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剛結束的春節,正是走親訪友時刻,卻有一個話題衝上了熱搜:“你反感家裡來客人嗎?”

在這樣一個投票下,4.2萬人裡有64%都表示反感。

中國的人情關係,到底怎麼了?

01

為何六成以上的網友,都不喜歡家裡來客了?

他們是這麼說的:

“來的是他們父母的朋友,不是他們的朋友。”

“來些不熟悉的客人,一年見得到一次,來了都不知道喊什麼,然後爸媽還要你招待他們。”

“現在這個年代,年輕人大都在外地大城市上班,親戚都不怎麼認識,還要假裝熱情,不反感才奇怪。”

小e小時候,最喜歡就是過年。

不但有好吃好喝,還能見到同齡小朋友,爸媽會包大大的紅包,家裡的親戚和父母的朋友,見面也少不了壓歲錢。過年不但發胖,還能順便“發家致富”,真香!

但隨著長大,年味似乎確實變淡了,懶得串門拜年,和來往少的親戚尬聊也嫌費精力。

反感家裡來客嗎?站在小e的立場來講,其實還好,但客人打探私人問題,又或帶著七八個小孩每個發壓歲錢,打擾了,小e還是先走一步。

02

對於這些觀點,不少人都指責年輕人太自私。

“年輕人太自私,他小時候同學到家,家長不都是笑臉相迎。”

“他們忘了他們的家也是父母的家……”

我們或許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你有朋友,父母一樣也有朋友。

從這種角度來講,我們確實該反思。

許多年輕人反駁,不愛和長輩和親戚打交道的原因,是他們太沒界限感。

“問東問西的,明明一年都見不了一次面。”

“不討厭來做客的人,討厭的是不把自己當客人的人,和長輩晚輩無關。”

“天天問一些無聊又隱私的話題,才是這些人遭反感的最主要原因,要是來喝喝茶誰在乎呢?”

03

人與人之間需要一定安全距離,許多時候,客人張口就是“有物件沒”“什麼時候考慮結婚”“孩子趕緊要”,確實令年輕人感到無比厭煩。

強調界限感的自我主義,並不是自私。但以自由為名,無限度放大性格,也不叫真我。

年輕人追求自由沒有錯,但也別走向極端,將所有責任都卸下。

尤其在上一代人,人情往來是重要環節,在我們這一代發生了變化,朋友不求多,關係鐵就好,親戚愛來往不來往,反正也就過年見見面。

回想小時候過年的熱鬧場景,不得不說,這是城市化帶來的失落。

而未來,或許更將陷入無限的淡漠……

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覺得你家婆婆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