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禍患,大多源於愚昧的主觀妄為。
所以,不管你是身居高位,還是富貴風光,都不要自以為是,得意忘形。
為人處世,最忌諱的就是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是一種自負,更是一種虛偽。
《道德經》中有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大致意思是,踮起腳用腳尖站立,是站不穩的,腳步跨得太大,是走不遠的;只看見自己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以為是的人得不到顯昭,自我誇耀的人建立不了功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長久。
為人處世,也是如此。
從前,有一位國王聽信了小人的挑撥,把一位賢能的大臣抓了起來,讓士兵從大臣的後背上割下來一百兩肉。
過了沒幾天,有人證明這個大臣並沒有過失,國王后悔,就命人用一千兩肉為大臣修補後背。
結果大臣被折磨得疼痛難忍,大喊大叫。
國王聽到了就問他:“我都已經補償你了,你為什麼還痛苦呢?你還不滿足嗎?”
大臣說:“大王,如果你砍了一個人的頭,即便給他一千個人的頭來補償,還是換不來他的性命呀。”
生活中,很多愚蠢的人就是這樣,做事從來不考慮別人,用自以為是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聽別人說過這樣一件真事:
一位醫生在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
患者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你怎麼這麼晚才來?我兒子正處在危險中,你怎麼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醫生淡然地笑著說:“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院,接到電話就馬上趕來了,您冷靜一下。”
“冷靜?如果手術室裡躺著的是你的兒子,你能冷靜嗎?”男孩的父親憤怒地說。
幾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醫生匆匆離去,臨走時說:“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男孩的父親抱怨,“他怎麼如此傲慢?連我問問兒子的情況這幾分鐘的時間都等不了嗎?”
護士聽到後,說:“他的兒子昨天在交通事故中身亡了,醫院打電話叫他來做手術的時候,他正在去殯儀館的路上,現在,他救活了你的兒子,要趕去完成他兒子的葬禮。”
這世間最大的惡,不是不懂得善良,而是“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的人,往往都不自知。
曾有網友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幾年前參加過一個飯局,一幫小城的文人約飯,席間有位老者說自己的兒子剛剛博士畢業,分配到了東北大學工作。
大家都在道喜,不料其中一位站起來質疑說,“現在哪有東北大學?東北大學在抗戰勝利,共和國建立後,就改名了。”
老者禮貌地告訴他,真有這麼一所大學,他兒子已經在這所大學工作了。
不料此人擺出一副不屑的樣子,說:“想吹你兒子你換個大學行不,怎麼能無知到拿一個曾經的大學來冒充。”
那頓飯,最終不歡而散,老者發誓此生再不與此人同座。
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自我為是;做人最大的失敗,就是狂妄自大。
生活中,所有的自以為是,其實都是變相的壓迫。
而壓迫的結果,只能是悲劇。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身處什麼位置,別高看自己,不低估他人。
只有這樣,才能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一個人能夠了解別人,只是一種淺薄的聰明,而對自己有一種通透的認識,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有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天使下凡,先到一個富人的家庭借宿,富人態度很不好,讓她們在牛棚裡過夜。
期間,年老的天使發現牛棚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補好了。
之後,兩個天使來到一戶貧窮人家借宿,主人對她們非常好,還把僅有的食物拿出來款待她們。
可天亮的時候,她們發現農夫和妻子在傷心哭泣。
這時候,年輕天使非常生氣,就對年老的天使說:“第一個家庭那麼富有,你還幫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這麼貧困,他們家的奶牛死了,你為什麼不幫他們?”
年老的天使就說:“我們在富人家牛棚過夜的時候,我看到他家牆洞裡堆滿了祖先留下的金塊,可是富人並不知道,我把洞補上,富人就永遠得不到金子。
我們到貧窮人家的時候,晚上死神要帶走農夫的妻子,我就讓奶牛代替了他的妻子,農夫的妻子才撿回一條命。”
年輕天使聽了之後,啞口無言。
正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最怕的,是明明無知,還自以為是。
所以,請放下自己的自以為是,學會心裡容得下別人。畢竟,人無完人,請彼此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