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20年前,過年是一種期盼。現在,回家過年就是一種焦慮。

焦慮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省吃儉用一整年,過年回到解放前

從自己打算回家過年的時候,燒錢的號角就已吹響。各種開支不僅花掉自己的年終獎,還得把一年的大半積蓄都搭上去,實在覺得“過不起年”。攀比心裡太強,沒有又說不出口,只好打腫臉充胖子,心疼得不行。平時都是10塊錢快餐的自己,過年也都大方了起來,抽著不咳嗽的華子,開著租來的汽車,在親戚朋友面前表演著成功的打工者。

2、虛偽的飯局,虛偽的吹噓

不想對著並不熟悉的親戚和同學強顏歡笑,編撰著一個虛無的自己

回家不容易,但拜訪親戚必不可少。看著一個個叫不上來名字的親戚,漫不經心地回答著各種例行的問題,感覺比上班還要累還要無聊,噓寒問暖成了打發時間的最好話題。

同學聚會上,聽著神仙同學的吹噓,自己也掏出了華子,加入了吹水大軍。參加這種聚會不知道有什麼收穫,看著一桌子熟悉而又陌生的同學,感覺相見不如懷念,但是不去又不行,唯一的好處就是練習了一下自己的家鄉話,哈哈!

3、自己忙了一年,真想趁這個時候好好休息一下啊

過年回家就像過了個名利場,儀式感很足,自己是帶著面具的舞者:漂亮的衣服,漂亮的工作,漂亮的家庭,展示給所有人。但是自己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就像一隻受傷的小狗,只能躲起來舔著自己的傷口。

一年下來,從來沒有時間好好讓自己休息一下,趁著這個春節,好想遠離嘈雜,讓自己清靜清靜。

4、在外多年,很難融入原來的那個家

成長的代價就是和自己的父輩認知相差越來越大,共同的話題越來越少。父母長輩圍坐一桌,有說有笑,自己卻很難融入,因為他們講的,自己不感興趣,自己想說的,他們又不想聽。在父母面前感覺到孤單,這算自己的一大失落了,所以剛回家了幾天就想回去。至於原生家庭有過傷害的,更是逃之不及。兩代人觀念的平行,阻擋著年輕人回家的腳步。

2022年春節,你還要回家過年嗎?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婚姻是愛情的結果,一次門當戶對家庭的邂逅,而不是一場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