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最近一年常常都會聽到別人提及內卷這個梗,但一直都沒真的想去弄明白這個梗的含義。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L.德西和《紐約時報》前編輯理查德·弗拉斯特合著的《內在動機: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中竟然自行找到了合理的答案,在網路上搜索過通俗解答後,二者的解釋在某種情況上更是趨近一致。

除此之外,此書更是全方位解答了我們實際生活作用中常常倍感焦慮的一些問題,諸如為什麼高工資情況下我們依然感到不幸福,為什麼生活在高科技時代了離婚率反而大大提升,為什麼自己總是三分鐘熱度。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看看此書,人生或許會豁然開朗。

如果以我自己為例,從小父母便會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教導我,只有我學習好未來才會有好前途,不會像他們一樣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辛苦勞作。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曾好奇過我是不是有音樂天分,並一度羨慕教室裡可以彈出歡快樂聲的孩子。偶爾看到有的同學能畫出活靈活現的卡通人物的時候,也會好奇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像他們一樣有一雙巧手。但往往在我想開口傳達給我的父母這種想法時,總是會提前被告知,學習就要一心一意,不要總想著旁門左道,而且家裡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我學習其他的興趣愛好。故而我明白了,學習才是我唯一的興趣愛好,如果不學習優秀,我不僅不是一個好孩子,會得不到大人的喜歡,未來還一片黯淡,生活不如人意。

我相信,全中國肯定不止我一個孩子有這種經歷,或者是這種信念。我們通常會被動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並被動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沒有人會在意我們真正想要的,甚至我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至少一般條件家庭的孩子通常都是如此。這樣的我們懷揣著學習好未來更光明的念頭長大,結果卻發現,生活並不總如我們想象的那般簡單,甚至我們也沒有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因而當無數的好學生出了社會卻一事無成的例子層出不窮,人們在訝異的同時,卻從來不會去思考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結果。我們只會重複在重複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事,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為平庸的一代或是脫穎而出的一代。

其實,只要看了愛德華的《內在動機》一書,一切問題皆有源頭。兒童時代父母的權威性,讓我們認為只有學習好才能和父母的聯結更強韌,久而久之就內攝成為了我們的行為準則。我們以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更好,至於這是不是我們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到最後連我們自己都不關心。但其後果卻是可能會與內心的需求相悖,繼而導致很多人產生一種消極心理從而厭惡學習。

有些人或許在學生時代並不會表現出來,當他走入社會中這種情緒才會在更大的控制環境下爆發,畢竟工作中“996”、高付出才可能高回報的需求已經不能和學習相提並論,但我們被忽視的內在動機卻從始至終都在積壓。我們在不自主的情況下總會不自覺產生厭惡心理,社會的規則又讓我們的這種厭惡心理只能被強行壓制在心裡,久而久之,不幸福感也持續累積。而因為長期所處在一種控制環境,被動接受導致我們已經不會分辨我們真正想做的事,三分鐘熱度也成了一種常態。更不用說高強度的工作時間壓縮了我們和家庭的相處時間,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和依賴變淡,離婚率大大提高也不足為奇。

可是,我們只能就這樣接受現實,接受我們不幸福的結局嗎?

愛德華也在書裡給出了我們解決根源問題的辦法,他透過大量的實驗資料表明,內在動機會對人的行為產生積極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內在動機的存在甚至不受金錢這種“萬能”的東西支配,甚至會在金錢的作用下產生消極作用。內在動機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使其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如果削弱一個人的內在動機,會使其失去創造力和積極性。內在動機弱的人,很容易自我捲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卷”,繼而加強內攝,讓人們相信沒有條件就不會得到愛和幸福。

而如何加強內在動機,當然是需要我們根據自身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加強與外界的聯結,學會整合,讓我們的所有行為變得更加自主。當然這並不以意味著我們從此必須得和社會規則作對,而是在二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我們都想更好的適應生活,以前的教育只是教我們好好學習就能適應生活,或許正是如今我們可以好好學習《內在動機》這本書的基礎。曾經讓我們無所適從的,我們都會在這本書裡學到應對自如的方法。

#乾貨分享讀書會#

#內在動機#

#自我成長與心理健康#

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結婚五年了,我還留著初戀男友的聯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