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間連在一起的茅草屋,住著兩戶莊稼漢,他們幾乎同時結婚、同時生孩子,A家有三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B家有三個女孩兒和一個男孩兒,八個孩子整天在一起玩兒,兩個家庭雖然都很貧困,但他們的關係一直很好。
有一天,來了一輛馬車,車上下來一對年輕的夫妻,女的看見這些在土裡玩耍的孩子,就特別喜歡,還給他們糖果、零食、零錢等,與他們親近。後來,這對夫妻找到A家的父母,說他們無法生育,但他們都特別喜歡孩子,能不能把你們最小的兒子給他們領養,他們會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還會給你們一筆錢,足夠你們生活和以後的養老,怎麼樣?
A家的父母一聽就火了,這不是讓我們賣孩子嗎?我們不同意,趕緊滾吧!
這對年輕夫妻沒有辦法,只好又去找B家的父母商量這事兒。等他們說清楚情況和條件後,B家的父母一合計,我們家裡這麼貧窮和困難,這事兒對我們孩子和家庭都是好事兒啊,為什麼不答應呢?雙方很快達成一致,這對年輕夫妻當即給了B家父母一筆錢,就把這家最小的兒子領走了。
因為這件事情,這兩家人很快就鬧翻了。A家的妻子整日咒罵B家的兩口子,說他們為了錢把自己的兒子都賣了,冷血動物、沒有人性,說自己不為錢所動多麼高尚等等,讓B家人在村裡人前都抬不起頭。A家的小兒子也很得意,還是我爸媽心疼我,捨不得把我賣了!
過了十幾年後,A家的大兒子當兵去了,二兒子已死了,只剩下小兒子和老兩口、一個沒有出嫁的女兒,還在過著貧窮的日子;而B家因為有錢了,生活過得很好。
有一天,一輛豪華馬車來到這裡。城裡的一對中年夫妻帶著長大成人的兒子,回來看望B家的老兩口了,B家的人都非常高興,到處宣揚他這有出息的小兒子。
這下,A家知道當初事情原委的小兒子生氣了,埋怨他父母糊塗,把自己的大好前程拱手送給了B家的小兒子,甚至粗暴地對父母說:“你們簡直是糊塗蟲,向你們這樣的父母,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幸。我要離開你們,這也是你們自作自受!”“這件事,我永遠不會饒恕你們!”“我寧可到別的地方去謀生!”
A家的一對老人只能垂頭喪氣,流著眼淚:“累死累活把孩子養活大了,怎麼就落了這麼個下場!”
這是法國著名作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在鄉下》中的故事。讀完這個故事,不禁讓人心生悲哀,思緒萬千,難道這對父母親做錯了嗎?
其實,人生本無所謂對錯,所有的結果都是自己一時的選擇造成的。A家父母的選擇,在當時也是對的,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忍心骨肉分離,把他賣給別人換錢呢?站在道德、倫理、人性的立場,都沒有錯。同時,B家父母的選擇也是對的,自己家裡很貧窮,孩子多養活不起,把孩子送到富人家裡能改變他的命運,也能改變家裡的貧窮現狀,為什麼不能做呢?
這兩個家庭比較起來,只不過是,A家父母更傳統、更保守,B家父母更實際、更有遠見罷了。至於A家的那個小兒子,自己不努力去改變命運,怎麼能抱怨辛辛苦苦養育自己長大的父母呢?
我一直都很喜歡蘇軾的“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喜歡孔子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期待著與有緣人的相識、相交、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