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海洋裡有一隻最孤獨的鯨魚,叫Alice。
1989年,Alice被科研隊發現。
1992年,科研隊開始追蹤並記錄Alice的聲音。
在追蹤的過程中,科研隊發現Alice發出的聲音訊率跟其他鯨魚的不一樣。
Alice的頻率有52赫茲,而其他正常鯨魚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
Alice發出的聲音,除了它自己,誰都聽不見。
不管它是開心還是難過,是哭泣還是歌唱,都不會被關心。
從出生到長大,它一直是形影單隻。
在別的鯨魚眼裡,Alice就是個啞巴。
因為頻率不同,它顯得怪異孤獨又不合群。
但是後來,科研隊發現了一群和Alice有著一樣頻率的鯨魚。
Alice與它們相遇,並很快融入了它們。
看完這個故事,我想起一句話:
頻率相同的人,隔山跨海會相逢。
而磁場不合的人,終究會相離相分。
1跟頻率不同的人相處有多累?
有一句話是這麼形容的:
“話不投機,半句多。”
就像之前在知乎上看過的一個影片。
女生跟男朋友去逛花店,女生指著一束花對男生說:
“這個顏色好漂亮啊。”
男生說:
“又沒什麼用,放兩天就死了。”
吃飯的時候,男生習慣用筷子在菜盤裡翻來翻去。
女生說她不喜歡這樣。
男生說:
“吃個飯你管那麼多幹嘛?我吃得舒服就行了。”
男生晚上跟朋友出去吃飯,女生在家等了他很久,給他發訊息也不回。
女生問他:“你知道我等了你多久嗎?”
男生說:“吃個飯而已,有什麼好生氣的?”
他們分手的時候,女生問男生:
“你跟我為什麼總不在一個頻道上?”
男生說:
“我又不是你,怎麼知道你想什麼。”
沒戀愛的時候,我們無數次幻想過自己的理想型。
希望他可以符合自己對另一半的所有期待。
希望自己能同時跟喜歡和合適撞個滿懷。
這個合適,不僅指三觀一致。
也包括想法接近、生活習慣相似、脾氣秉性互補,以及磁場頻率相同。
因為只有頻率相同的兩個人在一起,才能在不斷的經歷與考驗中繼續把生活過下去。
不至於中途就分道揚鑣,鳥獸散。
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彼此懂得。
互相理解,彼此欣賞,攜手並進。
這樣的愛情,才可能扛得住歲月的無情與考驗。
2周杰倫在《珊瑚海》中唱到:
“海鳥和魚相愛,只是一場意外。”
頻率不同的兩個人,就好比海鳥和魚。
海鳥在天空翱翔,不懂大海的樂趣。
魚在海洋暢遊,體會不到天空的遼闊。
因為魚和鳥,本就不是一路人。
在《另一個世界的倒影》這本書中,女主角凱特同時遇到了兩個不同型別的男生。
他們同時喜歡凱特,都在追她。
第一個男生丹恩,他多金帥氣,是標準的鑽石王老五。
第二個男生安德魯做著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家庭背景和自身條件都比丹恩要差一截。
但是最後,凱特選了安德魯,而非丹恩。
凱特覺得自己跟丹恩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丹恩雖然為人慷慨大方,對凱特也是真心實意的好。
但實際上,他一點都不瞭解凱特。
凱特很喜歡孩子,而丹恩一向主張丁克。
凱特經常去一個孤兒機構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丹恩卻勸她少跟這些孩子來往。
凱特不想太早結婚,丹恩卻一心想著要把凱特娶到手。
丹恩從來沒有站在凱特的立場替她想過問題,一切都以自己的喜好為出發點。
安德魯跟丹恩完全相反。
不管凱特做什麼,他都表示支援。
並且還參與其中,親力親為跟凱特一起體驗她想做的事情。
安德魯平時總是這樣對凱特說:
“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應該永遠堅持做自己。
因為我覺得你是全世界最棒的人。”
在別人眼裡,凱特是個怪物。
但在安德魯眼裡,凱特是個寶貝。
有人曾說:
“頻率不同的兩個人,就像收音機。
頻道錯位了,就永遠傾聽不到對方的心聲。”
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貌合神離。
即便朝夕相處,也不過是同床異夢。
3《十一種孤獨》中有一句話說:
“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我說今晚月色真美,你說這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每晚的月亮都一樣啊。
我說路邊攤的小龍蝦跟啤酒是絕配,你說牛排配紅酒才是真正的享受。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而是明明我就在你眼前,但你我之間卻彷彿隔著一條銀河。
所以啊,談戀愛還是得找一個頻率相同的人。
不求別的,只求兩個人相處能夠輕鬆愉快。
跟頻率一致的人相處,就像跟自己相處一樣。
他能讀懂你的灰色幽默,也能看穿你藏在玩笑裡的真心話。
你臉上的一絲絲微表情,小動作,他都能瞬間捕捉到。
你說出口的言外之意,他能理解。
你停在嘴邊的欲言又止,他也能知曉。
跟這樣的人談戀愛,你才能真正地成為自己。
願我們都能遇到那個頻率相同的另一半。
END
互動話題你遇到那個和你頻率相同的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