行著曖昧之實的男女閨蜜,還美其名曰是第三種感情。這種自欺欺人的個人謬論,除了增添為自己邪惡行徑強行開脫的羞恥,更是對他人和社會風氣的玷汙。
人性的惡念是經不起絲毫可乘之機,哪怕開一個小口都可能是對婚姻和道德的褻瀆。很多曖昧、出軌的苗頭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日積月累的漠視、縱容,那種放任會隨著心理試探而膨脹,軀體和靈魂隨之偏離婚姻。
作為普通人,我們遠遠達不到娛樂圈明星的格局和人設需求,對待異性,就當保持界限感,相互尊重、自律,這才是對自己婚姻的尊重和保護。
莫洛亞說:真正幸福的婚姻中,友誼必須與愛情融合在一起。我們對婚姻的敬畏感,不僅僅是出於愛的本能,更該有對道德和契約的守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