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同名小品的人,對這部影片應該並不陌生,因為影片講述的就是賈玲和母親的故事。
影片中有笑有淚,從中能夠感受到賈玲對已故母親深深的思念。
我的母親早已離去,所以我最能理解那種心情。
母親永遠是每個人內心柔軟的地方,確實能引起共鳴。
子欲養而親不待,恐怕是我這輩子最深的痛,也是難以跨越的坎。
曾經,我們無所畏懼,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父母可以依靠。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曾經,我們立下誓言,等以後出人頭地,有出息了,再回來好好孝敬父母。
我們總是想以後好好回報父母,讓他們等我們長大。
可等我們長大之後才發現,歲月早已在父母身上留下了痕跡。
他們早已老去,但我們卻未做好和他們分別的準備。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這個世界任何的事情都可以等待,唯獨孝敬父母這一件事最怕追悔。
如果父母健在,我們還能陪伴父母多久?
曾經有人估算過,如果你的父母今年65歲,那麼:
20年(父母餘下的預期壽命)×6天(每年見面天數)×11個小時(每天相處時間)=1320小時。
你知道嗎?那就意味著未來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只剩下55天!
如果父母健在,那就不要等待。從現在開始對他們好。
“願你的眼角帶著笑,待在我最美好的祈禱;願你的容顏永年少,湧在我最美好的祈禱”。
作為兒女,不要嫌棄父母跟不上時代,與父母少一些爭執和冷漠,多一些理解與耐心,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呵護我們那樣。
也請常回家看看,多花點時間陪陪父母,和他們聊聊天,讓他們在餘生有限的時光裡感受溫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