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這些場景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不喜歡人多的場合,就自己在房間裡待著,這樣十分安全,然後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外出,喜歡宅起來。有時常想,等我考個好學校我就好了,等我謀個好工作我就好了,等我掙更多的錢我就好了……到那時你們還不得高看我一眼,現在的我還不是那麼相信我自己。今天原定計劃走路1公里,又沒走成,拖拖拖不知道又要拖到什麼時候,太沮喪了,拖延症越來越嚴重了。當社恐,自卑,拖延成為一種習慣,你每天焦慮,卻又幻想成功,這變得難之又難。
在《習慣逃避》這本書中,作者提到社恐,自卑,拖延的背後,不過是一顆習慣逃避的靈魂。
這本書的作者是李國翠,資深心理諮詢師,從業18年,壹心理平臺專欄作者,為多家知名媒體供稿。
可逃避只是一顆暫時的止痛片,我們不妨抽絲剝繭,透過表層尋找背後的真正原因。
知乎上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每次小美被要求外出的時候,她都會說“我社恐”,然後外出的頻率就會越來越少了。之後她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個不喜歡與人接觸,喜歡宅著的人。
可是對於小美本身,她也很痛苦,面對自己的每一次逃避,她分不清她到底是社恐,還是內向。
小美覺得一旦出門就會失控,內心不自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在自己的房間裡才會有掌控感,這樣才比較安全。
小美覺得自己學歷不高,職位不高,薪水不高。她覺得和周圍的人在一起懸殊太大,她更在意顏值,社會地位和財富值,這樣漸漸地也就越來越不願意面對人際關係。
小美參加聚會也沒什麼用,如果沒用的話我不愛做。在處理一件事的時候,更多關注實用主義,將對方和自身工具化,物化有用還是沒用。
其實,往往是物化得太深,我們會用成功的尺度,近乎完美主義去衡量自身。每一次的逃避,內心會越來越不安穩,不妨回到人性本身,弱化外在的要求,關照自己多一點。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之前提到的第二個場景是等我怎麼怎麼樣了,我就自信了,可現在我還很自卑,到時我得讓我的七大姑八大姨瞧瞧。
我們衡量,評判自己的標準是周圍人的眼光,把自己放在了很尷尬的位置。
這樣想導致的結果是實際的自我與幻想中的自我存在著很大的落差,現實中是不被接納的,現實的自我太卑微,太不值得一提。
有這樣一個故事印象深刻,一個輕生者墜樓了,因為他每天都能看到身邊的人在幸福地生活,而自己的生活又是如此不幸。
九樓的老外總是一臉陽光,不知道生活有多麼開心;八樓的女孩有一個能賺錢的男朋友,生活過得十分富足;七樓的女孩出色的外表,令人羨慕。
看看人家的生活,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傷心的他從樓上跳了下去。
可他在下落的過程中,卻看到九樓外表堅強的老外,正在偷偷哭泣;八樓的女孩,發現自己深愛著的未婚夫出軌好友;七樓美麗的女孩,正在吃抑鬱症藥。
可往往最容易忽略的,是自己所擁有的,而過度放大自己缺失的部分,無休止羨慕他人擅長的。
其實,一個人外在所擁有的和內心自卑與否是兩回事。如果能利用好自己擅長的點,同樣可以打好人生這場戰役。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經常有朋友聊起,怎麼解決拖延症這一問題?
書中提到,拖延症的人一般住著兩個自我:一個是要求性的自我,一個是喪失行動力的自我。
要求性的自我會不斷要求喪失行動力的自我上進,加油活出點色彩來,而事實上喪失行動力的自我卻沒有履行自己制定的計劃。
要求性的自我和喪失行動力的自我不斷地吵架,導致頹廢抑鬱的負面情緒襲來。
與其情緒低落,不妨思考下喪失行動力的的我是如何退卻的。比如方說給自己制定每天走路1公里遲遲沒有實現,可能制定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不妨初始階段給自己制定每天走3000米的計劃,簡單而且有成就感,1-3個月下來自然而然也就能走1公里了。
助長的壓抑情緒,其實是變相對自我進行攻擊。不妨多關注喪失行動力的自我的真實感受,找到喪失行動力的原因。
社恐,自卑,拖延這些逃避的背後,其實是有一顆脆弱的心,懷疑自己,壓垮自己,否定自己。與其這樣,你只需要邁出自己的那一步,不做受傷的鴕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