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盼望著,盼望著,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過完了年,除了肚子上又長了一圈脂肪外,被催婚的腳步也又近了。

在外奔波了一年,本想回家做一枚安靜的美男(女)子,抬頭卻撞見了父母殷切的期盼:什麼時候結婚啊?隔壁老王家的孫子都會打醬油啦!

對於那些受過一定教育,背井離鄉為著夢想奮鬥的適齡未婚小夥伴們而言,“每逢佳節被催婚”可謂揮之不去的噩夢。

一、催婚現狀

匿名使用者:

博士生期間,大多數人真的是苦啊,真的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而且科研真的有時候很鬧心,如果心態不好容易把人弄瘋一點都不誇張。記得入學的時候發的學生手冊上面寫在最前面的給學生的一些話裡面就有寫關於我們的感情問題,說不管是自己單身還是有物件,都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大概意思是有物件的好好談,沒物件的也不要焦慮,當時看著還想笑,現在想來,自己真是年少輕狂!

我提醒自己,難找物件不是因為學業,而是因為自己不夠自信,覺得自己不漂亮,沒有好身材,並且遇見了喜歡的人也不夠主動。

如果你是博士,你不想一個人,你想脫單,你想談戀愛,那如果你有喜歡的人,事情就好辦多了。鼓起勇氣去主動、去嘗試,幸福是要自己去爭取的,等待著緣分來找你的機會非常渺茫,因為大家都很忙的,沒空來找你,你有空就去找別人吧,再說有可能人家也在等你去找他。

但是如果你想脫單又沒有遇見自己喜歡的人,你就更要去尋找,不要坐等天上掉緣分,不管是大學生還是研究生、博士生,除非你真的很閃耀很發光,否則坐等緣分脫單的機會幾乎為零…….有時間不要宅著,多出去走一走,比如旅遊,有可能的話參加一些聯誼,多認識一些人,你可能會遇到自己喜歡的,如果都不去認識新朋友,一切都很難。

其實無論男生女生,有很多人難脫單是因為自己沒有自信,不夠自信這個原因讓事情更好辦。你不自信,應該會知道自己的不自信在哪裡,找出來,家庭?長相?身材?等等......看看哪些是自己可以改變的,然後去努力改變讓自己更加自信。可怕的是知道自己不滿意自己哪裡,但不去提高然後一直沒有自信。

大家作為上學將近二十年的人,肯定都知道科研的狀態就是緊張又苦逼。就我自己而言,看到身邊的同學一個個成雙成對,吃吃喝喝秀恩愛,說不羨慕是假的,也想找個相處舒服能聊得來的人分享喜悅分擔憂愁,但是無奈不夠主動,也沒有那麼自信,怕被拒絕,但是好在我知道自己的不自信的點在哪裡,現在也在努力去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是去為了迎合別人的審美,是因為自己想變得更好,是為了迎合自己的心意。

給各位單身的小哥哥小姐姐提一個好去處,那就是健身房,如果確定自己本來就不喜歡運動健身的,那就算了,如果不排斥運動健身,那可以去試試,說不定你會愛上健身,也說不定你會遇見你的緣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成熟還請各位朋友多多包涵。

今天讀書了嗎:

聽上一級師姐說,她們剛開學一個月班裡內部脫單十一對,年齡擺在那裡,都知道自己再不談個戀愛,找個志趣相投的物件,以後怕是隻能相親湊合著找個人結婚了,而且社會上遇上的人水準還不一定比現階段高,現階段所處的圈子是三觀最一致的,為什麼不在上學階段體驗戀愛結婚的過程呢,以後還有一段戀愛時光值得回憶。

在我讀本科時,我媽告訴我學習為主,但我本科畢業拿回畢業照的時候,我媽也會問我大學階段有沒有人追,最後被我媽說眼光太高了,讓我在讀研時找個男朋友,我這個學歷如果以後讀博相親我媽沒有合適的人可以給我介紹,只能靠我自己。

讀研讀博時,可以發展為男/女朋友的已經不止是同齡人了,師姐和師弟、師兄和師妹、師姐和師兄、師妹和師弟,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在一個課題組內的,而且大家思想也都很成熟了,也不是以前小打小鬧的談戀愛,而是有規劃考慮未來發展的。

匿名使用者:

我剛剛讀博的時候,實驗室剛剛成立,師兄弟姐妹裡面只有一個人有物件;

現在在實驗室待了2年了,大家都陸續找到物件了,只有一個人沒物件。

大家年紀都大了,談戀愛與結婚都得提上議程。既然男生女生都有找物件的想法,找物件就不再是難事了。

vintage:

當然肯定理工科的女生和文科男生理論上更容易脫單,但是也不一定非得在身邊同學找啊,那樣分手了多尷尬……老鄉會啊,各種活動啊,總能認識很多非自己班級同學的人啊……

其實脫單不難,難的是談一段高質量的戀愛。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三觀契合,久處不厭的兩個人早晚得分手。高質量的單身生活也挺好的,我還是挺相信緣分的,最後祝大家都能找到物件!

大牙師兄:

先說答案:難!

我研究生讀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屬於人文社科類。大家都知道,人文社科類專業,一般女生偏多,事實也確實如此,班上女生比例佔到了百分之七十。

我記得研一開學前的那個暑假,我滿懷期待,想著班上這麼多女生,找個女朋友應該很easy吧。畢竟我這麼英俊、帥氣、瀟灑、湊不要臉!

開學後一個月,我就發現,我真的太天真。班上的女生大概可以分三類:

第一類:比較外向,很好交往。這一類女生基本上大學就有物件了,研究生期間又沒有分,不好意思、也很難下手!

第二類:相對內向,不擅溝通。這種女孩子吧,也不能說人家不好,但是根本不知道怎麼追。無論你怎麼找對方聊天,對方永遠都是對你客客氣氣的“嗯嗯”、“啊?”、“哦”。一個月聊下來,你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喜好。從男生的角度來說,這種女孩子略微有點“呆滯”。

第三類:很好交往,非常自律,但是心氣很高。這種女孩子往往有些長遠的人生規劃,她的規劃裡,都已經想好要找什麼樣的物件,過什麼樣的生活。同時,她們非常自律,嚴格要求自己,願意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所以,對於這樣的女孩子,男生一般都是敬而遠之。

所以,我覺得,男孩子之間才是真愛!

胡不歸:

我只知道我每天忙的要死,晚上回去還要熬夜,週末節假日只想待宿舍睡覺,哪有時間談戀愛……

不要問我今天休不休息,我沒有哪一天可以完全休息……永遠有實驗沒做完,paper沒寫好,文獻還沒看。

不要問我今晚/明晚/週末有沒有空/什麼時候有空,我不到那個點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空。

甚至到了那個點我剛收拾好東西和小夥伴出門因為老闆一句話又折回實驗室 對不起我又放你鴿子。

親情?友情?愛情?對不起我和老闆的師生情最重要!

我的命就是老闆給的……老闆能一句話讓我鬱鬱寡歡失去希望,也能一句話讓我如釋重負重獲新生。

交友圈子極其狹窄,身邊都是工作了的人,所認識的異性大都已婚,羨慕人家大的課題組有很多師兄弟,還能認識別的課題組的師兄弟

之後畢業論文致謝這麼寫:“感謝我的男盆友幾年來都沒有出現,才能讓我醉心學術認真科研”。

唉,說多了都是淚……

祝我們早日遇到真愛(๑•॒̀ ູ॒•́๑)

匿名使用者:

三年前我哥告訴我一定要在大學裡找個物件,不然以後會很後悔沒談戀愛的。當時不以為然,以為考上985碩士、博士還會沒物件?

最近剛進專案組幾天,我後悔了

感覺還要單身更久......

匿名使用者:

某理工科C9碩士在讀。

如果不刻意去拓展圈子,研究生圈子很小很小,讀研的大家應該深有體會。

我的研究生圈子只有兩個,一個是課題組另外一個是寢室的兄弟。課題組有妹子,不存在的好吧。

今年唯一的師姐已經畢業了。

本科的時候還有社團班級的概念。你可能會因為某一場活動,某一個講座或者是某一次志願服務活動認識別的女孩子。

但是對於我這種理工科專業,每天都是早上八九點到實驗室,晚上十一點十二點才回宿舍。一週六天差不多都是這樣。

所以基本上,根本你就沒有機會去認識別的女孩子。

我認識的身邊的朋友,差不多也都跟我一樣,每天大家都去實驗室忙,直到晚上十一二點回宿舍,才能在洗漱間刷牙洗臉時聊幾句。

然而科研也沒怎麼樣,還是自己太菜了,全盤皆輸。

想起來研究生開學,有各個學院之間的聯誼晚會,一般是男生比較多的工科學院和經管或者外國語學院的聯誼,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參加一下。

然而想起來,我們宿舍聯誼前,大家相互鼓著勁一起去參加,明天誰不去,誰回宿舍叫大家爸爸。

到了聯誼那天,每個人還不是屁顛屁顛地去實驗室幹活,晚上回宿子孝的場景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二、為何催婚

七大姑八大姨等“群演”已在趕來的路上,父母長輩窮追不捨,任何場合都能“植入”一兩句催婚的話,比廣告公司水平還高。年輕人好不容易回趟家,卻要受這番對待,自然很是苦惱。“催婚”也因此成了近幾年春節裡困擾年輕人的難題。

圖片

“催婚”來勢洶洶,讓無數青年競“折腰”。

催婚這一話題之所以總在兩代人之間造成衝突與矛盾,本質上是因為這涉及了兩代人的觀念衝突。

在婚姻問題上,兩代人之間的矛盾體現了觀念的差異。上一代人的觀念,根植於他們那一代人的成長環境,而在嶄新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則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過去,受限於交通和通訊條件,年輕人能夠交往和了解到的人和事極其有限,因此他們往往都是透過關係人介紹等方式,在較為熟悉環境中尋找戀愛物件,進而談婚論嫁。

在他們看來,“找物件”這件事理應是年紀到了,就該水到渠成,因此很難理解年輕人為什麼會為此感到糾結。

忙碌的生活也讓很多人沒法投入太多精力完成這件“大事”。年輕人並非不想婚戀,而很可能是“有心無力”

對家長而言,他們卻很難理解年輕人對婚戀的不同追求,很容易將他們的苦惱視為“矯情”

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都將“家庭安穩”視作人生的重要信條,畢業了就要找份工作,成家生子。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結婚似乎是人生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在父母眼中,未婚子女的“不穩定性”,會隨著年歲的增長給他們帶來越來越多的焦慮。到了年齡還沒物件結婚的年輕人,在他們眼裡顯得很“不安穩”,因此自然會成為 “重點關注物件”。

在父母看來,“催婚”其實是一種善意的關切,但年輕人對此同樣難以理解。

當下,愛情、婚姻與家庭的概念正在逐漸分離,各種新觀念層出不窮。這使得個人在婚戀上的選擇空間得到了巨大的拓展。

2020年,一份青年婚戀觀報告就指出,近八成適婚男女認為“三觀一致”是擇偶標準的首選。這樣的婚戀觀,使得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來找到“合適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是“催不得”的。因此,家長也要小心自己“好心辦壞事”,打亂了子女的婚戀節奏,造成兩代人之間的矛盾。

三、我們能做什麼

在新平衡達到之前,在整體上社會觀念沒有及時改變的今天,我們每個“被催婚”一代可以做些什麼呢?

1、變成更好的自己

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階段性失戀而持續沮喪,積極擁抱生活、認識新朋友。尋找工作需要投簡歷,同樣真命天子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積極創造並加入認識新朋友的社交圈。

找不到工作時我們會去進修或培訓來提高自己的技能,沒有找到另一半的時候,抓緊充電吧。健身、旅遊、讀書等等,都可以讓自己在婚姻市場上更有魅力,讓自己的生活更精彩。

另外,還可以這個城市找不到工作,就換那個城市。一個行業不適合自己,就尋找自己感興趣和可以發揮比較優勢的行業。而放到愛情方面,亦是如此。

同時,心態上要自己為最大。因為正能量的你才能吸引正能量的他。小孩子如果選擇大哭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任憑多麼可愛你都多少會感到煩躁。而如果小孩自己玩兒的開心,你會額外覺得可愛希望抱她親她。這其實很哲學——哭是因為缺愛要求愛,可是你越哭反而越把愛推開;如果你很享受自己生活的話,就會吸引更多愛過來。

2、瞭解自己在婚戀市場上的需求

無論是單身、結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很重要。否則即便同時出現很多男/女朋友,你都不知道要選哪一個。你最看重的品質是什麼?你的底線是什麼?你想要的未來的日子是什麼?

很多教授努力熬了很多年終於拿到終身教職之後,原以為可以徹底瀟灑人生愛幹嘛幹嘛,結果卻發現人生進入了真正的黑暗低谷。當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研究的時候,突然發現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研究課題是什麼,之前都是什麼容易發表就寫什麼。這種“安全感”被填滿後的自我面對,是非常震撼的。

同樣,女孩如果懵懵懂懂地結婚,沒了“我嫁不出去”的擔心之後你會想,然後呢?這個結婚證本身是否真的代表你想要的幸福?七大姑八大姨們催你結婚的前提是希望你幸福,所以什麼是讓你幸福的事兒,什麼是讓你幸福的人,你想清楚了嗎?

3、共同努力,改變婚戀市場動態

大量經濟學研究告訴我們,在經歷過女性經濟和社會地位提高後兩性地位和互動改變的西方世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結婚可能性更高,只是由於教育等原因推遲了初婚年齡而已。同時,擁有大學學位的女性相比於沒有上大學的女性離婚率更低,而且認同婚姻幸福的比例更高。

也就是說,很多在年輕時暫時還沒結婚的“剩女”們,不是永遠不會結婚,只是推遲了結婚,而且一旦結婚後婚姻的穩定性和質量也平均更好。所以不要糾結於一時的單身,要用長期動態的科學發展眼光看待這個問題。

雖然這麼說,但是當面對幾千年沉澱的所謂“你太小還不懂每個人都會這麼走過來”的時候,渺小和無助的年輕的個體,一不小心就容易被這類的話溺水淹掉徹底失去自我。

所以,請相信自己。請多一分勇氣。這世界上還有成千上萬像你一樣的男性和女性,願意去思考探索追求自己的幸福,願意對不合理的說法說不,願意在我們的婚戀市場從以前的傳統配對機制到新的動態平衡過程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推動這個程序。

最後用貝克爾先生在諾貝爾頒獎晚宴的一句話結束吧。貝爾克先生成功地把經濟學研究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在他的工作被認可之前,傳統的專家們並不能看到他的遠見。他獲獎時說:“這個獎項用可能有的最有影響力的方式,認可了這樣一群經濟學家:他們承受種種障礙、批評、甚至嘲弄,突破傳統來進行更廣闊的行為研究和分析。”想象十年後回頭看,我們會欣喜自豪地回顧,如何曾經“承受種種障礙、批評、甚至嘲弄,突破傳統”。現在一時的“剩”只是暫時性“失業”,更深地瞭解自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時間,一定會讓你更幸福。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靜下來,和過去的自己聊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