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過去,兒子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在過去人的思想觀念裡,兒子就是根基,就是家。而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從女兒嫁人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不再是自家人了。所以在養育兒子和女兒時,待遇也是天壤之別。家裡但凡有點好的,都給兒子留著,而女兒只要有一口飯,餓不死就已經是恩賜了,畢竟養了也是給別人家養的。

張姨和老伴當年因生女兒時傷了身體,無法再繼續生育。當時誰家沒兒子就會遭人指點,不得已下他們領養了遠房親戚家剛出生的兒子。其實張姨和老伴領養兒子也是有私心的,想指望著兒子養老,於是對他比對親生女兒還要好。小時候女兒和兒子吵架,張姨都會揍女兒一頓,家裡有好吃的,也偷偷藏起來給兒子。明明女兒年齡比他大3歲,卻餓得面黃肌瘦,而他卻白白胖胖,可見親生女兒並不遭父母待見。

後來兒子考上大學,在當時很了不起。遠房親戚卻反悔了,找上門來吵著要認回去。本以為兒子會感念這些年的養育之恩,沒想到遭來滿滿的恨意,指責他們自私,為了想要兒子硬生生讓他和自己的親生父母分離。直到現在二老到了晚年,那個所謂的“兒子”都沒來看過他們一眼。反倒女兒抽空就來看他們,添置生活用品,買補品。每次看到女兒,二老都會感慨:當年領養兒子防老,是做過最錯的決定,到了晚年才明白,原來還是親生女兒好。

其實女兒和兒子都一樣孝順,只是因為在過去人的思想觀念中,只有兒子才是家的代表。並且家裡沒有兒子,走到哪裡都會被人指點。所有大多生不出兒子的家庭,都會選擇領養一個別人家不要的,但領養兒子是有風險的,以下風險不得不知。

△ 自己生不出兒子,非要領養一個,領養兒子的風險你知道多少?

① 每個孩子都渴望親生父母撫養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很渴望自己親生父母的撫養,即便是養父母對待孩子再好,在孩子的內心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部分的缺失。而這種缺失感會伴隨孩子一輩子,在孩子的心裡永遠都會給親生父母留一片天地。如果遇到不懂事的養子,不但不會懂得感激,反倒會把事情做得難堪。比如說,養父母到了晚年,那麼養子就會覺得反正不是我的親生父母,他們過得好不好,是死是活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是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② 得知真相不念恩情,反倒恨意滿滿

都說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道理大家都明白,也都懂得。但是有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並不會顧及養育之情,因為他們覺得是養父母剝奪了他們和親生父母的團聚,所以心裡難免會懷恨在心。如果領養到這樣的孩子,那養父母可就遭殃了。畢竟孩子教育的好,懂事,聽話,什麼都好說。但萬一孩子沒管教好,以後晚年風險也會加大,畢竟養子和父母之間沒什麼血緣關係。

△ 如今社會,父母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態度應該如何?

① 生兒生女要公平對待

無論是生兒子還是生女兒,父母都應該公平地對待,在生活中給予兒女平等的關愛,那麼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在長大之後,都會懂得相互尊重,相互關愛。在家庭中,父母對待子女不偏不倚的態度是最好不過的,在關心中成長的兒女,一般內心都是極其有溫度的。如果兒女內心懷揣溫暖,那麼最受益的就是父母。

② 只要培養得好,兒女都一樣孝順

生兒子還是生女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管教孩子?父母對於孩子的培養,是家庭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從小就要塑造孩子的正確的三觀和良好的性格。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也要教會為人處世、積極上進的心態。其實對於父母而言,孩子懂事孝順,幸福平安就夠了。但想要培養好孩子,父母就要做出努力,只有這樣父母晚年也能過得順遂。

別人家的再好,也不如自家的,希望每個父母都能明白這句話。無論家裡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都要學會培養孩子,只有孩子培養好,父母才能享福。不然就算是生10個兒子,該受罪還是受罪,該沒人管還是沒人管,你們覺得呢?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用討論代替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