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5棵樹的歸屬,兄弟倆10年未曾往來,到底是利益的驅使還是人心的叵測?
說起來這個鄰居,我已經好幾年沒見過面了,只記得他有一個哥哥,相處的很不好,年輕時為了點瑣碎的事情經常打架,惡習傳遍了整個鄉村,我父親是遠近聞名的老好人,由於離的比較近,經常去勸架,這兩兄弟也給我父親面子,只要我父親出面,兩人都會各退一步,但是想化干戈為玉帛肯定是不可能的。
簡單的交談之後我才明白,這個叔叔是春節回來給老人上墳的,由於常年在外地,基本不回來,家裡的房子早就不能住了,想在我家暫住一晚,我父親愉快的答應了,我媽也很快就收拾出來一間房子給這個叔叔休息。
他們兄弟兩個年輕時關係都很好,可是成家之後都是性情大變,為了一點小事就不顧手足之情,彼此惡語中傷,沒想到為了5棵樹的歸屬問題,竟然成了最後的導火線。
他們的父親生前在房子後面種了8棵樹,大概有8-9年了吧,可是活下來的只有5棵,老人的突然去世,導致這5棵樹的歸屬問題發生了爭執,老大說是他和父親一起種的,老二說樹是種在他房子後面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最後大打出手,雙雙住進了醫院,在村長的協調下,這5棵樹一共賣了1600元,諷刺的是竟然還不夠他們二人的醫藥費。
從此以後,這個叔叔性情大變,出院後就帶著老婆去了南方,從此就定居在了南方,再也沒有回來過,這次回來給他父親10週年忌日也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晚上吃飯時,我父親勸他去他哥哥家看看,畢竟都過去10年了,再大的仇恨也該了結了,何況還是親兄弟?可是都被他笑著拒絕了,只是一杯杯的飲著酒。
第二天吃過早飯他就坐車去火車站了,望著他臨走時的背影,我父親也是一聲聲的嘆息。
忽然想起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