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電視劇《知否知否》中的齊衡很喜歡盛明蘭,但卻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所以,明明可以唾手可得的緣分,最後只能遺憾地失去。

再相遇時,盛明蘭已經成為了別人的妻子,而齊衡也成為了別人的丈夫,他們的人生從此刻開始也就不會再有交集了。

可是齊衡無法接受事實,他總是想著有一天,盛明蘭還能夠像從前那樣,面帶嬌羞地和自己說話,然而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盛明蘭比誰都清醒,所以,她比誰都明白他們兩個人回不到過去了。

所以,這時,齊衡的深情款款就會成為一種多餘,就會傷害自己以及盛明蘭的家庭,畢竟這時的他已經有了一個丈夫的身份,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無拘無束。

我們的生命中會出現這樣的人,他們讓我們看到愛應該是怎麼樣的,可是,他們在我們的生命中只停留了片刻,最後又走了。

並不是所有的人一出現就是久別重逢,也並不是所有相遇的人都能夠在一起。

對於那些愛而不得的人,或許學會放下、用了斷、捨得和離開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歸宿。

一、既入窮巷就應該及時掉頭

《知否知否》中的盛淑蘭遇人不淑,她的丈夫孫秀才不求上進,幾次三番的要納青樓女子為妾,然而,和這樣的女子共侍一夫是盛淑蘭斷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們為此爆發了無數次爭吵。

可是,即便是盛淑蘭鬧得再兇,孫秀才也不會退步,這樣下去,受委屈的只會是盛淑蘭,可偏偏這時候,她還對孫秀才懷有期待,覺得他會為了自己考慮。

這時,盛明蘭說,既入窮巷,那就應該回頭,若是越往前走,就越會發現人生的光亮逐漸地減退。

愛上了一個不可能的人,這是我們無法預料到的,但是當我們得知眼前這個人並不合適的時候,就應該迷途知返,及時止損。

倘若一意孤行,那麼往後的生活只會越來越糟糕,因為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一步錯,步步錯。

二、布利丹效應:人生總是要做出選擇才能夠更好

01)、一頭驢子外出覓食的時候發現了兩堆相距不遠的草料,一堆是乾草,數量大,一堆是嫩草,數量少。

一開始驢子跑到了那堆嫩草跟前,剛要開口,猛然想起那堆乾草雖然口感不是很好,但數量多,如果被別的驢子搶走了,對自己就會是損失,於是,它連忙跑到乾草跟前。

剛準備吃,突然想起嫩草口感那麼好,如果被別的驢子搶走了,那麼自己就一丁點好處都撈不上了,於是,它又趕緊跑到了嫩草跟前。

就這樣來來回回,這隻可憐的驢子一口草都沒吃到,最後餓死在草堆旁。

02)、人生總是會面臨很多個選擇,但是魚和熊掌兼得的事情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左右思緒,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決定,那麼我們就會失去決策的最佳時機,而這就是心理學中布利丹效應的影響。

特雷弗·諾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常常為之感到後悔的是那些我沒做過的事、沒選的那個選項。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害怕失敗,害怕拒絕。但是後悔才是我們最該害怕的事。”

因為在我們的人生裡,在我們面對的感情裡,在我們需要做出的選擇裡,失敗是一種答案,拒絕也是一種答案,但是舉棋不定,患得患失是我們永遠得不到答案的永恆問題。

所以,感情上的事情,要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最好。

三、愛上不可能的人,“斷舍離”才是最有效的處理方法

有幾隻螞蟻在搬運食材,突然有一塊石頭攔住了它們的去路,有幾隻螞蟻試圖翻過石頭,但無濟於事,所以一直在嘗試,屢敗屢戰。

另外幾隻螞蟻從石頭上掉落幾次之後,便選擇從石頭旁邊繞過去,雖然花的時間久了一點,走的路長了一點,但最終卻可以走向目的地。

人生其實有時候就像這幾隻螞蟻,我們總會遇到這樣或者是那樣的挫折和考驗。

有的人一直在原地停留,做著無意義的事情,蹉跎著歲月,而有的人選擇繞道而行,離開那份羈絆,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愛上一個不可能的人本就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倘若再因此耗費心神,那麼到最後只會是愛沒有得到,內心也誠惶誠恐。

餘華在《第七天》這本書裡寫過這樣一句話“生命就像是一個療傷的過程,我們受傷,痊癒,再受傷,再痊癒。每一次的痊癒好像都是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傷。或許總要徹徹底底的絕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

所以,有些事情正是因為學會斷舍離。學會接受不完美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The End -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身邊有人比自己優秀,心裡不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