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個多月後,石家莊終於宣佈,能開放堂食了,

某個下午三點鐘得空,立即奔勒泰來吃個鍋盔來碗酸辣粉。

這一個多月,胃口極度匱乏,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因為在我家,有個極其勤勞,勤勞得都快強迫症了,霸佔廚房,讓別人沒有做飯權的老爸。你可能會覺得,家裡有人做飯,這不應該是一件幸福的事嗎?

先說說我爸的與眾不同之處:

1、我能做飯,也做得不錯,可是他老人家自從退休以後就把廚房當成自己的事業,所以我沒啥做飯機會,或者說一年到頭也就做做年夜飯。平時只能吃我爸做的飯。

2、我爸愛做飯,但所有菜只放一味調料——鹹鹽,我買的各種調料一概不用。

3、味道單一吧,湊合湊合也行,但是炒的都特別鹹,如果提意見,人家會不高興,覺得傷了自尊,說:我覺得不鹹,要不下次你們做。下次我做吧,他又不讓。

4、小朋友要加強點營養,改良一下,給做點魚啊肉啊的吧,人家說不會做,要做你們做。

畢生只對兩樣飯在行:麵條、餃子。

5、以上問題都不是大問題,只要有的吃,我也沒啥意見,下面重點說說讓家庭成員比較難受的——吃剩飯。有人會說,節約好是好事啊,但我老爹的問題是,

頭可斷,血可流,剩菜剩飯不能丟,

任何扔掉食物的行為都會觸動我爸敏感的神經,

當著老人家的面千萬不要說扔掉剩飯。

而且,他自己一個人節省,自己一個人吃剩飯還不算,鼓勵全家一起陪著著吃。

比如說,今天中午,我老爹要做飯,做什麼,切了盤子土豆絲,一家好幾口人,一盤土豆絲肯定不夠吃啊,再炒一個吧,我從冰箱裡拿出三個西葫蘆,有半盒肥牛片,準備炒個椒麻西葫肥牛,結果,我老爹嫌我拿多了,就開始嚷嚷:吃不了那麼多,總剩飯!我說這三個西葫蘆很小,而且一炒就出很多水。老爹還是不同意,為嘛,因為有很多剩飯,揭開蒸鍋鍋蓋,他老人家已經把昨天的各種一小口一小口的剩菜混在一起,外加大家吃剩的米飯混合在一起,盤子和盆子層層疊疊,準備開火加熱,原來正餐在這。我說這剩菜先別吃了,小朋友們不吃。

我爸說,不吃怎麼辦?

我說就這一小口了,不要了吧。

人家立刻掉臉子不高興了:什麼話!剩飯能扔啊!多浪費啊。

我老爸自從更年期後,就修煉了《大話西遊》裡唐僧的本事:碎碎念,一句話翻過來倒過去地嘮叨,最好的辦法是不要插嘴,不要反駁,先順從意思,讓老人家一口氣說完,說夠了,這件事就過了,能不說了。

好吧,你做,我不做了。

我爸非常敏感,不吃人家飯人家會不高興,然後生氣甩臉子,覺得我們不尊重他,看不上他,要搬走。於是中午,我們就吃了點沒有醋沒有生抽沒有蠔油,只有鹹鹽味類似白煮一樣的炒土豆絲,剩菜剩飯小朋友是不吃,我老爹自己美滋滋地吃了,我就著點還天下紅油辣子下飯。

過年我燉的醬牛肉他沒放在冰箱裡,長毛了,我說扔了吧。

中午家裡來客人,我爸把這塊長毛的醬牛肉好好洗了洗,又上鍋蒸了一下,細心的切好片準備上桌。幸虧我眼快看見了,趕緊攔住他老人家,說你聞聞味,一股子酸味。

我爸礙著外人面不好意思說什麼,只是嘟囔著:我好好洗了洗,沒事能吃,你們不吃我吃......廢話少說,趕緊倒掉。這樣的畫面我家幾乎天天上演。

所以我媽常常會趁他不注意去倒垃圾,垃圾裡都是沒辦法吃的剩飯,就是為了不讓他看見。

5、我爸還有更誇張的,他吃不了的剩東西,都監督我媽吃掉。比如說,蘋果蔫了壞了,他看著著急,嫌我們不吃,於是就把壞的地方剜去,再削上一大盆子,他因為血糖高不吃水果,端到我媽面前讓我媽吃,還要隨時過來監督一下:吃完了嗎?我刷盆。

早晨剩了豆漿和粥,中午熱了讓我媽喝,中午沒喝完,晚上繼續熱,讓我媽喝。

我媽邊喝他在一邊嘮叨:就當喝水了,呼嚕呼嚕就喝了.......

沙糖桔有點蔫了,幾十個桔子剝了皮端到我媽面前,又讓我媽吃。

買來的水果,他都要親自削皮切塊,別人不能做,因為削的皮厚,浪費。

芒果、火龍果、蘋果、哈密瓜、草莓、香蕉.......水果也不分硬的軟的易氧化的,都切成塊,弄一大飯盒讓我媽和小朋友一起吃,想象一下畫面,亂七八糟、五顏六色、黏糊糊的一大盒子水果,塊還切得挺小......

經典名言是:東西不怕吃,就怕浪費。

再加上老同志的不厭其煩的絮叨, 每天不勝煩擾,

不過,我媽也沒啥意見,讓吃就吃唄,反正我媽也胖.......

我改變不了我爸,我有意見相當於沒意見,所以也就沒意見了,

反正我爸也不強迫我吃,我們全家只有我媽一個人聽他的話。

大不了雙休日出門吃點酸辣粉鍋盔啥的。

《奇葩說》裡有一期主題是“父母觀念過時還固執己見,我該閉嘴還是battle?”

在辯論之前,馬東又習慣性挖坑,問導師們誰覺得自己的父母配得上“固執己見”這四個字,李誕立馬就舉手了。

我覺得我爸也配得上這四個字,

固執地吃剩飯,

固執到剛做好的飯和剩飯擺在面前,也要選擇吃剩飯。

固執地解除安裝手機上的各種軟體,解除安裝得手機常用功能都不能實現,就是因為他認為,裝東西太多佔空間,沒用!我說你給你買的手機是華為的,記憶體很大。

唉,說了也白說。

固執地認為調料只有一種:鹹鹽。

下一代如何看待上一代人的固執,有篇文章裡是這麼寫的:

所以真的沒必要跟父母硬剛,

年輕人犯的最大的錯誤,

就是想改造自己的父母。

其實硬剛一點好處也沒有,

一是你的時間精力浪費了;

二是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

三是你很不開心;

四是父母很不開心(可能氣病),

五是你和父母關係惡化。

何必呢。

所以,如果你足夠聰明,

遇到爸媽提意見的時候,

最好的做法就是“陽奉陰違”,

“您說的對,我一定好好考慮下!”

“有道理耶,那我是要好想想了!”

陽奉陰違不僅是最好的孝順,

也是跟父母相處最好的方式。

所以,對於《奇葩說》的論題,我是這樣認為的,無論父母觀念過不過時,都不要跟他們爭執。

原因很簡單,你所要打敗的並不是一個觀念或一個觀點,而是一個吃了50-70年飯,經歷過人生悲歡離合,腦回路被刻過幾十年的人。

我老爸對食物的敏感,源於那個時代對飢餓的記憶,源於一家兄弟五個,全靠我爺爺一個人工資養活的艱辛歲月的記憶。

我們不過他們那樣的生活,但對他們的生活方式表示理解。

要是不讓人家吃,估計要扎心難受,吃的是心安。

反正他也不強迫我吃,只有我媽樂得配合他,做得難吃就當減肥了,確定不能吃的剩菜,趁他不注意偷偷扔掉即可,反正我爸也從來沒發現過。

你們家有沒有同款父母呢?

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什麼?有事做?有人愛?還是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