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一個聚會上偶然碰到了朋友的女兒小雪,很多年沒見她了,記得上次見還是七八年前,那時她還是個初中小丫頭,現在都上大學了,變成了一個大姑娘。

過去我經常跟小雪的媽媽聊天,印象最深的是聊她與母親的關係,她說自己最不喜歡母親那種自私,攀比,嘮叨,控制,作人的性格,從懂事起就立志要長大後要逃離這個家庭,遠離母親,現在有了女兒,時刻提醒自己千萬不能成為母親的那樣的人。

有了之前這些的資訊,在我的認知裡朋友應該是個好媽媽,跟女兒的關係一定會很不錯,但當跟小雪聊起她媽媽時,她嘴巴一撇,說,我媽就是個事兒媽,天天嘚啵嘚啵沒完沒了,對我要求這個要求那個,好煩人,去年疫情在家呆了幾個月,天天跟她在一起,我都快瘋了,說真的,今年春節放假我都不想回家。

聽到小雪對她媽媽的評價,居然與她媽媽對她外婆的評價驚人相似,我既感到意外,也感到不意外,因為這似乎是一件很普遍的現象,自己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父母兒女關係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但往往離得越近,矛盾越多,愛最多,傷最深。

很多寶媽寶爸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寶寶睡著時像天使一般乖巧可愛,當寶寶醒過來要吃要喝且無理哭鬧時,就象惡魔一樣令人抓狂。其實,在很多子女眼裡,父母也是天使與惡魔同體的化身。

當被問“為了逃離原生家庭,你做過了哪些事?”,我想努力回憶當年設想著離家出走,遠走高飛的種種畫面,這種畫面大概發生在青少年時代,那時候一心一意想向外跑,除了孩子長大渴望獨立外,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想逃離家庭,當時還真有那麼點豪情和悲壯的感覺。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發現不管身體跑到哪裡,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根本無法逃離 ,很多人最終還是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只是有的人自知,有的人不自知。

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家庭?這個是一靈魂拷問。都說投胎是門技術活,到底是我選擇了父母,還是父母選擇了我,科學沒有給出一個解釋,真相無從得知,我想,每個人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著註定的聯絡,否則不可能成為一家人,也許自己在投胎前就帶有那樣的業種,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用唯心理論解釋一番後,彷彿可以自圓其說了。

對於原生家庭的不滿,逃離是一種辦法,接受現實也是一種辦法,接受不完美的家庭,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除此之外,還有高階一點的辦法,就是可以透過修行改變自己,改變命運。更高階一點的辦法,可以透過改變自己影響原生家庭,從而改變原生家庭的格調。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二十多年前,過年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