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電視劇《東京女子圖鑑》劇照
前幾天和朋友們聚會,席間有個女人臉一陣陣發紅,看她那種羞澀的神情已然像個情竇初開的少女。雖然乍一看她的穿著打扮,並看不出她的實際年齡,但絕對可以判斷出,她已經不再年輕了。
酒過三巡,有人提議現場才藝表演,輪到那個女人的時候,她朗誦了一首詩,是舒婷的《致橡樹》,說實話,如果只是聽聲音,我完全可以把她和少女歸為一類,但這聲音和她本人搭配在一起,怎麼看都有種違和感。
女人朗誦完了那首愛情詩,向我旁邊快速地瞟了一眼,繼而她臉上又呈現出一朵紅暈。女人的直覺和敏感告訴我,她一定是心儀坐在我旁邊的那個男人。
出於好奇,我把頭扭向一側,說真的,同樣是中年男人,他卻保持著不同於中年男人的體魄,歲月真是偏向他,人到中年的油膩感他一點都沒有,難怪一個經歷豐富的中年女人也會為之著迷呢。
我在看向男人的時候,他正朝向女人座位的方向笑,我以為他是在用眼神跟女人交流,結果坐在女人旁邊的另一個男人開口說話了,原來他不是看向女人,而是看向她身邊的人。
一時間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難不成是那個女人誤會了我身邊的男人?是的,也許她被人不止一次讚賞過保養得好,人到中年還有曼妙的體態和少女音,所以她自然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像她這樣的女人就該是被男人們欣賞和追逐的。
於是,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她會把別人投遞過去的或者出自友好,或者出自禮貌的笑意,當成了其他,不然對於友好和禮貌的笑為什麼要臉紅呢?
想到此處,我越發覺得那個女人有些扭捏作態,該怎麼形容她呢,對,我想到了一個詞,叫“自作多情”。
關於自作多情,百度上給出的解釋是:自以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有個作家曾說:自作多情是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不足,更是對自己的輕賤。
自作多情這件事,對於年輕女人來說,尚且是一種自輕自賤的行為,更何況對中年女人意味著什麼呢?
能夠自作多情,足以說明她對自己的認知是很不足的,而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自作多情的人,越是年長,就越說明她沒有自知之明。
蘇格拉底曾經說: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不如意,就是因為他並沒有正確認識自己。低估自己的人,會因為自卑而錯失很多機會,高估自己的人則會因為對自己的錯誤判斷狂妄自大,最終被現實棒喝。
自作多情的人往往都是高估了自己,因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從而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所以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
為了參加這個隆重的場合,朋友特意請了一天假,她為這次活動專門買了一套新衣服,還去做了個頭發,晚上還約我陪她去做了個芳香PSA,我取笑她說,相親都沒見她這麼緊張,究竟是什麼重要的場合,竟讓她這麼在意。
朋友聽到這話,瞬間石化了。在此之前她還真把自己當成了對方口中那個“重要的人”,結果不過是她自己的一廂情願,她哪裡重要了,分明只是個陪客的。事後她說自己真是要多糗有多糗。
三毛曾說:“一個朋友很好,兩個朋友就多了一點,三個朋友就未免太多了。 知音,能有一個已經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實在沒有,還有自己,好好對待自己,跟自己相處,也是一個朋友…… ”
三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交友太多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你把對方當成朋友,對方卻不一定也把你當朋友。換句話說,你在對方心裡,根本沒有那麼重要。
一個人,只有不把自己看成對方心裡的某某某,才不會讓自己出糗。所以,自知之明對一個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啊。
中年女人,想要活得體面,就不要再自作多情了。而是要不斷豐盈自己的內心和靈魂,而這也是一個人魅力的源泉。
有一句被我們引用了無數次的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一個女人的最大魅力不是源自外表,而是源自她豐盈有趣的靈魂。
但這一點卻足以使大多數女人都望塵莫及,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修煉出有趣的靈魂。不過,也不是沒有捷徑可走,但得需付出長久的努力才行,而這個捷徑便是讀書和旅行。
有一本書叫《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對於一個人來說,想要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就要時刻提升和精進自己,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一樣都不可少。
當一個人看得越多,懂得越多,見識越來越廣的時候,她的生命就是有深度的了,在人生的橫軸和縱軸上對自己才會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判斷。
沒錯,拋卻那些錯誤的認知,讓自己不斷精進,才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豐盈,越來越醇厚。就像董卿對於讀書的看法:
“當這種執著和熱愛成為一種習慣,在哪個城市並不重要,就像你愛上了一個人,生活了10年之後,不僅有感情,還包含很多醇厚的東西!”
當有些東西慢慢浸入你的身心,與你的靈魂融為一體的時候,年齡對於女人來說,已經不再可怕了,因為心中有丘壑的女人,更令人著迷,這才是無關於年齡的,真正的魅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