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的心理成長是個過程,這個過程貫穿從出生到老去,用一句時髦話說“一直在路上”。

如果用路線圖概括,大致是“共生——依賴——獨立——共生”。出生後先經歷全能自戀,也就是嬰兒與母親一體,沒有自我意識;後來有了自我意識,“點紅實驗”透過觀察幼兒能發現鼻尖上的紅點予以證明;進入青春期階段反抗依賴,追求獨立,最後還是要走向成熟,接納別人,求同存異,協同合作。

從原始共生走向人際關係共生,這就是螺旋式上升成長過程。這期間,最重要的概念或者技能就是發展愛的能力,當然這個愛不僅僅是指愛情,而是指向更加寬泛的情感,可以認為是“友愛”這種自我與人際關係。

心理學對一個概念下定義,最主要特徵具備可操作性,也就是能夠去做,去體驗。

我們看看關於愛的有關定義。

高爾基說過,“愛是老母雞都會的事情”,這裡說的愛更多源自本能,可見炫耀愛或者被愛不值得一提。

問題在於,很多人認為的愛未必是真正的情感,可能就是本能的愛。為此心理學教材指出,“母愛是一種高階情感”,這就區別了老母雞本能的愛與母親的母愛。

上面給出的是愛的一般描述,來看派克給出愛的定義,“愛是促進雙方心智成熟的意願”,這個定義已經有了一定操作性,愛意味著成長的行動傾向。

因此,再看弗洛姆的定義,他認為“愛是一門需要學習的技能或者藝術”,這個定義指向可操作非常強。愛不是天生就會的,如同其他技能一樣是可以乃至必須學習的,這是石破天驚的定義,讓我們思考日常生活愛與被愛的行為是否合適。

最後,看看李克富教授的總結,非常直白的給出愛的操作性定義,“愛是激發別人愛的能力”“愛是滿足別人的需要”“愛是奉獻”。

由此可以確定愛的定義,愛“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而成為行動的矮子。

比如親子之愛,那就“愛你就要抱抱你,愛你就要親親你,愛你就要誇誇你”。

比如夫妻之愛,不是指責抱怨挑剔,而是表達、傾聽,是洗衣、做飯,是刷鍋、刷碗,是自覺承擔某種家務。

比如朋友之愛,愛是實實在在幫助,是關心詢問體諒,是排憂解難互助。

愛就像歌曲唱出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意味著奉獻。

此外,還要清楚一點,區分開愛與需要的關係,當我們說愛的時候,是無條件的愛還是有條件的愛?

當打著愛的旗號說我愛你,其實是有條件的愛,即弗洛姆說的“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大部分時候關係裂縫源自這個思維。當真正無條件去愛,才是弗洛姆說的“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這才是奉獻之愛。

我們不苛求無條件的愛,因為只有父母對孩子才會如此(事實上許多父母之愛也是有條件的愛),記住自己是有條件的愛就好,千萬別自欺欺人,承認有條件才真誠。

愛是行動,愛是滿足別人需要,這一點非常契合人際關係黃金法則,“我想要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就要先怎麼對待別人”。一句話,我們自己先去做,主動去做,用友愛對人。

舉個例子。

最近這些春節陪著父母在城裡過年,也就沒法在春節當天給家族長輩們拜年,於是我們改為提前回去,逐家登門看望長輩,這使得關係不受影響,甚至今年春節後老家人趕來城裡看望老人家。

這就非常好的詮釋了黃金法則效應,先去行動,主動去做,把愛寫到行動中。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真正優秀的人,都會規劃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