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對“媽媽”這個名詞幾乎沒有什麼概念。隨著年歲的增長,漸漸明白原來“媽媽”是除了爸爸和爺爺以外自己最親的人。
以往每逢過年,村裡留守兒童的父母總會從外地給自己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當地的特產。當然,那時的小孩子大多都很嘴饞,知道哪家父母回來了,總會巴巴地跑去鄰居家,裝作是找小夥伴玩耍,實則看看別人家“媽媽”的模樣和蹭點零食吃。
那時心裡就會想,其他小夥伴的媽媽都很好看,又很溫柔,自己的媽媽會不會也是這樣呢?但是,每當我跟爺爺提起有關“媽媽”的話題時,爺爺總會不怎麼開心,似乎和“媽媽”有過什麼爭執似的。漸漸的,為了不讓爺爺不開心,我也懂事的不主動提起這個話題。雖然心裡還是很憧憬媽媽的模樣,以及媽媽為什麼要早早離開我,去外地務工……
依稀記得鄰居曾提起我三歲時媽媽曾經回來過一次,但是在家待的時間只有幾天。那時我就在腦袋裡想,為什麼其他小朋友的媽媽能在家待好一陣子呢?為什麼還可以給他輔導作業?為什麼還可以給他做可口的飯菜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