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有位朋友對你說:“我有一個朋友,他身上發生了這樣那樣的事……整件事讓我覺得很崩潰……這個故事說明,你不能什麼都想要。”問:這段話到底提到幾個人?乍一看,這是個簡單的語用問題:第一人稱的“我”,說話人用來指自己;“我有一個朋友/他”,這是個第三人稱,不在談話現場,說話人用來指故事的主角;還有一個第二人稱的“你”,看起來是指這場談話的另一位參與者,所以一共是三個人。不過只要情商線上,你會發現這些代詞都很微妙——這位朋友說的“他/一位朋友、我、你”,可能都是指他自己。“我有一個朋友”到底指誰,這個問題可以保留給情商界。不過“你”的用法,倒真是個語用學問題。至少在英語裡,“You”這個詞不僅用來指談話人面對的具體物件,也常被用於泛指任何人(漢語也有這個用法[注1]),比如“你有所得,亦有所失”(You win some, you lose some),“你不是一直能心想事成”(Some days you get the bear, other days the bear gets you)。在這些用法中,“你”都不是指談話中的另一人,而是泛指不特定的任何人。注1:漢語中也存在泛指“你”的用法。例如《朱子語類》中有這麼一句:“如一江水,你將杓去取,只得一杓;將碗去取,只得一碗;至於一桶一缸,各自隨器量不同,故理亦隨以異。”這一用法在當下也很常見,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廣告中的“你要喝果汁”等。
阿甘媽媽的這句名言我們都很熟悉。| 電影《阿甘正傳》於是問題來了:“你”作為泛指,僅僅是個語言學問題嗎?社會心理學家也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透過人們使用語詞的方式,他們追尋人們的認知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你什麼時候才會使用泛指的“你”呢?這個用法對你又有什麼意義?密歇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博士奧利安娜•奧維爾(Ariana Orvell)主持了一系列“第二人稱代詞隱藏屬性”的研究,驗證了人們確實會把“You”當泛指用,而且還不是隨便用的:有時候,他們嘴上說的是“你”,語義上指的是“任何人”,心裡想的是“我”!你應該用錘子幹什麼?這篇論文發表於《科學》雜誌,一共介紹了六個相關實驗,參與人員將近2500人。在最初幾個實驗中,人們被隨機分配到兩組:標準組和偏好組。標準組會被問到一些規範性的問題,比如“你應該用錘子幹什麼?”偏好組的問題則是個人化的:“你喜歡用錘子幹什麼?”看起來,標準組的“你”是泛指,偏好組的“你”是特指回答問題的人。研究者們假定,如果回答者理解了這種語境,標準組會更傾向於使用泛指的“你”來回答問題(“你應該用錘子敲釘子”),而偏好組會更多使用第一人稱單數來回答問題(“我喜歡用錘子修修小東西”)。實驗結果證明了這個假設,在標準型問題中用“你”來回答的人,和在偏好型問題中用“我”來回答的人,數量都顯著多於另一方。[注2]注2:原論文及實驗設計均為英語,在錘子的例子中,原問題為“what should you do with hammers”,典型回答是“You should pound in nails”,由於漢語使用主語的習慣有所不同,同類問題和回答在漢語語境中未必會出現這麼多“你”。這個結果不僅說明人們確實會把“你”當泛指來用,而且提示,人們這時談論的往往是和客觀物件相關的日常行為。換句話說,當使用泛指“你”時,說話者是在總結規律或者陳述標準,認為“一般都是這樣的”。
你喜歡用錘子幹嘛?| 圖蟲創意不過,這個結果和我們的常識不太一致:我們可能都聽過別人抱怨說,“有些人就是無藥可救,你得放手”,或者“沒有什麼人是你一開始就能看清的”。在這些語境中,人們所說的“你”顯然也是沒有明確物件的泛指,但這裡說的並不是錘子釘子那樣平常的小事,而是私人的深刻感受——卻使用了泛指的“你”。為什麼人們在說自己的倒黴事時,更傾向於用一般性的人稱代詞?用“你”討論自己的壞經歷有助於總結教訓研究者假設,當人們遭遇消極體驗時,他們會更喜歡使用抽象的泛指“你”,而不是具體的“我”,是因為這能使他們擺脫個人的視角,用更客觀的方式總結教訓,把私人的痛苦放到普遍現象中理解。根據這一假設,他們設計了另一組實驗。
談論痛苦的經歷時,我們更傾向於用“你”首先,他們要求被試寫下自己的某次經歷。正如他們所預測的,人們在談壞體驗的時候,“你”出現得更多。在被要求寫下消極經歷的被試中,超過一半使用了泛指“你”至少一次,而在寫下中性經歷的人當中,這個比例只有6.3%。下一個問題是,是消極經驗本身激發了人們使用泛指“你”的行為,還是他們在嘗試從中尋找意義,所以才用了泛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