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新年已經結束,即將迎來元宵。
科技與情感似乎是21世紀最嚴重的社會衝突。
科技的發達讓手機,電腦成為人類傳遞情感最不可或缺的載體。
在急劇變化的時代裡,文件取代了日記本,社交媒體取代了書信,科技似乎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吞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生前,我們的手機裡,電腦裡,社交媒體中,究竟藏著多少秘密?
那麼死後又將如何處理這些資料呢?
我想這個問題沒有太多人思考過,也沒有太多人關心過死後的世界與生前世界的交織。
從這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在這段時間裡,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記憶與過往又該如何妥善處理?
每一年開頭難,如果你還沒想好要做什麼,那不如從讀書開始吧!
01
人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過好這一生?
現實中每個人都想留下被人知道的那一面,而網路藏著每個人無法直面的黑暗面。
當黑暗面被扯進陽光下,對於世界的信任和期望將開始分崩離析。
假如在這場遊戲結束之後,可以選擇delete,你會清楚所有的秘密嗎?
對於任何一個現代人而言,手機,電腦都是自己最私密的天地。
存在於這片天地裡的資料碎片,照片、文字、影片,都一點一滴構成另一個隱秘的自我。
這是一段與年紀,性別無關的愛情,但卻是不被世人允許的。
“安西是對自己心中那份熱情感到羞恥,不希望被任何人知道。可是,他始終不捨得趁自己還在世時刪掉那女人的照片,所以才委託了我們。他希望自己死後,不讓任何人發現那些照片。如此強烈的羞恥,也證明了安西同樣強烈的感情。”
這不僅僅是幾張普通的照片,而是一段不能被世人所知道的禁忌之戀。
他愛上了一個跨性別人,而這個人正是他的護工宇野先生。
Delete在委託人死後抹去所有的痕跡,安西的人生表面就能變得始終如一。
02
“將死之人會放眼未來,要是我能早點兒發現如此簡單的事實,就能早點兒做出對策,也不會讓小奏受到傷害了。”
這是來自一位患癌將死的母親渡島明日香的感悟。
這個故事的開頭設定是丈夫出軌,但伴隨而來的並不是狗血家庭倫理,而是溫馨到讓人想哭的故事。
是怎樣的深愛,讓明日香在瀕死之際如此機智得安排好了一切,增加女兒未來的記憶。
在冰冷的大資料背後,每一個停止運作,永不更新的ID都可能是一個未曾被真正瞭解過的人。
TA的人生或許也曾燦爛輝煌,或許卑微如泥,但每一段人生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
因為,他們都曾經在這個世界活過,留下過痕跡。
即使數字時代的不斷更新替代,資料會消失,但記憶卻永遠不會消亡。
我們無法抵擋歲月流逝,所以我們學會了用照片,影片,文字來儲存活著的證據,我們在社交媒體裡留下自己存在過的痕跡。
這些零碎的數字資料組成了我們獨有的人生軌跡。
人是最擅長遺忘的生物,記憶賦予了我們生的意義,教會我們愛與恨,幫助我們看清遠方的路和找到歸途。
The End
新浪微博:@二月霜滿
知乎專欄:嚮往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