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掃除道”的具體行動,來修煉我們的內心,是最落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具體是怎樣做的,有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低下頭。認真做掃除,學會謙卑。當一個人決心要改變的時候,首先得學會低頭。因為我們很多人,會打心裡看不起“大掃除”這一件事,對它不屑一顧,會嫌它髒,嫌它累。
當一個人低下頭的時候,才意味著他從心裡面,放下了“我執”,放下了“自命不凡”的心態,去誠心的接納這一件事。
而掃除道,在掃除的過程中,必須要低下頭,才能更好的打掃衛生。而透過這個低頭的動作,潛移默化中軟化並淨化了一個人的內心,不知不覺中令一個人放下了“我執”。
第二,彎下腰。仔細清掃垃圾汙垢,學會敬畏。人之所以那麼驕傲自大,是因為心中沒有敬畏,沒有信仰。
而敬畏與信仰,最虔誠的動作是彎腰和跪拜。這個動作也是在擦洗地板的時候,經常跪在地板上反覆地擦洗。
這個過程中,敬畏之心就會慢慢的升起。而當把地板擦洗的乾乾淨淨的時候,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勞動成果。自己心中也會更加的珍惜,並且敬畏、不敢弄髒和褻瀆這一塵不染的地板。
第三,伸出手。對於那些很少做大掃除的人來說,清掃髒汙的垃圾和汙垢。是他心理上越不過的一道坎。要敢於伸出手,突破自己的心理屏障,從小事開始,立即行動。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說的太多,而做的太少。心裡面想著去做,而手上又不捨得動手去做。
而“掃除道”就有這樣的魔性,雖然是一些小事,但是當你動手去做了的時候,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後面如果不去做,自己心裡面反而還不舒服了。
這大概也符合“破窗理論”(當有一扇窗的玻璃破損不去修復的時候,後面會發生更多的窗戶被損壞)的基本原理。
第四,開啟心。用心做掃除,用心去感受整個掃除過程。其實這個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那顆心。
掃除道的過程,是一個專心致志的過程。人的心會沉下來,專注於打掃眼前的衛生。想著如何才能把眼前的物品,打掃和清潔乾淨。
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動我們的思維去想盡任何的辦法,是一個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在這個掃除的過程中,培養了我們的觀察能力。也打開了我們去感受事物的心。
久而久之,人的心靈變得澄亮了,變得柔軟了。學會了感知他人的感受,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也學會了敬畏,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沉澱、沉穩,學會了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