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本文作者 | 博鋒

表達精準,你的一句話勝過別人十句話;表達精準,你的一句話就可以直抵人心。我們不僅要會說話,更要把話說得明白、說得有價值,如此才能把自己的觀點清晰地傳達給對方,並且贏得更好的溝通效果。

1表達要有重點,沒人喜歡聽你聊閒篇

一個朋友抱怨說:“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這麼沒禮貌、不低調?向你請教問題,你給他解答,他卻不耐心地傾聽。真是枉費我這麼耐心地給他解答!”

問題真的出在對方身上嗎?是對方真的沒耐心、不謙虛嗎?如果我不是非常瞭解這個朋友,也會和你有一樣的疑問,可是我實在太瞭解他了——雖然為人熱心,但是說話太囉唆,說半天也說不到重點。

我時常建議他,說話要言簡意賅,能少說就少說,最好儘快進入主題,否則別人聽了半天也聽不懂你說的話。顯然,我的建議並沒有什麼用,他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他足足說了五分鐘,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我打斷他並詢問是否有要緊的事情,因為我的工作實在有些忙。直到這時,他才想起來自己打電話的目的,說幾個朋友想聚聚,問我是否有時間。可我還沒回答他的問題,他就又講起某個朋友如何如何,聚會的場地如何如何……

無奈,我只能多次詢問他聚會的時間,然後趕快掛掉了電話。這個電話花了四十多分鐘,可實際上,他只需兩句話就可以把事情說完。

一個人說話沒重點,囉裡囉唆說個沒完,最是令人生厭。和這樣說話的人打交道,真的是一種折磨!

每次談到這個朋友,我都會想起一則笑話,把這個朋友和笑話中的主人公一對比,你別說,還真的非常像。大家不妨也來看看吧!

“囉唆先生”出差在外數月,終於可以在下個月回家見到萬分想念的妻子了。於是他給妻子寫了一封信,信中洋洋灑灑上萬字,開篇寫道:“我將於下個月回家,不是1號就是2號,不是2號就是3號,不是3號就是4號,不是4號就是5號……不是28號就是29號,不是29號就是30號。為什麼不寫31號呢?因為下個月是小月……”

“囉唆先生”的妻子收到丈夫的來信,內心異常興奮,便立即給丈夫寫了一封回信:“收到你的來信,我感到非常高興。你說你下個月回家,不是1號就是2號,不是2號就是3號,不是3號就是4號,不是4號就是5號……不是28號就是29號,不是29號就是30號。為什麼不寫31號呢?因為下個月是小月……要保重身體……”

“囉唆先生”和妻子真是絕配啊!因為他們說話同樣囉唆。如果你收到這樣的來信,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一定抓狂了!為什麼一句話就可以說清的問題,一定要囉唆一萬字呢?!

可笑吧?可現實生活中說話這樣囉囉唆唆的人並不少,雖然不至於如此誇張,卻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不要懷疑,我下面要講的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

1812年,英美戰爭爆發前夕,美國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英國宣戰的問題。

就在這關鍵時刻,一位議員竟然高談闊論,滔滔不絕。我們不知道他究竟講了什麼,可他的發言竟然從下午持續到午夜。會場上,大部分議員已經厭煩,睡覺的睡覺、呆坐的呆坐,最後,一位忍無可忍的議員憤怒地站了起來,拿起桌上的痰盂向發言者的頭上砸去,才終止了那位議員的高談闊論。而這時,英國的軍隊已經到了美國境內。

可見,如果說話沒主題,就沒人願意聽,還有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一兩句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偏要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你不是聰明而是愚蠢。

你以為你口才好,滔滔不絕地說,可別人卻聽得雲裡霧裡,半天也聽不明白你表達的重點;你以為你講得詳細,可別人卻覺得你囉囉唆唆。尤其在關鍵時刻,別人都想盡快解決問題,你卻滔滔不絕、囉裡囉唆,誰有時間聽你聊閒篇?

聰明人說話就不一樣了。他們說話言簡意賅,直奔主題,絕對不會囉唆,更不會沒完沒了地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他們不會煩你,更不會無端耗費你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他們思維敏捷、說話做事幹淨利落,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說話囉唆不僅浪費自己和別人的時間,還讓自己顯得愚蠢、招來別人的厭煩。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缺點,就要儘快改正。當然,你是想做池塘裡聒噪的青蛙,還是想做一叫天下白的雄雞,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

2表達務必清晰,不給歧義可乘之機

你說的話,別人能聽懂嗎?

如果有人這樣問你,你一定覺得很可笑。但遺憾的是,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說出來的話,讓人聽不懂。比如下面這則笑話中的對話:

一個賣鐵錘的人和一個賣雞蛋的人在街邊叫賣,無聊之時,兩人打起了賭。

賣鐵錘的人說:“用鐵錘錘蛋,錘不破。”

賣雞蛋的人說:“錘得破!”

賣鐵錘的人說:“錘不破!”

賣雞蛋的人拿來一個雞蛋,用鐵錘使勁砸下去,雞蛋破了,說:“這不是破了嗎?”

賣鐵錘的人說:“雞蛋是破了,可我說的是錘不破!”他一邊說一邊指了指自己的鐵錘。

很顯然,“錘不破”是有歧義的。賣鐵錘的人說的“用鐵錘錘蛋,錘不破”,其中最後一個“錘”是名詞,他的意思是用鐵錘錘雞蛋時,鐵錘破不了。可在賣雞蛋的人聽來,最後一個“錘”字是動詞,他理解的意思是錘雞蛋時,雞蛋不會破。於是,歧義就這樣產生了,導致發生了“錘得破”與“錘不破”的笑話。

當然,這是賣鐵錘的人故意這麼說的,為的就是戲弄賣雞蛋的人。不過,生活中很多人說的話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們說話不得要領,表達的清晰度不夠,不但沒有達到表達的目的,讓人聽不明白,而且有可能產生誤解。

我們說話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說給對方聽,與對方進行順暢的溝通嗎?可你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準確地傳遞自己想要傳遞的資訊,又何談會說話呢?可以說,說不準確、說不到位,甚至產生歧義,讓對方聽不明白,就是失敗的溝通。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說話時就需要注意遣詞造句,務必做到表達清晰、用詞準確,不給歧義以可乘之機。著名演講家勞倫斯·格爾達曾經說:“永遠不要低估表達的難度,即使你要講的只是1+1=2這樣簡單的事情,也要竭盡全力地表達清楚。”

尤其在當今社會,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全社會大合作的時代。一個人若說話不清晰、不準確,那麼在一級一級傳達的過程中,歧義產生的機率就會變得更大,資訊被誤解的機率也會更大。

如同我們常玩的一種傳話遊戲,第一個人說了一句話,中間經過很多人傳話,當話被傳到最後一個人耳中時,已經面目全非了,甚至完全不是第一個人所表達的意思了。可要知道,對於重要且敏感的事件,哪怕是些許的誤解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更何況是資訊傳達錯誤呢?

出色的表達者,不僅能出口成章,還能清晰地、準確地表達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的意思,使聽眾聽得懂。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

一位老裁縫,每天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地賺錢,為的就是把兒子送到最好的大學讀書,讓兒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的辛苦沒有白費,最終兒子考入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

一天,兒子給老裁縫寫了一封信。因為老裁縫不識字,只好請隔壁一個殺豬的屠夫給他讀信。屠夫雖然認識字,可畢竟文化水平不高,表達能力也不是太好。屠夫看完信,便對老裁縫說:“你兒子說,他在那裡挺好的,不過你上次寄去的錢已經花光了,請你務必趕快再寄1000元錢給他。”

老裁縫聽完,問道:“就這些?”

屠夫說:“就這些!”

老裁縫又問:“我兒子還說什麼了嗎?”

屠夫說:“沒有什麼了!”

老裁縫拿著信回家了,一路上越想越生氣,責怪兒子不懂事、不孝順。他一邊走一邊嘀咕:“我每天辛辛苦苦為人家縫製衣服,省吃儉用,就是為了供你讀大學。你竟然只知道和我要錢,都不知道問候我一聲,一點都不孝順!竟然還命令我,要我趕快寄1000元錢!我真是白養活你了!”

路上,一位教師聽到他不滿地嘀咕,便問他出了什麼事情。老裁縫便和教師抱怨兒子的不識好歹。聽完老裁縫的抱怨,教師說:“可以看看你的信嗎?我看看是不是你說的那回事!”

看完信,教師說:“你誤會你兒子了,他的信寫得很好。我念給你聽:爸爸,您近來身體好嗎?您每天辛苦地幹活,省吃儉用,卻把錢都寄給了我,我內心真的很不安。現在我只能努力唸書,取得好的成績,好報答您的辛苦。等我畢業了,能賺錢了,您就不會這麼辛苦了,我一定會讓您享福。近來,我又選修了一門新課,需要買幾本必需的參考書。另外,下個月的膳食費也需要交了,所以請您給我寄點錢來。如果您能給我寄1000元錢來,那麼我會很感激。”

教師唸完信,老裁縫懷疑地問道:“他真的是這樣寫的?”

教師說:“我哪能騙你!我們都知道你兒子是孝順的人,他怎麼可能不識好歹?再說了,這信寫了滿滿一張紙,怎麼可能只寫了‘快寄1000元錢’幾個字?”

聽完教師的話,老裁縫高興起來,急匆匆地給兒子寄錢去了。

語言是個奇怪的東西,又是個巧妙的東西,表達的方式不同,意思就截然不同,結果也可能不同;你的表達模糊不清,說得不到位,就很可能會產生歧義,甚至能把白的說成黑的或把黑的說成白的。所以,我們說話時一定要準確清晰地表達,絕不可有絲毫偏差。那麼,如何做到表達準確清晰呢?我在這裡給出幾點建議,大家可以參考。

1.表達要具體明確,不可太過於抽象、籠統

你若說得太抽象,就會讓人無法準確地理解,也無法讓人產生共鳴。比如,你說:“這個人很有力氣,特別有力氣!”“這條河很寬,流量非常驚人!”

可這個人的力氣到底有多大,這條河究竟有多寬、水量有多大?你如此說,別人根本無法具體準確地瞭解資訊。

可你若說:“這個人的力氣真是大,能舉起一頭100公斤的豬。”“這條河足足有80米寬,流量達到30萬立方米每秒。”是不是一目瞭然?

2.用詞準確,不用有歧義的詞語

語言表達清晰準確,先要做到使用無歧義的詞語。很多詞語本身就帶有歧義,比如“一邊站著一個孩子”,這句話就明顯有歧義,可以理解為兩邊各站著一個孩子,也可以理解為其中一邊站著一個孩子。還有我們之前講的“錘不破”“錘得破”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表達時用詞的準確性,避免用帶有歧義的詞語。

3.表達要完整,不可斷章取義

生活中斷章取義的人並不少,他們認為自己只要說重點就好了,殊不知他們的表達會讓別人產生誤會。比如那個給老裁縫念信的屠夫,如果不是因為他只說“重點”,老裁縫怎麼會誤會兒子不孝順呢?

總之,雖然說話的方式有很多,但必須要做到表達清晰,否則你的話還不如不說。

3表達一語中的,見解才有說服力

你打過高爾夫球嗎?打過的人都知道,只有把目光集中在球上,然後瞄準目標、用力揮杆,才能把球打得更遠,且能夠讓球準確地進入洞裡。

其實,說話也是如此。你與別人交流時,只有說話簡短有力、一語中的、不拐彎抹角,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我們只有做到一語中的,才能讓每一句話“價值萬金”。如果你繞了很多彎、講了很多道理,卻一直沒有說到實質內容,你說過的話就像被風吹起的紙片一樣,無法讓人覺得有價值。你說,這不是在說廢話、浪費時間,又是在做什麼?

簡單來說,話誰都會說,可說好說不好,說出的話有說服力還是蒼白無力,就看你是否能做到一語中的了。有些人說話喜歡繞彎子,以為自己說得委婉些、迂迴些,對方才能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話、贊同自己的觀點。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畢竟說話迂迴些,尤其是陌生人之間在交談時,可以讓溝通不至於那麼突兀和尷尬,還可以讓氣氛變得輕鬆、活躍些。可有些人只顧著迂迴了,迂迴來、迂迴去,結果變得囉唆或者跑題了。

你覺得你在活躍氣氛,你有你的說服策略,可對方已經被你的閒話磨得失去了耐性,根本沒有心思聽你說話了。結果你還沒進入正題,別人就匆匆離開了。這樣一來,你還有機會說服對方嗎?

我曾經在一個化妝品專櫃遇到一個銷售人員。她打扮時尚,自信滿滿,看起來像是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可沒聊幾句,我就知道,這個銷售人員經驗太少,肯定剛入職沒多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她雖然說話很流利,專業知識背得很熟練,可就是說不到點子上。你每提一個問題,她都會長篇大論地給你講解一番,可講解的幾乎都是沒用的話。

朋友拿起一瓶面霜,她立即說:“您現在手上拿的這個面霜是我們的暢銷產品,效果非常不錯,是我們的專家研究多年才研製出來的,現在也是我們這一季度的主打產品。”

朋友猶豫了一下,對我說:“我平時不瞭解這個品牌,你知道它嗎?”

我還沒有回答,銷售人員就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您不瞭解這個品牌也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前兩年才入駐中國。不過它是歐洲的老品牌,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品牌的創始人是一位英國人,聽說是一位貴族。他的妻子特別的美麗,他為了讓妻子青春永駐便研發了這個產品……”

銷售人員竟然說起了創始人的逸事,並且還說個沒完沒了。我和朋友立即打斷了她,因為我們沒有時間聽什麼故事。

誰知她又把話題引到了該品牌的廣告宣傳上,興致勃勃地說:“兩位看到我們的廣告了嗎?現在我們在電視、戶外都打了廣告,對面那個大樓就張貼著我們的廣告哦!還請了一個大明星做代言,她叫×××。你看她面板那麼好,就是因為使用了我們的面霜。你知道吧,這個明星現在可火了,演了許多電視劇,我都可喜歡看了……”

聽到這裡,我和朋友對視了一下,露出了無奈的表情。於是,朋友再一次打斷她說:“那你介紹一下這款面霜吧!我面板比較乾燥,需要保溼效果比較好的產品。”

我們心想,這下她總能夠進入主題了吧。可她還是令我們失望了,她只是簡單地介紹了一句“這個面霜裡面含有雪蓮花、荷花等植物成分,不僅具有保溼效果,還能去除臉上的痘印”。接著她又開始說起產品製作工序:“我們這款產品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有將近兩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很……”

見我們要走,她立即說道:“兩位女士,別走啊,我還沒說完呢……”可我們哪有時間聽她繼續說下去,逃跑似的離開了那個櫃檯。

看到這個銷售人員的問題了嗎?她廢話太多了,而且沒完沒了。客戶想要了解產品,她卻說了一大堆無關緊要的話,不僅沒有回答客戶的問題,還沒有說出自己產品的特點、優勢,這樣的說服怎麼可能有效果?

我始終認為,說話不僅要用嘴,更要用腦和用心。只用嘴說話,如果不動腦、不用心,常常開口就會抓不住重點;可開口之前只要稍微動下大腦,就不會喋喋不休、東拉西扯,而能夠清晰地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很顯然,這個銷售人員只是用嘴說話,根本沒有思考如何做到一語中的、如何把話說到點子上。她滔滔不絕地說了一百句,卻等於一句都沒有說。與說話本身相比,說話的精準度是更為重要的。只有做到言之有物,說話有的放矢,你的見解才不會讓人聽著厭煩。所以說,不管是想說服人,還是想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都應該在最短的時間裡切入正題,一分鐘可以說完的話,絕不用一分零一秒。

我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表達一定要精準,不說廢話,不繞彎子,直接告訴對方你要表達什麼、你要做什麼。這樣一來,你的話就像高手射出的箭一樣,句句直中靶心。

4邏輯縝密,你的話才更有力量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於技術知識,85%取決於你的巧言妙語。”不過,我們需要注意,說話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運用了華麗的辭藻,更不在於你滔滔不絕,而是在於縝密的語言邏輯。

沒有邏輯,說話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你說得越多,別人就越聽得雲裡霧裡,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說得累,別人聽得更累。

一天,朋友和我抱怨:“聽我們前臺小芬說話,實在太費勁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跟不上她的思維,被她繞得糊里糊塗的。”

朋友說了和小芬的一次交流的過程。早上剛上班,小芬就跑來問她有沒有見到公司李會計,朋友還沒有回答,她就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堆話,什麼公交太擠了、車上的人一點兒都不知道謙讓等。朋友聽得頭昏腦漲。

朋友剛想打斷她說話,她又突然冒出一句:“李會計還沒有來嗎?我找她還有事情呢!”

朋友立即回答說:“李會計好像剛出去,你簡單說下什麼事情,我轉告一下,然後讓她給你打電話。”

小芬又開始說起來:“哦,我知道了。我來得真不是時候,要知道李會計會出去,我就早點來了。對了,李會計是不是有個女兒啊?聽說還挺可愛,你有沒有見過她女兒啊,是不是已經快上幼兒園了?現在這幼兒園啊……”

小芬又說起幼兒園的收費貴、幼師隊伍素質不高、新聞時常出現幼師虐打兒童的事件……在這期間,她還談起自己的同學以及同學的孩子,等等。

直到李會計回來,小芬也沒有說出自己找李會計要做什麼。在李會計的詢問下,她才表達清楚自己的中心思想——原來,她想報銷這個月的車馬費,想問問李會計怎樣填表格。

小芬和我的朋友說了一大堆話,東拉西扯、囉囉唆唆、前言不搭後語。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她思維混亂,說話沒有邏輯性。當然,這裡也有她本人喜歡閒聊的原因。

說話沒邏輯,真的是一個人在表達方面的硬傷。話是沒少說,可東一句、西一句,聽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想要表達的重點在哪裡。與朋友交流,朋友不知道他想要表達什麼;與客戶、老闆溝通,客戶、老闆抓不到重點。這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解,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所以說,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鍛鍊自己的邏輯力和思維力,力求做到表達主題清晰、邏輯縝密。否則,你努力了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月,拿出了不錯的方案,卻因為自己的笨嘴拙舌、邏輯混亂,導致客戶不理解、老闆不支援,你說冤不冤?

用一句話概括,說話不是口頭上的較量,而是思維上的戰爭。我們與人溝通時,只有邏輯縝密,才能表達有力。

那怎樣表達才能讓自己的話有邏輯性呢?不妨參考以下我總結的一些小技巧吧!

1.說話有條理,不要囉裡囉嗦、顛三倒四

說話邏輯性差,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顛三倒四、內容表述混亂。比如,某公司秘書向總經理轉告客戶推遲會議的事情:

總經理,剛剛李總來電話說,他那邊出現突發事情,今天上午九點的會議無法準時出席。他建議把會議推遲,推遲到下午也可以。我已經諮詢過行政部的負責人,他說我們的會議室今天上午十點之後和下午四點之後都有安排,只有下午三點到四點之間是空著的。

李總還說,他晚上還有一個重要應酬,會議最好在下午五點之前開始,所以我建議把會議時間定在下午三點,您看可以嗎?

這位秘書的表達是不是讓人感覺很混亂?相信總經理也是聽得雲裡霧裡,毫無頭緒。其實,她只需一句話就可以表達清楚:總經理,李總來電話說,因為出現突發狀況,所以不能準時出席上午的會議。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我建議把會議時間定在下午三點,您看可以嗎?

至於前面那囉囉唆唆的一大堆,不是總經理關心的內容,根本沒有說的必要。

2.突出重點,把每句話都說到點子上

沒有邏輯的人,說話不著邊際、切不中要害,常常說了也等於白說。所以,我們說話時要學會突出重點,把每句話都說到點子上。

在說話前,我們可以先想幾個問題:我最想傳達什麼資訊?如何最簡單、最有效地把這些資訊表達出來?

只有做到語言簡潔,又能突出重點,讓表達更有邏輯性,才能讓溝通更順暢。

3.列出“一、二、三”,逐步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

如果你說話沒有邏輯性,又不知道如何把資訊表達得全面、有條理,就可以利用簡單的列舉法,即列出“一、二、三”條,明確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就不會顛三倒四、丟三落四了。

當然,你所列出的條目必須是重點,切勿把不重要的、無關的事項列進去,否則就無法避免囉唆,說話也沒有邏輯性。

有邏輯地表達你的想法,可以讓他人明白自己、接受自己。在關鍵時刻,有邏輯的表達還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讓你在任何場合都氣場十足。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莫讓紅塵亂了曾經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