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如何翻越“人生的牆”

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相傳,王陽明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禪師,他提出很多困惑希望得到解答,禪師也給他出了一道題:

把你放在一個四面是牆的房間裡,房間裡有扇門,你只有找到它才能出來。

王陽明找了許久,邊邊角角到磚縫,找不到任何門,只有牆。

他終於想到:沒有門,不能自己造一扇門嗎?於是他推倒了一面牆,從“門”中走了出來。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如何翻越“人生的牆”,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心態過門,便是功夫

古代民間曾風靡過一個寓言笑話:

洞房花燭夜,新娘害羞地低頭看地板,忽然掩口而笑,指著地上對新郎說:“看,看,老鼠在吃你家大米。”

次日,新娘起床洗漱時,看到老鼠又在吃大米,梳子一扔,大聲怒喝:“該死的老鼠,竟敢偷吃我家大米!”接著,迅速脫下鞋朝老鼠大力扔了過去。

新郎知曉後很是開心,認為新娘的心已經離開原來的孃家,把現在這個新家當自己家了。

從她對待老鼠的態度上就可窺探一二,由此,老人管這叫“心態過門尤當先”。

心態過了門,就是自家人,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轉變,一步一影都散發著與之前不同的氣息。

《不必交談的時刻》隨筆集裡說:人不需要活太多樣子。你認真做一件事,會解釋所有的事。

你無需準備百種心態,時候到了,心態先行,它會帶你進入當下的生活。

心兵不亂,萬事從容

傾盆大雨後,能看到兩種人:

一種人抬頭看天,看到的是雨後彩虹,藍天白雲;一種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泥濘髒水,坑坑窪窪。

身陷牢獄時,也能看到兩種人:

一種人看到的是鐵窗銅鏽,望眼欲穿,萬念俱灰;一種人看到的是星星月亮,感恩活著,樂觀向上。

環境是一樣的環境,遭遇是一樣的遭遇,但是心態的不同,內心產生的力量也大不相同。

《孟子》有言,萬物皆備於我。

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我不看花時,花與我心同寂;我看花時,花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蘇軾被貶黃州時,有一次和朋友們外出春遊,突遇大雨,狼狽不堪。

同伴怨聲載道,蘇軾卻鎮定自若,隨“雨”而安,寫下千古名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世界上本沒有所謂的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不要用一顆既定的心去下判斷,更不要被外物牽著走。

心兵不亂,萬事從容。

心若光明,不懼黑暗

王陽明在去貴州龍場赴任的途中,發現權臣劉瑾派人追殺自己。於是設計裝死逃脫,死裡逃生的“後遺症”就是心灰意冷,一心逃避黑暗。

他在打算遠遁的時候,一位道長問他:你還有親人在,萬一劉瑾發怒把你父親抓起來,誣衊你叛逃投奔別國,那怎麼辦呢?

隨後,王陽明重拾信心,重整旗鼓,踏往困厄之地,經過“龍場悟道”,方才有了邁向聖賢最關鍵的一步。

王陽明與弟子薛侃有一段著名的對話:

薛侃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陽明說: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薛侃問:聰明和愚笨為什麼不能改變呢?陽明說:不是不能改變,只是不願意改變。

人生,永遠不缺轉機,彎路盡頭是絕境,絕境盡頭是坦途。

牆,推倒了就是門;心牆,推倒了就是光明。

正如《周易》所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無處訴說的家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