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無論是糊弄別人,還是糊弄自己,其實更多的都是在“放過自己”。其實“弄弄子”們一直都清楚,自己只是用一種更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快速解決生活中不重要的小事,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得過且過。畢竟“糊弄學”的終極奧義在於用省下來的精力,做你認為真正重要的事情,愛真正值得愛的人。

“糊弄”二字,表面聽起來有些負面,其實未嘗不是年輕人洞悉生活智慧、用幽默對抗緊繃的自嘲說法。在過度社交、人情難卻、工作繁重的快節奏生活狀態下,年輕人不時有分身乏術之感,也難以真正面面俱到。對於無傷大雅的瑣事,“弄弄子”們選擇了一種耗費精力較少又相對得體的做法,既照顧了對方的訴說情緒,又給自己留下“放空”的輕鬆時刻。

“糊弄學”,可以用,尤其適合以下幾種情況:

一、面對催婚、催生時。因為結婚生子,本身是需要長遠考慮的大事,尤其是你還沒做好準備時,這種問題會無形讓人感到壓力、煩惱……這時候可以糊弄一下:“其實,人啊……”,你不用講出來,就可以岔開話題了,對方自然會跟著別的話題走了。畢竟這種問題,沒那麼快能準確回覆,較真就累了……

二、人人都有隱私。不是所有人,都有“禮貌界線”,當一個人有意無意“關心”你的私生活,其實是一種打擾和冒犯,甚至是不尊重。可能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但你確實很在乎那些東西,不方便透露的東西,就是不方便。如果你不想回復難聽的話,或是直接無視對方,可以用“糊弄學”去對付。

三、還沒有定局的事。比如對考試結果是否有信心,比如升職加薪是否有望,比如房子是否買成了,這些東西的結果,如果還在路上,而你又沒有十足的把握,你又不敢把話說得太圓滿、太篤定,還是“糊弄”過去比較好。要不然,真沒做成,倒還覺得丟臉。

當然,理解年輕人的一些糊弄行為,並不等同於認可對它的濫用,“凡事皆可糊弄”的極端傾向並不足取。正如“糊弄組”組規中所說:“糊弄組奉行的是清楚自己可以糊弄的範疇,而有選擇地糊弄。”只有明確生活的目的和意義,在該真誠、該努力時絕不糊弄,個人才能真正掌握人生主導權。

如果你說的每句話,大家都覺得,沒幾句可靠的,或者多數是敷衍,你就很容易被人打上“不靠譜”標籤。一旦被貼上這樣的印象,對長久的職場和婚姻經營,就不會好了。

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屌絲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