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總有這樣的體會:
越是在意什麼,就越容易失去什麼;
預感會出錯,結果就一定會出錯。
我們時常會覺得自己很倒黴,能力不強,運氣不好。
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張文成在《墨菲定律》一書中,為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相:所有行為背後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心理效應。
也就是說,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蘊藏著它的法則,能參透其中的奧秘,便能幫我們避開風險,甚至改變既定結果。
生活,總是給我們出一些難題,但也會偷偷地留下答案。
「鱷魚法則」
懂得捨棄,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鱷魚法則」或許我們都聽說過:
假設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掙脫,鱷魚也會咬住你的手。
越是掙扎,被咬住的身體範圍就越大,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犧牲一隻腳。
聽起來很殘酷吧?可如果不做捨棄,就意味著,你將失去更多。
現實生活中,貪婪是很多人的通病。有時候,我們總是牢牢抓住那些想要的東西,哪一樣都不肯放手,無形之中,給自己徒增了很多壓力和焦慮。
什麼都不願意捨棄的人,往往什麼都得不到,最後只能在痛苦中負重前行。
我們的一生,總在不停地選擇。生命短暫,精力有限,而懂得捨棄,才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
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人們眼中如同“怪人”一般,從不拋頭露面,整天泡在書本和實驗中。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崔琦竟然是個“電腦盲”,網路上的精彩世界他一概不涉獵,甚至發郵件,都要請秘書代勞。
他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我沒有時間去追趕”。
崔琦捨棄了世人眼中炫目的網路世界,卻為自己贏得了寶貴的科研時間,贏得了尊貴的榮譽。
在智者看來,適當時候,捨棄是為了得到,得到更重要的東西。
佛經雲: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我們要懂得適時地為自己減負,捨棄那些非必要的,用更多的精力去追求更有價值的東西。
「醞釀效應」
停下來,也是一種前行
相傳,古希臘的西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鑑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阿基米德苦思冥想,始終都沒有找到鑑定的方法。
一天,他決定不再想,洗個澡放鬆一下,跨進浴盆時,一部分水溢了出來,他恍然大悟,透過計算將王冠沉入水中排出的水量,從而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這一過程,被心理學家稱為「醞釀效應」。
很多時候,當我們盡力去解決或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時,常常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都找不到正確的思路,很容易陷入一種思維定式,很難再有突破和創新。
而當你暫時停止思考問題,一些關鍵性的靈感反而可能驚喜地迸發出來。
前不久,新換了工作,轉正考核的時候,經理要我策劃一個新年活動。
為了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我放棄了所有娛樂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查資料,想創意。
結果,不到3天的時間,我感覺大腦要爆炸了,想到的思路也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我甚至開始自我懷疑。
朋友突然約我逛街,索性給自己放個假,我拋開工作,逛街、看電影,似乎忘記了企劃案的事情。
誰成想,臨睡前突然來了靈感,一個特別好的創意閃現在腦海裡,於是我用了3個小時,完成了我之前3天都沒有完成的工作。
果不其然,那份讓我驕傲的策劃案,獲得了公司的一致認可。
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個問題走進死衚衕,陷入僵化的思維定式不能自拔。
不妨暫時停下來,透過放鬆和休息的“醞釀”過程,反而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遇到問題,不要鑽牛角尖,也不要自我懷疑,試著先放下,給自己一點緩衝,也給思維一個重新構建的過程。
別走得太急,有時候,停下來,也是一種前行。
「自重感效應」
懂得讚美和認同他人,是一種高情商
心理學泰斗弗洛伊德曾說:
人一生,最大的需求只有兩個,一個是性需求,一個是被當成重要人物看待的自重感需求。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同和尊重,這是所有人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就是「自重感」。
卡耐基在《人際交往的藝術》主題演講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20世紀40年代,美國警察總監馬羅尼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
一些年輕的犯人在被捕後,第一個要求不是見律師,而是閱讀那些把他們寫成“英雄”的街頭小報,甚至會忘記自己馬上要被處決的事實。
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是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滿足他人的自重感」,是獲取別人認同的一種重要手段。
1977年,金庸與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進行了一場頗有意思的對談。
對談一開始,金庸便以謙虛的態度對池田說道:
池田聽後忙說:
您真的太謙虛了,您的謙虛使我深感先生的“大人之風”。
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凡有中國人之處,必見金庸之作”,先生能夠享譽如此盛名,說明您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巨匠啊!
聊聊幾句對話,極盡讚美之情,讓雙方的自重感得到極大滿足,為談話的順利進行開了一個好頭。
社交行為中,我們都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懂得讚美和認同他人,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你會發現:我們總是喜歡和那些喜歡我們的人交朋友。
自重感是人際關係中,最有效的正面反饋,如果你也想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同,不妨嘗試去用心的讚美吧!
懂得尊重和認可他人,是一種高情商,會帶給你事半功倍的力量。
「瓦倫達效應」
看淡成敗的的平常心,最可貴
你有沒有發現: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美國著名鋼索表演藝術家瓦倫達,一直以穩健的高超技藝聞名,從未出過事故。
73歲那年,瓦倫達決定舉辦最後一場告別表演,然後宣佈退休。
謝幕演出,彌足珍貴。他不斷地告訴自己:“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
然而從沒出過差錯的他,竟然在做兩個難度不大的動作時,不慎從空中跌落,當場去世了。
事後,他的妻子說:
“我預感到會出事,以前他只專注於走好鋼絲這件事,而這次,他太想成功了,導致無法專注,否則以他的技能,是不會出事的。”
由此,這種在巨大壓力之下患得患失的心態,被心理學家命名為「瓦倫達效應」。
我們在面對生活中很多重要的事情時,都可能有過這種心裡壓力很大的狀態。
因為太重要,所以害怕失敗,而這種壓力,會讓我們在要做的事情本身上,無法傾注全部的注意力。
因而,往往我們越是害怕出錯,就一定會出錯。
綜藝《演員就請就位》的舞臺上,有很多曾經紅極一時,家喻戶曉的明星,也有一些初入演藝圈的小生。
有趣的是,考核表演的時候,一些曾經閃著光環的明星,不是用力過猛就是失誤頻出,而很多青澀的小演員,反能將角色詮釋的很讓人驚喜,獲得導演一致高贊。
不難看出,有名望的演員,大多很在意比賽的結果,因為他們不想輸。
而對於那些不太知名的小演員來說,比起成敗,他們更享受這個難得的舞臺,故而能更加從容,更能把精力投入到表演中。
乒乓球冠軍鄧亞萍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面對自己的人生,面對這個社會。”
當我們懷著一顆平常心,看淡成敗輸贏,積攢經歷,享受過程,才不會患得患失的害怕失去,真正活在自己的步調裡。
寫在最後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
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內在必然性。
而《墨菲定律》一書,為我們梳理了關於職場、人際交往、認知等領域裡,存在的不可思議的生活定律,讓那些困擾我們的人生問題,都變得有跡可循。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生活難題,都留了答案,在這本書裡。
電影《後會無期》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人生有很多事情,就是道理說不清楚的,但當你參透了很多生活的內在規律,卻能規避一些不好的事情,活的更自在、灑脫。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所謂的成功,而真正的成功,無非是在讀懂了生活的法則之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這一生。
願你聽從內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