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如果你不會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牢記這一原則,周圍人高看一眼!真正厲害的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往往掌握一條原則,你掌握了嗎?這條原則就是多看人長處,少看人短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揚長避短。

戰國時期,孟嘗君擔任齊國丞相許多年,光門下的食客就多達三千人,以養士而聞名於世。魯仲連也是一位齊國高人,其才識謀略極高,經常遊歷於各國,排除各國之間的紛爭。

孟嘗君最敬重的人就是魯仲連了,不過,他們對人才的看法不同:孟嘗君派人乾的事沒有做好,就覺得那個人無能;教人的事學不會,就覺得那個人愚笨,想將其趕走。而魯仲連卻懂得識別人才的優劣,認為就算是聖王唐堯也不能把任何事情都辦好,用人必須棄其所短而用其長。

孟嘗君和魯仲連兩人認識上的分歧,就是反映了兩種識別人的不同觀念。

魯仲連所說的是怎樣正確用人識人的問題,就是用人如器各取所長,方能識別一個人,從而充分發揮其才幹,那樣才能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團結更多的人替自己成就事業。假如是棄其所長卻用其所短的話,那就不能識別人了,接著會覺得對方沒有用、笨拙而沒有團結他,其結果卻反而孤立了自己,增加了對自己仇視的人。

歷史上的的人與失人,都和用人所長或者用人所短有很大的關係。這的確是一個沉重的歷史教訓。因為孟嘗君欣然採納了魯仲連的觀念,糾正了用人所短的錯誤做法,改用人之所長,結果使得門下的食客多達三千。

同理,識別一個人也要堅持量才適用的原則,應該注意用其長處,避其短處。人與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有些人是通才,有些人是多才,有些人卻是專才;有的人可謂少年得志,有的人卻大器晚成……然而,不管人的情況怎麼不—致,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卻是恆定存在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一個人的長處裡面往往包括一些缺點,短處裡面往往也包含著某種優點。

比如,有些人辦事非常有魄力,下定了決心以後就大刀闊斧地去做,可是考慮起問題來常常不夠周全,看起來不夠穩重;有的人處事比較沉穩,考慮周全,然而卻沒有魄力;有的人的原則性很強,可是工作方法卻非常死板……就如一個職場人士在一段自我總結裡分析:“我認為我有優點,不過同時又有缺點。我這個人忠誠坦白,可是卻欠缺警惕性,容易上當受騙;具有恆心和毅力,可是做事卻非常遲緩,慢吞吞的;志向遠大,然而好大喜功,結果往往虎頭蛇尾……”

這種優點與缺點互相包容的現象在人的身上普遍存在。因此,你要以辯證的觀點來正確面對他人的長處以及短處,在看到了其短處的時候,應該分析一下,和短處相聯絡的長處是什麼;當摸清了他的長處的時候,應該分析一下,與長處相聯絡的短處是什麼。

經驗表明,只有揚長才能避短,避短才能揚長,揚長的同時也就避短了。揚長和避短之間並非孤立的或者永遠平行的,事實上是交織融合在一體的。處理人際關係時,不能把著眼點都放在“全才”上,要放到揚其所長上面。先看到他人的長處,多多鼓勵其發揮長處,讓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揮其長處和才幹,這樣一來,對你是大有助益的。

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完人,都有各自的特點與專長。有的人善於做軍事方面的工作,有的人擅長做政治方面的工作:有的人精通一種專業,有的人具備的才幹有許多;有的人很懂專業可是欠缺組織領導能力……

所以,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你應該順應不同人的長處與特點,揚長避短,使具備各種才能的人都圍聚在你的身旁,使他們盡其所能,與你更好地合作。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假期結束了,比起去見男朋友你是否更願意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