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從上家公司辭職了,由此開始了長達幾個月的裸辭在家的生活,說是專心學習、準備面試, 給自己也安排了一系列的事情要做,但是效率總是不佳,每每覺得不能這樣下去,就開始給自己制定計劃,卻又總是在早起時感覺昨晚沒睡好,想起電視劇真好看,覺得床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是啊,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可以舒舒服服的躺著,誰會願意起來學習、背東西呢。
但是如果我一天是在吃吃喝喝中度過的,沒有“學習”,便會被強烈的焦慮情緒籠罩,現在回想起來,過去的這二十幾年的光陰,我所謂的看書學習,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為了完成世俗意義上的任務,為了他人的評價,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從來不是為了真正的學習和進度,這一次我想有一些改變,就這樣,帶著我的疑問、焦慮和那一點點想改變的心意,真正走上了開始改變的道路,改變的第一站——關於自控。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明明立下目標,3個月瘦10斤,開始看各種如何減肥的文章,看別人成功的經驗,相信自己也可以,於是開始有意識的少吃,告訴自己不能喝快樂水,不能吃麻辣火鍋,不能吃高卡路里的東西,開始制定鍛鍊的計劃,每週至少4次,每次30min,在開始減肥的第三天,在鍛鍊之後的晚上10:30,對自熱小火鍋突然產生了強烈的渴望,覺得如果今天不吃,生命都失去了樂趣,於是我吃了,吃完又不可避免的產生了自責和懊悔的情緒,覺得白運動了,減肥可能又一次就這樣無疾而終。
機緣巧合,感謝《自控力》這本書,讓我終於想明白了箇中奧妙——那是因為我們太過於強化了“我不要”什麼,可真相是我們忘記了“我要”什麼,明明是要減肥,要健康,卻一次次的破壞自己的目標,從而陷入惡性迴圈;而強烈的渴望是因為你的大腦讓你堅信小火鍋是快樂的源泉,只有透過這種途徑你才能快樂,但真相是這是大腦給你製造的假象,你會突然發現這不會讓你真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實現目標的快樂。
想明白了這些,突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自控從來不是強迫自己,不是與自己進行較量,而是學會如何接受內心的衝突,認識自己,瞭解自己,提醒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許這篇文章不能立刻解決你的問題,但我希望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如果能帶給你一點點的啟發和思考,那麼也許這就是改變的開始,後續也會不斷分享自己的思考與改變,相信積少成多的力量,期待更好的自己,僅以此與君共勉,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