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錢如此重要,那麼如果有人給你借錢,該怎麼辦呢?
坦白說,如果把錢拿出去了確實相當於把腦袋拴在了別人的良心上,如果對方有能力並願意歸還還好,如果這兩個條件有一條不具備,就是石沉大海,望洋興嘆。但如果這錢借給了對的人,就會收穫一段超值的情誼。在《紅樓夢》中有一個片段:
賈芸是賈家三房的一個兒子,自幼沒了父親。在料理喪事時,舅舅私吞了他的一畝田和兩間房。這日子可想而知,賈芸只能找賈璉謀份差事,無奈賈家當家的是賈璉家不錯,卻不是賈璉而是璉二奶奶王熙鳳,賈芸因一開始求錯了人,於是讓這差事給同房的賈芹搶去了。無奈之下只能轉而去求王熙鳳,而一個等米下鍋的家庭,怎麼能有禮送給王熙鳳呢?於是只能跟做香料生意的舅舅去借香料舅舅卜世仁卻說:賈芸要的貨物不但短缺,就算有,他也是拿去胡鬧,白糟蹋了這些東西。只知道成天一味混日子,一點本事也沒有。
在賈芸垂頭喪氣之時一個放高利貸為生的破皮倪二卻幫了他,分文利息不要,硬是把15兩銀子塞進賈芸手裡。這才間接幫他謀了一份整理花木的差事,而賈芸領了錢,第一件事就是加倍還給倪二。
這看似是名著中的一個極小的片段,但蘊含著無數普通老百姓的艱辛。這個世界上,沒有錢寸步難行。人在急迫的時候,往往把自尊踩在腳下,看著世間冷眼,即便是親舅舅,也有可能“卜世仁”。其實對於賈璉的舅舅來說,十幾兩不算大事,多了發不了財,少了也不至於影響生活質量。但是他依然選擇了落井下石。就是是因為在底層的人民往往把錢看得太重,就格外用惡劣的態度對待不如他的人。
所謂的感同身受,只能在自己遇到過相同事情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但也有一部分人,他們看過太多冷暖,才知道錢儘管重要卻也是創造價值的重要工具。而更高的價值是人的真心。
在我們與別人打交道時,往往會看這個人是不是心裡只有自己的利益,如果太過自私我們總會遠離。而在人情銀行的儲蓄中,在關鍵時候還能記起我們的人,很有可能是受過我們人情的人。因為我們對他們的付出曾經超過了別人的預期,他們才有可能在心裡對我們有格外的好感。
如果尚不缺錢的話,就善待向你借錢的人吧。如果你也不富裕可以打個折扣拿出那筆錢送出去。告訴對方不用著急還,甚至不用還。如果對方是故意不還錢的破皮,那頂多損失了一點錢,斷絕了一個不值得做朋友的人。如果對方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你收穫到的將是超過金錢原有價值的感恩。
當然,這也要看你原本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