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朱慧婷大媽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變故,相依相伴的丈夫周凱在臥床三年後去世了,他們唯一的女兒周潔從深圳趕回來,和她一起操辦了丈夫的喪事。
喪事辦完了,朱大媽就想和女兒好好聊一聊,這接下來怎麼過,可是不知怎麼了,喪事辦好後,女兒就夜夜晚歸,回來了,還長像個陌生人一樣冷冷地打量她,也不和她說話,這是怎麼了?
朱大媽是滿頭霧水,這不,現在都凌晨了,女兒還沒回來,朱大媽是七想八想,就在這時,家門砰的一聲被推開了。
周潔是喝得酩酊大醉,手裡還拎著半瓶啤酒,左搖右擺地邁進家門,明顯不聽使喚的雙腳被門檻絆了一下,她手裡的啤酒一下子摔到地上,酒灑了一地,玻璃也碎了一地,朱大媽趕快走過去,三步兩步把女兒扶到沙發上:深更半夜的,發什麼神經啊?喝什麼酒?都這麼大人了,怎麼也不知道讓人省省心呢?
朱大媽一邊絮絮叨叨地指責女兒,一邊用拖把拖地,周潔眯著眼坐在沙發上冷冷的看著媽媽,突然他問了一句:媽,我還是你女兒嗎?
混賬,你不是我女兒,是誰女兒,我和你爸拉扯你這麼多年,好不容易你長大了,你爸又走了,你不和我好好過,你瞎搞什麼?朱大媽這幾天被女兒冷落的怒氣在此刻全部爆發了出來了。
“哦,我是你女兒,你還知道我是你女兒你唯一的女兒?那你為什麼騙我?你為什麼揹著我把我爸的房子賣了?你為什麼把賣房的錢都藏起來,你一分都不給我,你和那個張明是怎麼回事兒,他是不是你的小情人兒,你揹著我和爸爸早就和他搞到一起了,是不是?你們合起夥來騙我和爸爸的錢財,是不是?你為了那個小白臉兒連女兒都不要了,是不是?你說!”女兒歇斯底里的怒吼著。
朱大媽愣在了原地,直到這一刻,她才恍然明白過來,女兒為什麼這麼仇視媽媽,朱大媽是滿肚子苦水,無處訴說,放聲大哭起來。
“朱慧婷,你就等著法院的傳票吧,我把你告了,我要把你和張明合夥騙我爸的錢都討回來,我要讓你們身敗名裂”女兒周潔大聲說道,接著轉身離開了家。
朱大媽徹底傻了。
女兒走了,把自己告上法庭,連媽都不認了,口口聲聲要讓她身敗名裂,她抱著丈夫周凱的遺像放聲痛哭:老伴兒,你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女兒呀,她生不養老,我們沒得到她一天的孝順,她現在為了錢往我身上戳刀子啊,老伴兒,你說我們做的什麼孽呀?這個女兒,我們要她幹什麼?
女兒走的這幾天,朱大媽是魂不守舍,兩天後,她收到了法院的通知,女兒起訴她,要求繼承父親的遺產,還在訴狀裡控訴她和張明合起夥來騙取父親錢財,要求取消她繼承父親遺產的資格。
朱大媽悲痛欲絕,卻又咽不下心裡這口委屈,一怒之下也找了律師起訴了女兒周潔,她告女兒不履行贍養義務,要求女兒支付多年的贍養費,還要求法院判決女兒每三個月就回家探望自己,以此履行作為女兒的贍養責任。
一對母女就這樣你來我往,拉開了官司大戰。
那麼這朱大媽到底有沒有外遇呢?張明到底是誰呢?是不是像周潔說的那樣,他和朱大媽有私情,他們串通好了來騙取周潔和父親的錢財呢?如果是,那麼,這麼多年,難道周潔就沒有發現過嗎?爸爸周凱也一直被矇在鼓裡嗎?鄰居就不議論嗎?怎麼會等到現在周凱去世了,喪事也辦好了,才發現有這麼個事情?
法院接到周潔的起訴後,考慮到這是家事糾紛,就為她們安排了訴前調解,調解員給周潔和朱慧婷都打了電話,希望她們能心平氣和地過來陳述一下情況。
這天,周潔和朱慧婷都到了調解室,這是周潔離家後母女的第一次相見,和冷著臉的周潔相比,朱大媽顯得心緒難平,她看到女兒的第一眼,這眼圈就變紅了。
可是,她強忍著沒讓自己和女兒說話,為了緩解母女的對抗情緒,調解員就和朱大媽聊起了家常,這話題自然而然地就轉移到了張明這個人身上,沒想到接下來朱大媽的一番話,讓調解員和周潔都是大吃一驚。
周潔不是控訴張明是媽媽的小情人兒嗎?他們合夥侵吞父親的財產嗎?哪知道朱大媽一開口就說這張明不僅不是她的情人,反而是一個騙子,並且朱大媽明知他是個騙子,還把他當兒子看,而且這些事兒老伴兒周凱在去世前都知道。
聽母親訴說著真相,女兒周潔顯得十分震驚,父母怎麼和一個騙子打交道?更離譜的是,他們為什麼還要把這個騙子當成親兒子留在身邊呢?
女兒周潔難以接受,那麼事情的來龍去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事情源自三年前,老伴周凱因為一場大病癱瘓在床,從此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家裡的一應事務都落在了朱大媽一個人的身上。
周潔大學畢業後就到了深圳打工,丈夫癱瘓後,朱大媽就提出來,希望女兒把工作調回來,可是當時周潔剛剛升職,事業正是蒸蒸日上,就有點兒不情不願的,丈夫周凱看在眼裡,就反過頭來勸老伴兒說:咱們不要扯女兒的後腿,咱們要支援她發展事業,你說是不是老伴兒?
升職後的周潔對工作更加認真投入,給家裡的電話也越來越少,漸漸忘記了身為女兒應該對父母承擔的責任。
兩年前的冬天晚上12點多,朱大媽睡得很沉,卻被咚的一聲巨響驚醒,她睜眼一看,老伴兒周凱竟然掉到了地上,原來,周凱半夜想喝水,用力地去夠那個水杯,結果水杯沒夠著,人倒從床上摔下來了。
朱大媽趕快披衣下床,想把老伴抱到床上去,可是這時候她才發現自己是力不從心,周凱那是半身癱瘓,他自己一點兒力氣也使不上,朱大媽用盡了全身力氣,也沒辦法把老伴兒抱到床上去。
北方的冬夜,這個時間暖氣已經漸漸涼下來了,老伴兒還半躺在地上,朱大媽心裡是難過至極,她一把把被子從床上扯下來,給老伴兒墊在身子底下。
朱大媽開始想找誰來幫忙呢?這時候已經是半夜一點多了,鄰里鄰居的也都睡覺了,人家也是辛苦一整天了,朱大媽是實在不好意思去敲鄰居的門,親戚又都住得遠,找誰朱大媽心裡有點兒顧慮,她既不想給人家太添麻煩,也不想讓老伴兒癱在地上的樣子,被親朋好友們看見了,怕老伴會覺得難堪。
看著半身癱瘓的丈夫圍坐在地上,讓朱大媽心疼不已,如果女兒在身邊就好了,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思來想去,朱大媽也沒想到一個合適的人。
就在朱大媽急得六神無主的時候,坐在地上的丈夫說出一個人的名字,沒想到這個人的出現,在日後還幫了朱大媽不少忙,這個人是誰?
這時,周凱說了一句:找張明吧!
張明,他不是個賣保健品的嗎?和咱們非親非故的,人家憑什麼來幫忙啊?朱大媽頂了一句。
沒事兒,就找張明吧!他肯定來,他既然是賣保健品的,我們以後就多買點兒他的保健品,照顧照顧她生意,不讓他吃虧!周凱說。
“可是,他那個保健品,你甭看他吹得天花亂墜的,一看就不是什麼正經東西啊,咱可不能亂花錢呀!”朱大媽急了。
見朱大媽沒聽懂,周凱又解釋了一句:“就是因為他那個保健品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們照顧他生意,才算是對他表示感謝,他會心知肚明的,這樣就不算是占人家便宜了”。
聽周凱這麼一說。朱大媽也就明白了,就撥通了張明的電話,張明住得近,接到電話二話不說就趕過來了,三下五除二就把周凱抱上了床,臨走時,還給老倆口每人倒了一杯水,說,壓壓驚。
事情過去後,周凱和朱大媽從張明這裡買了不少東西。
當然,他們也知道這些東西不好,所以,買是買了都堆在客廳裡,從來也不吃。
張明眼明心亮看出來這是老倆口兒感激自己,照顧自己生意,就往朱大媽家跑得更勤了,到了朱大媽家,張明是嘴甜手快忙前忙後,逢年過節還提著禮品一口一個大爺大媽的叫著,還說如果自己現在老家,那就正是孝順父母的時候,這話裡話外的就是那老倆口兒,當親人來看,這就讓朱大媽和周凱動了惻隱之心,他們就想到了自己遠在深圳的女兒周潔,說不定女兒為了工作也要看客戶的臉色,做成一單也不容易。
因此,他們就更願意照顧張明的生意,這時候,朱大媽早就不把張明當成一個劣質保健品的推銷員了,在朱大媽看來,這張明就是一個在外打拼的不容易的孩子,這孩子逢年過節到家裡來,真像是自己有了個兒子回家來一樣,老倆口兒和張明的關係越來越親厚,真就把他當半個兒子來看這時候,保健品的真假已經不重要了,有了個兒子般的親人,老倆口兒心裡暖烘烘的。
張明精明過人,他看出來,只要自己時常登門幫個小忙,說點兒甜言蜜語,就能哄著老人高價購買他的劣質保健品,他覺得這世上再也沒有比這更容易的生意了,老兩口兒在張明的心裡就成了最好騙的人。
周潔這才知道,原來張明並不是母親的情人,她只是一個欺騙老人購買劣質保健品的銷售員,既然母親和張明並不是情人關係,為什麼還要揹著她把家裡的房子賣掉,買房子的錢又去了哪兒?
面對女兒的質疑,朱大媽又會作何答覆?
提起這事兒,朱大媽像是瞬間老了幾歲,老淚縱橫,她說,老伴兒周凱癱瘓在床三年多,最後一年病情急劇惡化,女兒遠在千里之外,朱大媽和老伴相依相伴這麼多年,她接受不了沒有老伴的日子。
於是,朱大媽想起來一句老話,老話不是說人定勝天嗎?朱大媽覺得她就算是和天爭,和地搶,也要把老伴從老天爺手裡奪過來,她要想盡一切辦法要把老伴兒留在身邊,家裡的積蓄早就花光了,周凱不讓她對女兒開口,老倆口兒是省吃儉用支付資料費用。
病情惡化後,周凱需要大筆的錢來治療,可是錢從哪兒來呢?
朱大媽就打起了這套房子的主意,可是周凱不同意,周凱堅決要放棄治療,可朱大媽不同意,朱大媽過不了心裡這個坎兒,她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老伴兒走,在她的一再懇求下,周凱終於同意賣了房,可是沒想到死神還是那麼無情,周凱最終還是走了。
可是,朱大媽沒想好賣房這件事兒該怎麼跟女兒說,周凱又走得突然,沒有留下遺囑,所以周潔就一直被矇在鼓裡,直到她從別人那裡聽說房子被媽媽賣了,錢又沒看到,又見張明和媽媽非常親密,她這才誤會朱大媽和張明。
朱大媽的一番話,讓調解員和周潔都沉默了,周潔紅著眼睛走到媽媽身邊:媽,對不起,是我不好,是我不孝,我不知道你和爸爸受了那麼多苦,還讓你受委屈,媽媽,原諒我吧!
朱大媽一把把女兒攬進懷裡,母女相擁而泣。
周潔說:媽媽,我這兩年攢了點兒錢,你別擔心,我貸款在咱們老家再買套小房子,我把工作調回來,以後你就跟我住在一起,咱們好好過,母女的心結就這麼解開了,各自撤了訴官司,大戰終結了。
再說張明從朱大媽這裡吃到甜頭後,就漸漸總結出了一條百試不爽的經驗,世上老人最好騙,空巢老人更好騙,於是,他專門針對空巢老人編制了自編自導的劇本,以售賣保健品為由騙取錢財。
最可恨的是張明依據這套方法迅速致富之後,他不僅不覺得可恥,反倒覺得自己非常聰明,他不再滿足這樣一個一個地去推銷去騙錢了,他積累了這麼多年的推銷經驗,他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去辦一個大規模的培訓班了,可以一次性地去賺取高額的培訓費。
可是辦班得有個響亮的名號吧,叫什麼名字呢?他思來想去,終於,他想到了一個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好名字《保你事業愛情雙豐收情商培訓班》,張明覺得現代人不都講情商嗎?就叫情商培訓班,肯定吸引人。
他雖然只對空巢老人有經驗,可是這騙術是相通的呀,就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活學活用這些經驗,再針對年輕人的特點加入一些愛情,婚姻,包裝,服飾之類的內容,告訴學員如何在外形上,在情感上包裝自己,騙取客戶或者戀人的信任就能獲得事業和愛情的雙豐收。
把事業和愛情放到一起,把學員定位在年輕人群體,這個情商培訓班一定大賺特賺,張明為了快速積攢財富,自創了一套高額情商培訓班的發財之道,他不僅收取每位學員3000元的培訓費,還做了很多空頭的承諾,這讓他的培訓班瞬間火了起來,可讓張明沒想到的是他賺的這些錢卻給他帶來了大麻煩。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明膽子大,他把這餅畫的大畫的圓,的確是吸引了不少人,可他沒想到這學員可不都是沒腦子的,培訓班還沒結束,他就受到了很多學員的現場質疑,有的學員直接報了警,張明涉嫌詐騙被刑事拘留了。
偵查人員在他的住處搜出了大量自編自導的劇本,他專門針對空巢老人實施詐騙的伎倆終於大白天下。
也許是張明意識到多行不義必自斃,也許是失去自由,讓他良心突然悔悟。
到案後的張明出人意料的沒有百般抵賴,他對所犯罪行全部供認不諱,張明認罪,悔罪,案情清晰,法院決定適用簡易程式。
由於張明及其家人沒有為他聘請辯護人,法院按照規定通知了法律援助中心,為他指派了律師。
張明涉嫌詐騙一案,很快開庭審理,所謂詐騙罪,指的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公私財物的行為。
本案中,張民以空巢老人為物件,目的就是騙取他們的錢財,他把空巢老人列為最好騙的人,這就說明他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為此,他虛構了所謂保健品的功效,編制了詐騙劇本,採用了欺詐的方法,從很多空巢老人那裡騙取了錢財之後,他又以培訓班的名義斂財實施了騙取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
這就已經構成了詐騙罪,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張明的涉案金額巨大,可能會在三到十年之間量刑,考慮到張明到案後的表現,律師向法庭提出,因為張明具有坦白情節,當庭又能自願認罪悔罪,並且在開庭審理前,他還透過家人向被害人退賠了贓款,特別是本案中,朱大媽在收到他退回的錢財時,,還給他寫了一份刑事諒解書,希望法庭考慮這些情節,對他從輕處罰。
法庭採納了辯護律師的意見,最終以詐騙罪判處張明有期徒刑五年零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
在法庭上,在最後一個被告人陳述環節,張明向旁聽席上的朱大媽深深鞠了一躬:大媽,是我不好,是我對不起你,是我欺騙了你和大爺的感情,說心裡話,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你比我親媽對我都親,但是,我鬼迷心竅了,我利用了你們對兒女的親情騙取了你和大爺的錢財,我深深的表示懺悔,希望大媽能原諒我。
然後他又對著大媽身邊的周潔說了幾句話:周潔,說心裡話,我有點兒怨你,如果你當年但凡對二老多一丁點兒關心,他們也不會讓我有機可乘,我也不會在騙子的路上越走越遠,直到後來,我到家裡來得多了,二老對我越來越好,他們把對你的情感都轉移到我身上了,我竟然覺得,我既然替你向他們盡了孝,那麼騙他們點兒錢,也是應當應分了,這才讓我徹底的喪失了良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周潔,你要從我的事情上吸取教訓,以後好好的照顧好大媽。
朋友們,案件故事終結了。
但今天的案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在這個世界上,最瞭解我們的人未必是我們的親人,反而可能是騙子,特別是對那些缺乏子女關愛的空巢老人來說,他們對子女的孝順和關愛存在著令人心痛的期待。
而這些得不到子女回饋的心理需求,就會形成老人心裡的痛點,騙子就是抓住了這些痛點才能詐騙成功,騙子的成功提醒我們,只有消滅老人內心的痛點,才能幫助老人防範詐騙,為人子女,請您多關注自己的父母,親人的心理需求,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別讓老人認賊做兒,成為最容易受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