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聚焦】傳統觀念與現實需求的激烈對撞

1

袁離柏與妻子美如在這座城市生活、工作十幾年,孩子也已在這座城市上了四年學,但他們並不是本地人,一個老家在東北遼寧,一個老家在西部四川。

平常他們用這座城市慣有的方式生活、工作、出行,關係和諧,有商有量,可一近年關就矛盾重重,明爭暗鬥。

孩子爺爺奶奶想念孫子,姥姥姥爺想念外孫,雙方父母都希望他們帶孩子回自家過年。

由於雙方長年在外,沒有時間陪伴各自的父母,都把帶另一半和孩子回自家過年作為孝敬父母的重要一環。同時,兩人一年難得回一次鄉,都很想念家鄉,想借春節長假回鄉走親訪友,故地重遊。

往年,袁離柏都以家庭和諧為重,不跟美如對著幹,忍著性子去岳父母家過年。

今年袁離柏鐵了心要帶孩子回自家,理由有兩條:

一是孩子出生後,美如和孩子從未回過他家;

二是孩子奶奶今年七十壽誕,袁離柏因工作繁忙沒回鄉祝壽,想借春節回鄉填補遺憾。

不妙的是,美如今年也鐵了心要帶孩子回東北,也有兩條理由:

一是孩子姥姥年近八十,體弱多病,不知道還剩下多少個年頭,過個年不容易;

二是表妹正月初三辦喜宴,她跟表妹是發小,同班同學,絕不能缺席。

二人各自安排好行程,都希望對方跟孩子回自己老家,為此爭得面紅耳赤。

小年這天,孩子爺爺給袁離柏打電話,問他定的啥時候的票。

得知兒媳一心要帶孫子回東北,不願跟兒子回四川,小夫妻倆為此爭執不下,孩子爺爺趕緊在家人群裡給兒媳吹風。

“美如,帶細娃回家來玩幾天嘛,家裡的房子翻修過了,剛買了兩架新床,被面被單床墊全是新的,衛生間也改成你們城裡一樣的了,很方便的。”

……

可是,不管孩子爺爺奶奶怎樣說,美如始終一言不發。

兩位老人暗中揣摩兒媳可能還在惦記往日的種種不快,心說這可不行,一家人不能老這樣老死不相往來,得想個辦法破冰。

2

五年前,袁父尚在城裡同兒子一家同住。

有一天,美如責怪袁離柏沒回家做飯,言語中習慣性帶上了“裱子養的”這個口頭禪。

袁離柏的父親聽得直皺眉頭,忍不住說了兒媳幾句,“你這樣說就有點差火嘞。離柏在單位忙工作,你身為女人,翹著二郎腿玩手機,等男人回來燒火,哪有這種搞法?”

袁父認為自己句句在理,不料性格暴躁的美如竟認為公公和丈夫聯手欺負她,一時情緒失控,口水飛濺怒罵公公婊子養的。

袁父氣得吹鬍子瞪眼,拳頭捏得咯咯響。若非袁離柏居中調停,幾乎釀成一場肉搏戰。

袁父責怪兒子沒卵用,沒有管教好女人,摔門而去,自此再未進過兒子家門。

由於這件事,袁父與兒媳彼此心懷敵意。

此外,袁母與兒媳也相互看不順眼。

美如懷孩子那年,袁離柏擔心自己不會照顧孕婦,致電母親請她來城裡照顧美如。

袁母稱家裡有條老母豬要下崽,怕走了老頭子照顧不周,讓兒子寬放她幾天,還安慰兒子說,“你不要怕,女人生孩子不嚇人,瓜熟蒂落……”因而一拖再拖,直到美如臨產前兩天才拎著大包小包趕來。

美如聽見丈夫跟婆婆的對話,覺得她在婆婆眼裡還不如一頭牲口,火冒三丈,見到婆婆時一張俏臉刷的就拉成一張驢臉,下巴平空抬起三尺,眼睛望上天,鼻孔裡只顧著冷哼。

袁母雖身居鄉下,可在家裡也是一方諸侯,何曾受過這等鳥氣,立生此處不留奶自有留奶處之想,準備就地勒馬,揚塵而去。

當晚,袁母窩著一肚子火,用鄉里帶來的上等食材燉了一鍋“咒媳保孫湯”,蒸了一鍋喜砂糖扣碗,炒了一盤七姊妹兒酸菜肉,一盤野芹麻辣腸,皮笑肉不笑地叫美如上桌吃飯。

美如憋著一肚子氣走上前抓起筷子,端起碗,一眼掃去,竟沒見著一個自己中意的菜,立馬乓的一聲將碗筷撂在桌上,嘴裡罵罵咧咧:她媽個逼做得啥玩意兒?

袁母本已後悔來城裡自取其辱,突又聽她汙言穢語,一時再也忍無可忍,噹一聲撂下鍋鏟,拎包就走。

袁離柏覺得美如真他媽畜生不如,呼的就是一巴掌,突然想起她挺著個大肚子,立刻腳痠手軟。

袁離柏搶出門去找母親。看見母親時,骨瘦身薄的袁母正在公汽站牌下掏摸老花鏡。

任憑袁離柏好話說盡,袁母都只想回去照顧老母豬,不願在這活受罪。

袁離柏拗不過母親,只得忍淚送她去車站。

從此以後,美如視公婆如仇寇,公婆視美如像閻王,彼此既無電話也無來往。

每次袁離柏跟美如說他父母想念孫子,讓美如帶孩子回鄉,美如都目光狠辣、氣焰囂張地兇袁離柏:“門兒都沒有!老孃生伢時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現在死皮賴臉搶孫子。”

3

袁離柏的父母終究想念孫子心切,架不住兒媳的冷戰策略,時常尋思如何化解美如心中的敵意。

今年他們想出一個又準又狠的絕招,叮咚一聲在家人群裡甩出個大紅包。

美如再怎麼對公婆不滿,也無力對抗紅票子的攻擊,一看到紅包立馬媚眼放光,閃電般出指搶下。

袁離柏的父母算死了兒媳見錢眼開,見其果然中招,樂得跟著咚咔咚咔的音樂跳起舞來,隨即乘勝追擊再甩一個大紅包。

美如沒想到過去摳門得要死的公婆今日如此闊綽,一口氣發她兩月工資,心裡直笑:“TMD不看佛面看金面,既然兩個老東西如此大方,陪他們過個年算個毛線。”當即回覆:“好,今年就和兒子到你家過年。”

袁父叮咚一聲回他個笑臉,“你娃兒懂個錘子!不搞點小驚喜,你媳婦得跟你屋頭過年?”一邊教兒子做人,一邊讓兒子趁熱打鐵搞車票。

眼看一鍋生米做成熟飯,豈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美如爸媽得知此事一下子炸了鍋:“哎喲哪有這樣搞的?把個過年搞得像做買賣?”一氣之下讓女兒把他們也拉進群,一進群就叮咚叮咚連發三個大紅包。

美如爸爸在群裡發語音說:“咱大東北鼎力支援女婿回東北過年!往返車票、吃喝拉撒、所有開銷全包!”

美如感覺爸爸在發賭氣紅包,連忙喊話:“爸您別急,你閨女還是決定回東北。”正說著,兒子伸出肉嘟嘟的小手去袁離柏手機上點“收下”,美如眼觀六路,慌忙伸手攔阻。

不料小傢伙咯咯一笑,小手一拐,麻利地在手機屏上連戳五下。袁離柏手機通知欄立即顯示有三筆鉅款入賬。

美如氣吼吼地在兒子小手上狠拍一掌:“混蛋!瞎點!”

兒子嘻皮笑臉說:“爺爺給紅包是錢,姥爺給紅包也是錢,為啥不能點?”

袁離柏心裡一動,是啊,為啥不能點?

美如彈指如飛告訴爸爸:“爸您放心,我直接下命令,讓你女婿買票飛東北,他敢不聽?”

袁父連忙阻止兒子:“喂,你娃兒慢著。”隨即語氣一頓,轉對親家:“陳哥子哈哈哈,今年東北有疫情,四川安全,就讓娃兒們回四川過年。”

美如媽媽陰陽怪氣說:“哎喲可巧啦,咱家這邊一例都沒有,比去火星還要安全。”

袁母說:“親家,你兩個支援一下,前幾年娃兒們都是回東北,今年就讓他們到四川陪一下我們。”

美如既想去四川撈紅包,又不想冷落爸媽,於是說:“媽,不說了, 我這就下命令,叫你女婿買回東北的票。”

眼見煮熟的鴨子要飛,袁離柏的父母一咬牙又發了一個超級大紅包。

袁離柏的兒子咯咯大笑,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就點。袁離柏一把擒住兒子小手,不料美如半道截胡,早在她手機上點了“收下”。

袁離柏頓足道:“啊喲美如,這個錢收不得,爸爸和老丈人在賭氣。”

美如眉飛色舞道:“哼,憑什麼你能收我爸的錢,我就不能收你爸的錢?”

美如樂開了花,嗲聲嗲氣回覆公公道:“爸,我們半年沒繳物業費了,要不您把物業費也給我們繳了唄?”

袁離柏連忙去搶美如手機:“太奸詐了!你太奸詐了!你這不是訛我爸爸嗎?”

袁離柏的爸媽一怔,心說這下好了, 本想套兒媳,不料反被兒媳套,欲要反悔,卻已騎虎難下,只得咬牙說:“好,只要你們回四川,我們把你明年的物業費也包了。等你們到家我再一人發一筆壓歲錢。”咬牙切齒說完,再扔一個大紅包。

美如沒想到公婆的錢這麼好哄,笑得魚尾紋都出來了,把手機伸到兒子面前:“咯咯,寶貝兒,咱家發財了!快點,你來點!”

美如爸媽愣了半天神兒,心說今年家裡疫情管控,孩子們去四川也好,於是叮囑女兒:“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啊,別光顧著看手機,別把孩子弄丟了……”

美如檢視收款記錄,短短几分鐘到賬好幾萬,樂不可支地摟著兒子說:“寶貝兒,咱們有錢去三亞了,咯咯咯……”

袁離柏皺眉望著得意忘形的美如,一邊搖頭一邊彈舌嘖嘖,卻不知從何說起。

所謂異鄉婚姻,指夫妻雙方不是同鄉結成的婚姻。

所謂異鄉家庭,指包括異鄉夫妻及其雙方父母、兄弟、姊妹在內的直系親屬組成的家庭。

如今異鄉婚姻、異鄉家庭都很普遍。孤旅異鄉,邂逅另一半,成家立業,令遊子浮塵有根,平添溫暖。

然而不同的飲食、風俗習慣,不同的消費、價值觀,使夫妻雙方嫌隙日生,矛盾重重。

情感、生理、財務等需求使異鄉夫妻走到一起,然彼此的閱歷和對時代的認知,並不足以包容彼此在情感、價值、習俗上的衝突。

獨在異鄉為異客。異鄉的繁華,前衛的觀念——乃至一些毒雞湯,強烈衝擊“異客”的喜好、習慣與認知。如果“異客們”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無人予以正確的引導,極易令其陷入痛苦的泥淖。

在各種異鄉家庭的衝突中,“回誰家過年”表現得尤為激烈。

比如:大巴山一帶的年俗,通常夫妻年三十在公婆家團年,到夫家故去的親人墳上敬香,燒紙錢,放鞭炮,磕頭祭拜;正月初一拜夫家族親;初二拜妻家直系親屬;初三初四走訪姑舅老表。

然而,只要走進異鄉婚姻,必然就有一方面臨過節回家難,無法按傳統習俗的要求上墳磕頭,敬香燒紙,陪伴親友。

異鄉婚姻是埋葬傳統習俗、傳統親友交往方式的時代之塚,使農耕時代結成的鄉鄰關係難以為繼。

改革開放以來的人口流動(鼓勵外出打工、異地經商、購房、允許異鄉入學)是異鄉婚姻的主要原因。合理的人口流動是優質產業聚集人才、國人平等分享優質資源的必要手段,有助於平衡東西部、內地與沿海的經濟差距,有助於避免資本主義國家難以擺脫的窮者永窮、富者永富、財富過於集中的社會弊端。

因此,我們應該理性對待人口流動帶來的異鄉婚姻,異鄉家庭,從根本上接受這一現實,根據客觀情況對傳統習俗和傳統觀念進行改造和變通,使之順應時代的發展。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不會對異鄉婚姻造成的種種矛盾與衝突手足無措,心生痛苦。

充分認識這一點,有利於異鄉夫妻彼此增進理解、包容矛盾,有利於異鄉夫妻的父母理解對方父母及子女的情感需求,幫助異鄉家庭各方在客觀現實與傳統觀念之間達成諒解,找到平衡。

異鄉婚姻使夫妻雙方與父母長期分居兩地,釀成很多帶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卻鮮有專業機構和人士加以研究與疏導,希望這篇文章能喚起廣大有識之士關注異鄉婚姻的種種無奈與痛苦,幫異鄉夫妻找到化解家庭矛盾的妙方,幫異鄉家庭化解難與親人相守的愧疚與焦慮,使異鄉夫妻站在時代需要的高度,參透彼此在情感、習俗、價值觀上的矛盾與衝突,得到理性認知與心理慰藉。

我們可以記住鄉愁,但也不能因此凍結探索遠方的腳步。願天下所有異鄉人在異鄉都有一個善解人意的伴侶,一個溫暖包容的家!願所有異鄉家庭歲月靜好,生活幸福!

說說我的故事吧。

我的三口之家是萬千異鄉家庭中的一員。

由於另一半很強勢,不喜回我老家,我多數春節在另一半老家過年。

去年臘月三十剛一起床,另一半年近八十的老父親就試探性地問我幾時回老家。

“都是為人父母的,哪個過年不盼兒女團圓?”

“算了,都大年三十了,又有疫情……”妻姊說。

老父親有些惱她:“哎喲你不懂,人到了一定年齡——思鄉。”

溫言緩語對我講:“讓你回老家不是趕你走啊,畢竟父母養你一場……”

我本就內疚好些年未回鄉陪父母過年,另一半老父親的善解人意令我好生感動。“那我就買票回去玩兩天,一開年就沒時間了。”拎起揹包就往火車站趕。

在進站口掃了健康碼,透過安檢,來到候車廳,已過正午十二點。

由於已到年三十,該回老家的人已離城返鄉,候車室裡旅客稀少,安靜得能聽見鄰座的人吸溜泡麵。

掏出手機點開家人群,看見父親發了一條短影片:老家的老屋裡爐火熊熊,桌上擺了一圈家鄉菜,母親正站在桌邊給數只空杯倒酒,在一圈空碗上擱筷子。

“要請爹爹奶奶回來團年了……要放火炮了!”父親的話喜氣洋洋。

妹妹一家今年因為疫情只能在外地過年,她也發了一條短影片到群裡,只見她家的防盜門上福聯鮮紅,客廳張掛著紅燈籠,窗戶上貼著牛年剪紙;妹夫坐在茶几後剝著花生;才上小學的外甥和剛會走路的外甥女在電視機前跟著喜慶的音樂蹦蹦跳跳;桌上菜式豐富,有魚有肉,熱氣騰騰——父親提前給她們寄去了家鄉的臘魚臘肉,滿屋子洋溢著濃濃的團年氣氛。

父親在群裡問在老家縣城的弟弟什麼時間回家吃飯。

“等哥哥一起,估計要到晚上八點。”弟弟說。

終於到了登車時間,拿著身份證透過閘口,快步走進車廂——這是一趟由北京西開往重慶北的高鐵,整節車廂只有我和一位中年女子和她牽著的一個小女孩兒。

小女孩兒約莫三四歲的樣子,頭上扎一對小辮兒,臉上戴著一隻卡通口罩,一雙大眼睛水靈靈的。

列車很快在江漢平原上飛馳起來,伏在窗邊的小女孩兒開心大叫:“哇,好漂亮呀!”指著窗外飛逝的景物一一數道:“房子,河,橋,樹,水田……呀,媽媽快看,有滑滑梯……”

一小時後,列車緩緩停泊在一個無人小站臺上,我起身去車廂前部打水,重回座位時,小女孩和她戴著醫用口罩的媽媽已下車,整節車廂只剩我一個。

列車很快又向西疾馳起來。我把窗簾升到頂端,騁目窗外,只見白雲山樹、草甸綠湖、農舍阡陌……一切東西都朝車尾狂奔。

掠過宜昌長江大橋後,列車嗖地鑽入漆黑的隧道,一江綠水眨眼不見。再見陽光時,車速已減慢一半,時而在崇山峻嶺腹中隆隆前進,時而身臨絕壁深淵,時而兩眼俱黑,萬物不見,時而陽光刺眼,巨巖綠樹、白羊黑馬、走兔飛鷹……幻燈片一般光影如電,好似穿越在時空隧道,驚心動魄,變幻莫測。

兩小時後,窗外天地豁然開朗,軌道兩邊山如圓帳,水田如梯,吊腳樓邊竹林掩映,雞犬漫行……到了,這便是我魂牽夢縈的桑梓祖地,童年舊鄉。

【作者|咕森】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對彩禮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