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文 / 烽火臺

人類思想文化和社會制度的研究,以人性的成分為最根本的依據。古往今來的學者,為了窮究學理、解讀社會,無不把探究人性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中國自古有人性善惡之爭,魯迅當年也把人性變與不變的觀點拿出來與人爭論。那麼,人性這個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呢?

籠統地講,只要是人所具有的特性,都叫人性。這裡麵包括人的具體的行為特徵和抽象的思維方式兩個方面。鑑於人和動物有許多相同和相似之處,人性裡面自然就包含了一些與動物共有的特性,也叫動物性。當然,人是有創造性思維的動物,能夠超越動物的本能,運用思維知識創造勞動成果,構建自己獨特的社會環境,人性裡面就有相當大的成分不同於一般動物,從而把人與普通動物區分開來。

構成人性的成分林林總總,有個性和共性、具體和抽象等多個層面的內容,但就學術研究和社會管理的需求來講,古人主要關注的是善惡和公私兩類成分,大量的學問和制度,都是以這兩個層面為基礎構建的。而實際上,這兩個層面的內容雖然足夠基本,但還不是人性最底層的東西,人性最底層的東西是:個體性與群體性。

人是獨立的個體,為了生存和生活,便結成了群體。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由於人的個體性,人需要自由;由於人的群體性,個體的人就被套上了枷鎖。從根本上說,所謂自由,不過就是所有人都去感受枷鎖的舒適程度,越舒適越自由,反之為不自由。從人類看得見的未來預測,徹底解除自己身上的枷鎖,幾乎是不可能的。

人的個體性和群體性的概念,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人的生活狀態觀察,社會中的人既表現為相對獨立的個體,又表現為緊密聯絡的群體;二是從單個人的特性來看,每個人身上既具有立足於自身的獨立性,又具有相互依存的群體性。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就是從人的群體性出發,得出的關於人的定義的結論。

按照以上兩項內涵的解釋,不論是對單個的人還是群體的人,應該都具備個體性和群體性兩種特性,或者說,他們都是個體性和群體性的複合體。基於這樣的論證,需要刻意提醒的是:群體的人不能忽略了人群所包含的個體性,個體的人不能忽略了自身所包含的群體性。

現代學術和社會進步的結果,已經超越了善惡、公私等傳統人性特徵的奠基作用,上升到了更為深入、必然和科學的範疇,這就需要對傳統學術研究和社會管理的基礎概念進行顛覆和超越,能夠站得住腳的概念就是個體性和群體性。

個體性和群體性的概念,既符合人類社會演進的從低階到高階、從原始到現代的一般方式,也符合人類固有的基本特性及其擴充套件。人生存在地球上,是以一個一個的獨立個體的形態存在的;同時,人的繁衍和生活又離不開男女交合、互相助力。從最基本的單元出發,判斷人類生存的基本人口是男女二人。所謂二人為群,隨著基本單元的繁衍和生存活動的展開,人類的群體性社會就必然地誕生了。在漫長的生存競爭中,以民族國家為主要特徵的社會生活方式也演化了出來,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其群體的特性也越來越顯著了。

按照辯證法的說法,人的個體性和群體性概念,就是人類所具有的一組對立統一因素,目前的科學思想則把它們解釋為人類培養和發展出來的兩個最基本的特性。在人類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個體性和群體性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的時段上個體性壓倒了群體性,有些時段上群體性壓倒了個體性,並在不同的狀態下表現得錯綜複雜。大多數時候,單個人考慮問題總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對他人和外界提出訴求;作為群體組織的責任人,包括一些富有公心的人員,能夠更多地從群體利益出發考慮問題。當然,由於社會和人生形態的複雜性,社會中的人雖然擁有各自的身份、地位和利益訴求,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選擇行動,自身地位和利益的站位不是思考和選擇的唯一出發點。由於個體性和群體性在不同社會狀態下的不同表現,就出現了不同的思想形態和社會制度。簡單講,歷史上的專制制度體現更多的是人的群體性特徵,而現代民主制度體現更多的則是人的個體性特徵。

個體性和群體性概念的確認,是現代學術思想實現科學性的必要前提。古代學術多數奠基於人性的善惡和公私之說,因為不能準確論證善惡和公私形成的根源,致使大多數學問的基礎不夠牢固,隨著知識體系的擴充套件和社會實踐的加深,就會暴露出越來越多的漏洞和缺陷,有的甚至造成了深厚的社會積弊,長時間無法得到糾正。究其源頭,就是因為人性的多樣性,學者沒有找到最底層的“那一個”,把派生出來的特性當做最底層的成分加以運用,此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而個體性和群體性,才是人類社會最底層的人性特徵,其他各層的人性特徵都是在此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只有建立在這一認知基礎上的學問,才是最為堅實的知識體系。

一個人如果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個體性和群體性特徵,就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科學家說:“人的基因是自私的。”沒錯,人的肉體和生命受基因控制,所有人考慮問題,首先會從自身利益出發,這裡體現的正是人的個體性;與此同時,每個人又是社會中的一員,人自身具有的群體性,必然地要求人們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同時,不能忘記和損害他人和群體的利益,惟其如此,人們才能共同生活、和諧相處。否則,只考慮自身利益,不顧及他人利益,只會引起激烈的衝突和爭奪,到頭來誰的利益也保證不了。

由於傳統知識的長期薰陶,社會上的人們更多地表現為關注個體性、忽略群體性,認為個體才是本位、才是根本,群體是為個體服務的。中國古代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說法,後來雖有一些新解,但更多人的理解就是一切為自己著想,為己固然是為己,為人最終也是為己,全然不認為人著想正是人的群體特性的體現,是人類本身固有的成分。八十年代思想解放時期,學者們提出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概念,也是有名無實、無法操作,豈不知為人是從身邊人、身邊事做起的,一個人和人人之間是無法建立聯絡、也做不了任何具體事情的。新時代解放思想的要點之一,就是要引導人們認識人的最底層特性:個體性和群體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無法割捨的本性,丟掉哪一個都不能成其為人,如此,就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考慮問題、學者探究思想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最後,我把盧梭和馬克思的名言糅合一下,可能更加符合對現代人的定義:“人有與生俱來的獨立性,又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既有獨立精神、又有社會意識的合格的現代公民!

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戀愛中最傷人的4個行為,你遇到過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