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語
二婚難,老年人之間的二婚更難。
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相關的紐帶,但阻力卻變多了。例如:雙方的子女,各自的財產、房產、顧慮等等,這些都會變成兩個老人走在一起的阻力。
所以,現實中,老人再婚能夠幸福或走到最後的案例,並不多。
難道老年人的二婚,就不可以幸福了麼?
其實也未必,也有一部分老年再婚夫妻,過出了自己的幸福。這也正應了那句:婚姻靠的是彼此的守護和經營。
那二婚家庭應該怎麼做,才能順遂心意,和對方幸福的白頭到老呢?
二,真實案例
01
遇到較雞毛瑣碎的小事,多尋找出口。
講述者:曹麗娜,61歲。(為方便敘述,全文采用第一人稱)
我叫曹麗娜,今年61歲。
我和老伴領證兩年多的時間了,雖然中間也有過小吵小鬧,但總的來說我們過得還不錯。
其實,我覺得在一起過日子,就是過得瑣瑣碎碎,吃喝拉撒、人情世事等等,哪個不都是瑣碎的小事情,但生活不就是有這些構成的麼!
夫妻之間,遇到分歧、遇到矛盾很正常。即使是原配夫妻也是如此,更何況是二婚夫妻呢?
遇到這些矛盾和分歧的時候,怎麼辦呢?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有的人喜歡積累瑣碎的矛盾,等到吵架的時候翻舊賬,這是大多數人逃不出的定律!
如果是一婚家庭,彼此之間有強韌的紐帶,遇到這種情況也能忍下去、受下去;而毫無紐帶的二婚家庭呢?那恐怕就很難了。
所以,千萬不要積攢雞毛蒜皮的小矛盾,多尋找化解矛盾的出口,讓每個小矛盾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並在解決的過程中積攢感情,昇華關係!
特別是對於老年二婚家庭來說,更是如此。要建立起正常的化解和溝通機制,讓矛盾歸零,讓感情增加!
02
對雙方的子女要關愛,但要保持界限;要一視同仁,但該偏心的時候必須偏心。
講述者:陳偉發,65歲。
我跟老伴二婚五年多了,剛開始那兩年也有不少小摩擦(包括各種矛盾,特別是與雙方子女的矛盾),但經過那個階段之後,我們彼此都學到了很多,慢慢的,我和老伴相處也越來越默契!
對於老年二婚家庭來說,能不能經營得順利,跟雙方子女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跟子女的相處,也是有講究的。
如果一味地毫無節制地對ta好,ta不但不知道感恩,還有可能還會變本加厲;但如果對孩子不管不問也不好,顯得親情淡漠、缺少溫情!
所以,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合適的度,即能顯示出溫情,又能相處愉快,這才是最關鍵的!
說到雙方的孩子,在大的方面要一視同仁。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也要適當地偏心。
例如: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我會給老伴的孫子,買一些玩具或衣服,而對於我自己的孫子,我從來不用想這一塊。
老伴看到我對她的子女好,她也會加倍對我好,也會給我的孫子買一些零食或玩具。
其實,愛都是相互的。我對她好,對她的子女好;她也會對我好,連同我的子女。
03
遇到問題,多換位思考。
講述者:宋霞,63歲。
我叫宋霞,今年63歲,和老伴再婚八年多了,越過越恩愛。
周圍的很多人都問我:你們過的那麼好,甚至,比原配家庭還好,你有什麼婚姻秘籍麼?
說實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是,我們一遇到矛盾,不是忙著指責和埋怨,而是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這個道理,人人都明白,但卻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只有真的做到換位思考,把你當成他,完全站在他的立場上,去考慮所發生的事情,才能真正體會到他的心情和感受。
有一次,他去走親戚時,我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喝酒,結果他不但喝醉了,還出了小事故,騎著腳踏車跟別人撞到了一起。萬幸的事,沒有什麼大的傷!
我剛知道的時候也有點生氣,可後來一想,如果我是他,被親戚輪流勸酒,不喝吧,面子上過不去,也只能自己忍著喝下去。所以,這個時候也不能埋怨他!
看到回家怕我生氣的他,心裡頓時多了許多關懷。還好,他能平安回來,至於其它,什麼都不重要了。
所以,我覺得老人相處的過程中,夫妻雙方如果都能做到換位思考,相互珍惜、相互扶持,才能越過越好!
三,小結
從上述三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二婚老人中過的幸福的夫妻,都是善於經營的。
01
善於處理瑣碎的小矛盾,然後在化解的過程中,達到了感情的昇華。
這一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每個夫妻在過日子的過程中,不可能沒有矛盾,特別是日子久了,瑣碎的小矛盾一個接著一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更多的人,夫妻關係越過越差,就是因為不會處理瑣碎的矛盾,在日益積累的過程中,矛盾越來越多,最終導致了質變!
02
跟對方子女相處的過程中,把難題,變成了彼此升溫的砝碼。
這一點,是很多老年夫妻的巨大阻力。
有多少老年夫妻,因為子女的參與或反對聲中,不得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導致了最後的分崩離析!
其實,有的時候一碗水端平,不一定見效,所以,案例中陳先生說得也很有道理,有技巧的偏心也是經營婚姻的一種方式。
03
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和接納對方。
現實中,大多夫妻的相處,往往都與這背道而馳。
很多人不管遇到問題,還是遇到矛盾,都會習慣性地站在自己的立場,去埋怨或指責對方。
所以,換位思考是夫妻關係變好的法寶!
由此可見,二婚的老年夫妻要想過的好,還是要彼此坦誠相待、付出愛心,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