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生活是鏡子,鏡子外是別人,鏡子裡是自己。

說到春節,幾乎全部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回家,至於回家幹什麼。也不知道,不清楚。反正兜裡也沒幾個錢,不管怎樣也終究是要回去一趟。上一代出來工作的外鄉人,總會趁著一兩天,急急忙忙收拾滿兩個紅藍袋,打包一些自己家沒怎麼見過的,吃過的。心裡掂量著幾分高興,縱使大汗淋漓也樂意揹著這些叫做“年貨”的東西回到家裡。那時的過年,也許是期待,望了一年的期待。

恰逢今年疫情原因,並沒有選擇回家過年,倒也還好,因為打小時候開始便不是沉浸在年味里長大的。記憶裡的過年,沒有鞭炮,沒有煙花,沒有山珍海味玉盤珍饈。稀稀疏疏,總算是過成了平平凡凡的一天,到最後反而還不是那麼能理解大家為什麼會執著於過年。問過一些人的理由,

“家裡多好呀”

“熱鬧呀”

“人多好玩”

“我也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回去,反正也得回去”

大多數都是一些模糊不清,說不清道不明的理由。其實深究原因,倒可以理解的。

說到一個人過年是什麼感覺。平平無奇,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假日。除了除夕一晚的煙花爆竹有點吵鬧,初一那天的鑼鼓有些喧囂。整體感覺還是不錯的。你看,馬路上雙向六車道終於沒有了往日的擁擠,整條街道都是你的;你看,夜晚的大街上終於不是往日的車水馬龍,萬家燈火的寧靜是你獨享的;你看,你終於是有機會去景區安安靜靜享受花海,感嘆這山這河。沒有任何旁人打擾。

部分舊友得知我自己獨自一人在外地過年之後,問辭大致分成了兩派。一派是,

“你會不會想家?”“你會不會想爸媽啊。”“自己一個人一定很累吧。”

另一派則是,

“老梁,浪起來飛來起來野起來。”“準備好去哪裡玩了嗎。”“提前新春快樂,我怕那幾天找不到你人。”

興許像許多人過年回家一樣,催婚買房買車這些生活瑣事便會由狂風暴雨一樣撲面而來。一瞬間就能看清有多少人花了哪怕5秒的時間設身處地的著想。看不慣矯,情便不耐煩的終結話題,

“一個破小山村,出個門坐一個小時的車還得等半個小時的車,我就想一條30公里的雙向車道硬是3年沒修好就來氣。”

“一年時間那麼長,就光往除夕這兩天使勁。”

“你少說還有五六十年呢,幾天找不到人陪,這日子你還過不了了。”

其實本來,我應該是有兩個伴一起過年的,至少可能說在其他人眼裡看起來不會那麼淒涼。離過年還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候,一起相約不回家。後來政策有變,離過年還有一週的時候,另外兩個臨時絕對還是回自己家過年。

我現在也依舊在想,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一些人身上,會不會要了他親命,或者說是當場抑鬱,然後心裡大罵“這兩個騙子,絕交”。而我自始自終,依舊是做著獨自一人面對的準備,盡力降低除自己之外之事的期望值。能成,便心懷感激;不成,便自力更生。

所以,一個人過年是什麼感覺。是平淡的水面偶爾掀起的兩縷波紋,給平淡的生活增添兩分韻味;是萬花筒中虛實對映而出的千人千面,尋找獨屬於你的哪一個角度;是一種自己過年是過年,一群人過年也是過年的態度。

3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對男人動心後,會有三個“主動”,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