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人,在外人面前總是好脾氣的形象,可是在自己家裡,總是和父母吵鬧,發脾氣。應了那句“把最好的一面都留給了陌生人,把最壞的一面留給了最親的人”
小明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也經常因為雞皮蒜毛的事情吵架,導致家庭不是很和睦。從小習慣了這種環境,可還是無法做到冷靜沉默對待。
比如:小明28歲左右,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在家也相親了好幾年,結果也沒有合適的。父母總是認為是他自己太挑了,這麼多年相親這麼多次,沒有一個合適的?然後就經常罵他,打擊他,說他沒本事,談不到一個物件。他們哪裡知道,不是小明不會談物件,而是確實沒有特別合適的,面對相親物件那種愛搭不理的樣子,他還是選擇和對方多溝通,最後還是愛搭不理那種老樣子,也就順其自然不聊了。有感覺合適的也一直在努力去聯絡,相處。因為不是很確定,小明一直說在聊幾天,在聊一段時間,因為他想要相處一段時間使雙方共同願意,而不是幾天時間因為衝動就訂婚(他們老家相親都是幾天就要確定好訂婚的)。可能大部分女孩都不願意等這段時間,所以有合適的也就散了。
然後父母就罵他,老是說聊聊,一聊就散,你要會聊早就自己談物件帶回來了。小明也是那種,一聽到很難聽的話,就會反駁,脾氣控制不住,然後就一直吵鬧。甚至父母都說,你年齡這麼大了,家裡女孩子也少,只要是不傻的,是個女的,別人願意你就同意結婚不就行了。不喜歡怎麼結婚?你們結了婚在談戀愛,不就慢慢喜歡了嗎?然後小明聽到這些話就心中煩躁,與他們講道理,但這種情況下父母聽不進去的,只是認為在頂嘴,不聽他們的話。但這種是婚姻大事,是自己過一輩子,自己不喜歡怎麼將就著結婚呢,他很累,這種累只有自己心中知道。很多時候父母這樣是因為關心自己,他都知道,只是他的內心別人都不願意瞭解,也不願意聽,可能一說話,父母就認為頂嘴,互相溝通不了。
年年因為相親這件事而煩惱,他只是想選擇雙向喜歡的,共同奔赴到婚姻的,有那麼難嗎?慢慢的他感覺自己抑鬱了,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感覺什麼都會影響到自己。
有多少人和小明這種狀態一樣呢?他這種算不算心病?該怎樣走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