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壹
有一天,一個老人揹著一個沉重的袋子從集市回家,忽然下起大雨,他又冷又累,非常希望有人能幫他一下。過了一段時間,他看到一群人騎著腳踏車過來了。他讓開了路,讓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過去了,直到最後一個,老人看著他說:“年輕人,你能不能用車子帶我一程?”騎車的人不假思索的說:“當然可以,請上來吧!”到家之後,老人從車子上下來站好。
離去之前,這位年輕人是:“老人家,我注意到前面有幾個騎車的人,你都讓他們過去了,而沒有請他們幫忙。為什麼,到我這裡的時候卻請我帶你一程,我不解的是你只問我,為什麼不問他們呢?”老人平靜地說:“我看他們的眼神就瞭解他們心中並沒有愛,知道請他們是沒用的。可是我看到你的眼神,我看到了同情、愛與樂於幫助他人的心,知道你會願意幫助我。”
這則故事再次告訴我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深處是心思”。
貳
人類嬰兒時期便有解讀眼神的天賦:出生2~5天的嬰兒可以透過判斷別人的眼神知曉他人是否注視著自己;4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區分直視和遊移的眼神;9~18個月的嬰兒能看出眼神透露出的深層含義。
直視的眼神可以啟用大腦腹側紋狀體(一個預測獎勵和懲罰的腦區)。腹側紋狀體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在預感到將要獲得獎勵的時候變得活躍,獎勵沒有實現,活躍就會消失。隨著眼神移走,腹側紋狀體的活躍消失。
由此可見,人們可能對他人的直視感到是一種獎賞。不過,英國阿伯丁大學的本尼迪克特•瓊斯等人的發現提醒我們,直視的面孔只有伴隨著微笑方會提升吸引力,而即使是美麗的面孔,直視時不伴隨微笑,吸引力都不會增加,甚至可能嚇到人們。有意思的是,研究發現當喜歡一個人時,男人會變得話多,凝視少;女人會變得話少,凝視多。
叄
有研究表明,面對異性只望一眼,便故意移開視線的人大都是對對方有強烈興趣。行為學家亞賓·高曼透過研究認為:對異性瞄上一眼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當看異性時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覆,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當女性以這種方式看男性時,便可認為兩人有交往可能。
外界刺激和情緒引發神經衝動導致瞳孔放大和縮小,瞳孔大小的變化反映了人們的心理活動。人們出現強烈興趣或喜歡時,瞳孔會迅速擴大。所以,當一個人看你兩眼閃光,一定是對你有感覺。當看到你時瞳孔快速縮小,肯定是對你沒興趣。
心理學家艾克斯萊恩等人針對人們對視的實驗表明,如果事先指示受測者隱瞞真意,男人在受測中注視對方的比率降低,女人反而提高。男人在未接到指示時,談話有66.8%的時間注視對方;得到指示後,他們只有60.8%的時間在注視對方。女人在接受指示後有69%的時間在注視對方。因此,當在公開場所遇見女人注視你過久時,對方心中可能隱藏著言不由衷的真相。
古語云:“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們的道德超我彷彿以眼神的意象表徵到人們的心中。而一個關於眼睛的繪畫作品同樣能起到抑制不道德慾望的功能。為了減少偷竊行為,一位名叫詹姆士薛農的建築家,曾經把一幅皺著眉頭的眼睛抽象畫鑲於大透明板上,然後懸掛在幾家商店前。果然,在懸掛期間,偷竊率大大減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