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世事皆虛,萬事皆允。人們所渴望的都能成就。只是世事皆虛,大家應該去觸碰真實。世界在悄然改變,美麗新世界是否會到來。自由和平等是一體兩面。它不寫在紙上,它在你的心念裡。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講個爬泰山的故事。泰山呢,是文化名山,意思就是除了文化,沒有任何賣點,很醜。但是呢,搞培訓的人,特別注重文化,特別是前幾年,國學流行的時候,五星酒店都訂不上,天天有搞國學培訓的。

培訓完了以後,導師帶著大家起登頂,這些培訓課上,經常有喇嘛、和尚、道士。我就很好奇,為什麼這些人也會來上課?時間久了,我就明白了,就如同我前幾天搞的那個健身群,一半是真的來健身的,一半是來撈魚的。

這些喇嘛也是,是希望學員或講師能去他們的寺院開課,他們提供食宿。

前些年資本市場氾濫的時候,西藏雲南建了太多太多寺院。

很多寺院成了什麼情況?光有寺沒有和尚,你願意去,都能送給你。

故事講完了。

女人總想背牌坊,即使分手也很在乎對方的評價,生怕別人誤解自己不是好女人。其實對方的評價不重要啊,世上所有人的評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麼看待自己。

你有什麼燒錢的愛好嗎?

祭祖。

生活處處是學問,消費處處是細節。

年紀大了後,對於生活的唯一想法就是隻想過得簡單舒服些少些彎彎繞繞,不想再執著於年輕時的那套你猜猜我的心思我猜猜你的心思,是真的體力不支且沒這個精力。成年人的體力條很少有滿的,光是上下班通勤就能耗費一大半,到家躺在沙發上連洗澡都得給自己打氣三分鐘才能起身,真的精力有限,且這些精力只想用在掙錢上。

避免麻煩的唯一辦法只有儘可能地與麻煩製造者保持距離。

社會都是這樣的,小孩和年輕人,不分男女,要成績好要漂亮,老人要健康要長壽,最苦逼的是中年男人,壓力山大,在外面找個小酒館喝酒不敢回家。

高度商業化的時代好也不好,昨天去家旁邊小公園溜達,看到幾個小姑娘在家長的陪伴下跟著一個估計是教輪滑的老師學習跳皮筋。一看就知道學的很專業,但是總感覺跟小時候那種同齡人之間玩出來的模式少了點啥。

就像所有學金融的上來都要學有效市場理論,都要學markowitz市場前沿和portfoliotheory,結果就是科班出身的很多人,學的越好,越是堅定的相信市場是不可戰勝的,買指數就完事了。這種宿命論也許是對的,但是在20來歲就堅信宿命未免也太tm可悲了。

人被物品上附著的標籤故事價格深深地迷惑著,我們總是下意識地對一個東西進行情感上的評價這是一種幻覺。

有一個實驗是,給測試者品嚐葡萄酒,一種上面的標籤是知名產地的名酒,標價90美元;另一種標籤是普通佐餐紅酒,標價10美元。測試者品嚐後給給紅酒評分,毫無疑問,大家普遍認為90美元的葡萄酒品質更好。但真相是,裡面裝的是一模一樣的紅酒。

價格、標籤、品牌背後的故事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對一件東西的感覺,我們被這種幻覺迷惑著。

這瓶90美元的葡萄酒好喝嗎?好喝,但這種好喝是來自葡萄酒的本質,還是來自於附著於葡萄酒上的價格、品牌、故事,給我們的大腦製造的一種幻覺呢?

2020年人均負債17萬,現在的人越來越敢花錢也捨得花錢了,單單看一下90後新窮人經濟狀況就可見一斑了。大家的家庭負債率是多少呢?

有人說比特幣一個都買不起我去看看其他幣,我解釋下,比特幣的最小單位是聰,是1個的1億分之1。

“個”對比特幣來說,是很大的單位,未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持有完整的“個”

比特幣其實是可以不斷的裂變的,就是元可以成萬,毛可以成千,分可以成百。

人到了一定層次就會開始禮貌但虛偽。

表面上非常溫文爾雅,非常紳士有氣度,即便和對方有再大的差距,哪怕是王子公主對著乞丐,都還是能展現他們的美好親和。

但心裡卻嚴防死守,絕不讓一個不同層次的人進入自己的生活圈。休想有交集,更別提進門。

這點演技都沒有,裝什麼貴族大戶。

不像咋咋呼呼的暴發戶,反而有機會去哄騙跪舔。

唐探3出了一首MV,叫《造夢人》。這種營銷手法,就是最常見的情懷營銷。電影從業者絕對是“造夢人”,光影的藝術,讓人類很多遐想成真。但是,唐探只是一部笨拙模仿,但是卻超出意想價值的商業作品。其本質不是“造夢”,而是盜夢”,是揉雜那些優秀的夢境,那些別人造過的夢境,塗鴉了一個看起來的新夢。

最近的電影,我都沒看,我覺得這些電影,都已經快手化,抖音化了。速食。包括春晚,一眼沒看。無感。

別急著證明自己,上一個圈層以後,一切無需證明。

自我證明這個概念是個悖論,要證明自己其實就是沒有自己意思是說,要透過已經預設的原則和標準,別人的邏輯和流程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其實是取悅別人,把自己搞沒有了。

當實力受到認可,一切都謠言都會不攻自破。

人走茶涼是職場常態,同事永遠是同事,不應該報有過高期望。只有茶涼了,才能讓人把精力放在新的關係上,迅速建立一個穩固的團隊。很多人恰恰相反,總是懷念老領導、老同事,然後對新人看不上眼每天懷念以前的時光。除了讓自己難受以外,沒有任何好處。

在國內,很多人總是唱衰美國,我覺得洗洗睡吧。人家有六個科技大頭,而我們家拿出手的只有酒水。怎麼玩兒這個?沒有可比性。2020年全球186個最幸福城市排名,我們是墊底兒的。

前幾天,美國的一個州發生大面積停電,很多人嘲笑美國的供電系統,說美國的供電遠不如中國。我認為,美國的強大,會一直持續下去,美國的GDP,美國的資本市場會一直創新高。美國的科技創新、教育、經濟活力依舊處在全球領先地位。

有時候常想,投資股票能長期買入不賣出的,也是不一般的人了。大多數人,我想買股票都是短線的操作,幾個月半年漲了就賣掉了,買的原因,就是為了獲利。

人買股票長期不賣,人必然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持有不賣是為什麼?意義為何?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巴菲特和那些真正長線做投資的,其實正是因為他們看透一個行業要比常人更深刻的許多,所以才能不短線獲利就賣掉,他們因比常人更瞭解,更有情懷看待行業的發展,所以他們持有了許久,回答了許多人回答不了的問題,意義為何?

有時候,買股票,真是一個哲學的問題。

人在這個世界上,應當由一個直取核心的態度。在世上萬千事物中,只要那個最實在的東西:吃東西就吃自己最喜歡的;住房子就住那個最舒適的;交朋友就交那個一起待著最舒服的;戀愛就愛那個動了心的。

父親不應該教兒子怎樣面對生活,而是以自己實際行動讓兒子知道怎樣面對生活。

我看《上海生死戀》,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當年監獄裡有抽水馬桶;我看《Outofthegobi》,就記得作者說小時候外貿部食堂的冰激凌美味。大概是貧窮扭曲了我的關注點。

訊息股都是騙人的。一支股票無論是重組還是併購從立項起,至少有100人知道,絕對保密是不可能的,就是肯定有人能提前知道。怎麼查呢?挨著查每個買入,過去有沒有歷史買入,有沒有歷史持倉,為什麼突擊買入,買入前後有什麼通話記錄,什麼聊天記錄,以及你的關係網,百分之百差。

他跟我講,在這個行業幹久了或多或少都會被查到幾次,只是,訊息有些時候,未必準確。也不對,就是說,訊息與結果,不成正比。

100人共同保守一個秘密,那是不現實的。

炒股票掙錢太難了,10塊錢的成本跌到7塊,自己感覺沒啥,不就套30%嘛。然後天天盼著解套,仔細一想,從7塊到10塊要漲45%才剛剛解套掙錢,漲45%呀,想想太難了。

明星不用自理,因為他們有助理啊。

大佬不用子女照顧,因為他們有一整個醫護團隊啊。

助理和團隊,看在錢的份上,看在體制內約束的份上,看在晉升機會的份上,看在給大佬提鞋跟著沾光漲身價的份上,可比一般子女細緻殷勤靠譜多。

中國未來房地產的傾向,將逐步趨向於南方,尤其是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大灣區與成渝城市群。未來中國房地產的走勢,將更加顯著的分化,區域化。

很多未婚妹子很難想象,很多老公非常有能耐,但是自己本事不濟的大老婆,雖然也不希望老公出軌,但是她們真正害怕的不是出軌,是離婚。而且這跟子女撫養權/財產分割都沒關係,哪怕老公淨身出戶,子女撫養權完全聽女的,你要就要,不要我帶著,她們也非常恐懼。

這些年大婆教盛行的原因就在於此。這些人本質上是領了證的小三,而不是傳統意義上一起白手起家奮鬥或者門當戶對/資源互助的大房。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公婆和父母都不給帶娃,年輕媽媽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