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些人找我的諮詢的時候,會說老師我們感情一直都挺好的,幾乎沒有吵過架,可是為什麼他提分手之後態度如此堅決,而我有個朋友她跟男朋友經常吵架,但他們感情一直都挺好的,都要結婚了,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經常會把吵架和感情不好聯絡起來,誤以為只要不吵架,就代表感情好。這樣的誤解使大家常常忽略一個重要的“感情殺手”——冷戰,或者我們也可稱之為冷暴力。

冷戰對於感情的殺傷力要遠遠大於吵架。人和人相處難免會產生矛盾和衝突,擴大沖突或者一味迴避衝突都是不利於關係健康發展的。如果一定要做個區分,那回避衝突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更大的。面對衝突時選擇冷戰,傳遞出的訊號是:我拒絕溝通,不想解決問題。

這樣的訊號,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從而產出不同的後果。雙方出現分歧,一方想要把事情說清楚,而另一方選擇冷戰,會給人一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這樣的感情可不會讓人好受,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試試,當你生氣的時候,到底是一拳打在被子上更解氣,還是一拳打在牆上更容易消火。

一方想方設法的要訴說或表達,另一方沉默以對,給外人的感覺就是他都讓著你了,你就不要再咄咄逼人了,選擇冷戰的人,往往能夠站在高處俯視或者指責想要溝通的人,一次兩次,可能會讓對方情緒更加激烈,但時間久了,對方會開始自我懷疑:是我太作了嗎?是我不善解人意嗎?開始妥協,甚至開始迎合,這樣的狀態,其實就是一種無意識的“PUA”。

為什麼說是無意識的呢?因為很多喜歡冷戰的人,都不一定是出自某種目的,而是不得已而為之,更多是因為溝通和衝突管理的能力比較差,面對爭吵,難以應對,所以乾脆選擇迴避。

冷戰除了會關閉伴侶之間溝通的渠道,還容易傳遞出一些比如不在意、不上心、無所謂、不屑一顧、嘲諷、容忍等等資訊,將自己置於一個更高的位置,而被冷戰的一方則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們很難從外部獲得支援,他們也很難感受到伴侶真實的愛,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感情的傷害非常大。

其實爭吵也是雙方溝通的一種方式,我想大家應該有過類似的經歷,有時候在爭吵中,我們大聲說出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也聽到對方的情緒和想法,發現彼此的誤會所在,問題解決了,雙方感情往往能更進一步。

而回避就是放棄了所有的可能性,對未來不抱任何的期待,也不願意付出任何的努力,是對伴侶的懷疑和不信任,所以才畫地為牢,任由你怎麼想。這是一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很多喜歡冷戰的人過得也並不是那麼舒服。那他們為什麼還要選擇冷戰呢?

我們首先排除一種故意的情況,即本來就沒有很喜歡對方,所以在感情中不願意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遇到問題能糊弄過去就糊弄過去,實在糊弄不過去了就分手,對於這類情況,不只是喜歡冷戰,你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發現他並不愛你,所以及時止損就好了。

除此之外,喜歡冷戰的人都有這種各樣的原因。

第一,從小就不被允許過多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習慣了壓抑,在他們心裡,過多地表達情緒是羞恥的,他們的家庭關係往往也比較淡漠,他跟父母之間關於情感的交流會很少,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很少。

第二,溝通能力差,之前可能嘗試過溝通,但結果往往是失敗的,時間長了就失去了溝通的慾望。這類情況常見於婚姻中的很多男性,結婚前幾年還會跟老婆溝通,有時也會爭吵,但每次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會給對方留下口實,下次翻舊賬,所以後來乾脆得過且過,能不吵就不吵了。夫妻關係也就會越來越冷淡。在吵架這件事情上,男性確實不那麼擅長,所以喜歡冷戰的男性要更多一些。

第三,害怕矛盾激化,有的人不是不會吵架,而是不敢,他們要麼害怕矛盾激化失去對方,要麼害怕自己無力應對,所以選擇沉默,他們覺得哪怕問題存在,但只要自己不去解決,他擔心的結果就不會出現。看起來有點自欺欺人,但本質上是安全感不足,內心不夠強大,所以對未知充滿恐懼,這種恐懼又使他們想努力維持現狀。這種情況常見於迴避型人格的人。

第四,衝突管理能力差,就像有的人一想跟別人據理力爭就會突然結巴,感到委屈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流眼淚,他們就是害怕面對衝突的場景,一旦對方分貝提高,他可能會覺得腦袋嗡的一下,只想趕快逃離,不僅是在親密關係中,他們在任何場景下都可能會迴避,本質上是因為他們缺乏衝突管理的能力和技巧,越不會就越逃避,越逃避就越難以熟練。

第五,感知能力差,有些人不吵架或者不說話,可能是覺得沒什麼大事,自己想想就想通了,他們不能第一時間感知到對方的情緒,所以也就很難給出及時的迴應和互動了。

面對喜歡冷戰的伴侶,建議大家首先不要越說越生氣,讓對方更不敢開口,不要咄咄逼人,可以選擇一個雙方心情都比較平靜的時候,與對方溝通這件事,瞭解他內心的真實想法,然後協商之後該如何調整。好的感情是雙方共同經營的結果,所以保持良好的溝通能夠規避很多的風險,增進彼此的瞭解程度。

親密關係中的溝通本質上是信任,相信彼此的愛能夠抵禦所有風雨,所以才能夠坦誠相對,成為彼此的依靠和港灣。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三十五歲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