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不是沒有事做而是拖著不做,想到那些事情心裡就會像有一個疙瘩一樣,手裡的可樂突然就不香了。而且事情越拖就越不想做,直到截止日期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我們才會開始行動。

為什麼我們會拖延呢?拖延其實是一種複雜心理活動,它由各種心理因素導致的。我們不是所有的事情的都會拖延,那些能夠得到即使滿足或者覺得有意思的事情我們會馬上去做。比如你不會拖著不去玩遊戲,拖著不喝可樂,如果你喜歡玩滑板你不會拖著不去玩。我們拖延的是那些我們覺得無趣的困難的恐懼的那些事情,只要一想到這些事情就覺得不舒服自然就不願意去做。所以我們可以採取一些辦法來降低自己心裡的牴觸感,當我們心裡不那麼牴觸了自然也就更願意行動了。

“五分鐘法則” 。對於那些在五分鐘內能完成的事,當下立馬地去做了。不要想著可以放到晚上去做,或者吃完飯後去做。要明白未來的時間不屬於你,過去的時間也不屬於你,只有當下這一刻是屬於你的。你能決定的只有當下的你能做什麼,未來的時間屬於未來的你,不屬於當下的你。當你想到衣服沒晾的時候,去把它晾了,這花不了你幾分鐘也不會給你原本的計劃造成很大的影響。對你那些超過五分鐘的事情,建議你把要做的事情發條微信給自己做一個記錄,然後把它忘掉投入到當下的工作中去。等你閒下來的時候可以去翻一下記錄,看下還有那些事沒做。

“任務拆分”。類似於寫論文這種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任務,我們可以把它拆分成一個個的小任務。你可以把論文分解成確認選題、寫出大綱、書寫論文開頭、書寫論文主題、書寫論文結尾。這樣一個大的任務就拆分成了五個小任務,你可以第一天定一個任務確認選題,第二天寫大綱,然後一次安排下去。當你想到今天的任務只是確認選題的時候,心裡產生的牴觸感是不是會降低了呢?

設想最壞的情況,並想想怎麼應對。有些事情是內心感到恐懼而不敢去做。這時候不妨去設想一下去做這件事情最壞的情況是什麼,並且想好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我能做些什麼來應付這些情況。你恐懼的無非是做這件事產生的後果嘛,如果你自己對最壞的情況有了應對的辦法,那麼你內心的恐懼感是不是會降低呢?

把上面這些辦法立即應用起來,那麼你會發現你的行動力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想象一下沒有了拖延帶來的心理壓力,你的生活是不是會更美好。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啊,炮仗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