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小蕊想辭掉自己不想幹的財務主管工作,小蕊認為這份工作風險大、責任重,需要花費很多精力,覺得累,自己只想做一個小女人,不想承擔那麼多。丈夫的意見是:你現在幹得就挺好的,說明你可以勝任,你只要再堅持一年半載,就會適應了,大家想幹這個主管都幹不上,當主管收入高,很有前途,幹好了是有希望當副總的。小蕊聽丈夫這樣說,委屈了哭了起來:“你為什麼就不理解我呢,我很難受,你知道嗎?每到週一開始上班就非常焦慮,這一天天的,過的好難啊,我甚至想到死。”小蕊丈夫表示很無奈,覺得小蕊太情緒化太極端了。
丈夫和妻子到底誰對誰錯呢?是不是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自己的道理?
家不是講道理的,而是講感受講愛的。就是這位講道理的丈夫,他的父親因為投資失敗,虧了很多錢,心裡很愧疚,才62歲就得了絕症離開了。這位和藹可親的父親,由於愧疚自責的感受沒人理解,也沒有傾訴,結果鬱鬱而終。
丈夫如果換位思考,可以站在妻子的角度理解她一下,這就是給了妻子最大的鼓勵。妻子有了力量,也許這個財務主管就可以一直堅持下去了。
女性是比較感性的,所以,一位事業成功的女人,更加需要一個理解自己的賢內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