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人性的弱點》第二卷的閱讀,第二卷的標題是"贏得他人喜愛的六個方式”
如何交友?為什麼要從這本書中尋找答案呢?為什麼不向世界上朋友最多的高手學習?你一定在好奇他是誰。也許明天你就會在街上遇到他——當他離你還有十英尺的時候,就歡快地搖起尾巴;如果你停下腳步摸摸他,他會高興得上躥下跳,讓你知道他有多喜歡你。他沒有任何動機——既不會向你推銷房子,也不會要你的電話號碼。他只是單純地想對你示好,讓你感受到他滿溢的愛意。你有沒有想過,狗是唯一不用工作謀生的動物。母雞要下蛋,奶牛要產奶,金絲雀要唱歌;而狗的唯一使命,就是給予你它全部的愛。
我五歲那年,父親花了五十美分,給我買了一隻小黃狗。它照亮了我的童年,讓孩提時代充滿歡樂。我叫它蒂皮。每天下午,一到四點三十分,蒂皮就會靜靜地等在前院,水汪汪的大眼睛專心致志地望著小徑盡頭。一聽到我飯盒擦過灌木叢的細微聲響,它就像小炮彈一樣一躍而起,狂奔到山坡上,激動地繞著我歡蹦亂跳,汪汪叫著歡迎我。整整五年,蒂皮都親暱地陪伴在我左右。我永遠無法忘記失去它的那個夜晚——那個夜晚,它在離我只有十英尺的地方遭雷擊身亡。它的離去,是我少年時代無法抹去的陰影。
你沒看過任何心理學的書,蒂皮,你也並不需要。對人的好奇是你與生俱來的本能。你在兩個月內交到的朋友,比他人費盡心機兩年內交到的朋友都要多。事實就是這麼簡單。發自內心地關注他人,不出兩個月,你就能交到許多朋友;只想博得他人的關注,哪怕兩年,你也交不到朋友。你我都曾見過為了引人注目,畢生取悅他人的庸碌之輩。你我也都清楚,這種做法徒勞無功。沒有人在意他們,也沒有人在意你我。人們真正關心的只有自己,這一點永遠不會變,無論今天還是明天,無論現在還是未來。紐約電話公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在日常電話溝通中,哪個單詞的使用頻率最高。你大概已經猜到了——是“我”字。“我”、“我”、“我”。在五百通電話中,這個字被使用了三千九百次。“我”、“我”、“我”、“我”……
想想看,當你拿到和別人的合影時,你第一眼看的是誰?無論我們多努力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們都交不到真心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無法這樣獲得。拿破崙就曾經這樣努力過。然而,在最後一次見到約瑟芬的時候,他吐露了真實心聲:“我比世人要幸運得多,約瑟芬。但此時此刻,這世上我可以信賴的人,只有你了。”而歷史學家懷疑,就連約瑟芬也並不值得拿破崙信任。著名的維也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著作《生活的意義》(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寫道:“漠視同胞之人,生活最為艱辛,給周遭帶來的傷害也最為深痛。置身於這樣的個體周圍,人類命運有如墮入寒冬,生機難復”。心理學著作繁雜浩瀚,卻未有任何警句如這般切身。這句話是如此意味深長,因而我想為你再重複一遍:
漠視同胞之人,生活最為艱辛,給周遭帶來的傷害也最為深痛。置身於這樣的個體周圍,人類命運有如墮入寒冬,生機難復。
我在紐約大學進修短篇小說寫作課程的時候,一位講師是知名刊物的編輯。他說他每天收到的投稿在書桌上堆積如山,但是隻讀幾段,他就知道作者是否喜歡和人打交道。“如果作者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他說,“人們也不會喜歡他的故事。”這位不苟言笑的編輯在寫作課上停下了兩次,為他的說教而道歉。“我不想講什麼大道理,”他說,“但我還是希望你們記住,如果你想寫出好作品,首先要真心對人有興趣。”如果這就是以文動人的訣竅,那麼同樣的技巧也適用於面對面的溝通。霍華德·薩士頓是聞名遐邇的魔術大師。上一次他來百老匯演出的時候,我曾同他在後臺徹夜長談。過去四十年,他馬不停蹄地在全球巡迴演出,觀眾在他創造的夢境中如痴如醉,為那些不可思議的幻術目瞪口呆。他累計售出的門票高達六千萬張,利潤回報超過兩百萬美元。
我對薩士頓的成功秘訣深感好奇——顯然,他的非凡成就並不是從學校習得的。薩士頓在很小的時候離家出走,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他四處扒貨車流浪,捱餓的時候沿街討飯,晚上就睡在乾草垛裡。他認識的字都是從鐵軌邊的標誌牌上自學的。他的魔術知識比他人淵博嗎?並不見得。他告訴我,現在市面上關於魔術的書籍有很多,比他懂行的人也有的是。但是他身上有兩點特質是任何人都不具備的。首先,他能夠在舞臺上展現個人魅力。他是表演大師,深諳人性。他的每個手勢,每個語調,甚至每次挑眉的動作,都經過精心排練,時間精確到秒。更重要的是,薩士頓對觀眾充滿熱誠。他說許多魔術師在演出時都會暗想“面前坐的都是傻帽和土包子,看我怎麼騙倒他們”。但薩士頓的想法截然相反。每次站在聚光燈下,他都會對自己說:“很感恩有這麼多人來看我的表演。我有幸能以愛好謀生,全靠他們捧場。我要把最好的表演獻給他們。”
每次登臺前,薩士頓都會在心中默唸:“我愛我的觀眾。我愛你們。”聽起來很可笑嗎?無論你怎麼想,我只想把這位魔術師的秘密原原本本地告訴你。喬治·迪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加油站兢兢業業地工作了三十年。道路改建令他的加油站面臨被拆除的局面,迪克因而被迫退休。無所事事的日子讓他無所適從,為了打發時間,迪克重新拾起積灰已久的小提琴。他主動參加各種活動,和音樂名家聊天。他對每個人的經歷都深感興趣,他的謙遜和友好也贏得了所有人的好感。雖然他的演奏技巧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他收穫了許多朋友。他興致勃勃地帶著舊提琴參加各種比賽,在美國東部的鄉村音樂圈子中人氣爆棚,粉絲親暱地稱他為“來自金祖安郡的小提琴手喬治叔叔”。如今七十二歲的喬治叔叔名揚天下,每一分鐘都過得很充實。當大部分人向年齡低頭的時候,他卻憑藉對他人的旺盛好奇心,為自己開創了全新的生活。同樣的原因令西奧多·羅斯福廣受民眾愛戴,連傭人都對他稱讚有加。他的貼身管家詹姆斯·阿莫斯曾經寫了一本書,叫做《西奧多·羅斯福,我心中的英雄》(Theodore Roosevelt, Hero to His Valet)。在書裡,阿莫斯披露了下面這則趣聞:
我妻子曾經無意中問總統美洲鶉是什麼樣子的。她從未見過這種鳥,於是總統細緻地對她描述了一番。不久後的一天,我家的電話響了。妻子接起電話,發現是羅斯福總統親自打來的。他特地打電話來告訴她,有一隻小美洲鶉正停在她的窗外,讓她快抬頭看。總統的這類小故事說也說不完。每次他路過我家小屋的時候,人還沒走近,就開始大聲喊:“噢噢,安妮你在家嗎?”“嗨嗨,詹姆斯!”他只想在路過的時候跟我們問聲好,讓人感覺心裡格外溫暖。
哪個員工不喜歡這樣的老闆呢?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呢?塔夫脫任總統的時候,有一天,羅斯福來白宮拜訪。塔夫脫和夫人剛巧不在,但羅斯福挨個問候了每一位在白宮工作的老員工之後才離開。他清楚地記得每一位用人的名字,連洗碗工的名字都叫得出來。他對民眾發自內心的關愛可見一斑。“當他看到幫廚女傭艾莉絲的時候,”阿徹·巴特寫道,“羅斯福先生問她還做不做玉米麵包。艾莉絲說有時候還會給其他同事做,但是那些‘樓上的’沒人願意吃。
“‘他們太沒品位了,’羅斯福大聲說,‘等我見到總統的時候我就這麼告訴他!’“艾莉絲給羅斯福先生端來一片玉米麵包,羅斯福一邊端著盤子吃,一邊到處轉悠,和花匠、工人們打招呼問好。“他熱情地和每個人拉家常,就像從前他在的時候那樣。艾克·胡佛在白宮擔任了四十多年的總管,回想起那個時刻,他眼中噙滿熱淚。‘過去兩年多,我們從來沒有那樣開心過。那一刻對我們來說,千金不換。’他喃喃地說。”
對周圍人的關切也令小愛德華·賽克斯在無意中留住了一個重要客戶。他在新澤西州做銷售工作。“幾年前我是強生公司的銷售代表,在馬薩諸塞州跑業務,”他說,“欣厄姆的一間雜貨店是我的客戶之一。每次我去這家店取訂單的時候,我都習慣先跟賣飲料的店員和收銀員聊幾句,問聲好。有一天,我照慣例請店主訂貨,沒想到店主卻很不客氣地趕我走。他覺得強生公司只願意在超市和折扣店做活動,根本不重視他們小雜貨店,所以他再也不想訂強生的東西了。我灰溜溜地出了門,垂頭喪氣地開車在鎮上轉悠了幾個小時。最後,我決心至少要澄清店主的誤會,於是鼓起勇氣又回到店裡。
“進門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和其他店員打了招呼。當我忐忑不安地走向店主的時候,他竟然笑眯眯地迎接我,然後下了雙倍的訂單。我困惑不已,問他這是怎麼回事。他指指飲料櫃檯的那個年輕男孩,解釋道,我剛一出門,那個男孩就跑過去告訴他,我是唯一一個肯跟店員打招呼的銷售。他對店主說,如果有誰配得上他的生意,我是不二人選。店主被說服了,從那以後一直是我的忠實客戶。這件事讓我相信,不論做營銷還是做任何事,真誠地關心他人都非常重要。”我從自身經歷中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即使是日理萬機的大人物,也會被真心實意的關注打動,甚至願意抽出寶貴時間同你合作。我經歷過這樣一件事:
若干年前,我在布魯克林藝術科學學院主持一門寫作課程。我們想請一些知名作家到課堂上分享寫作經驗,凱瑟琳·諾瑞斯、範妮·赫斯特、艾達·塔貝爾、阿爾伯特·佩森·特修和魯珀特·休斯等人都在受邀之列。我們知道這些名家工作繁忙,因此特意寫信表達我們的仰慕之情,並表示熱切盼望得其指點,學習他們的成功秘訣。寄出的每一封信上,都有全班一百五十名學生的簽名。我們在信中特別說明,因為理解對方日程緊湊,不一定有空準備講座,所以隨信附上一系列我們最感興趣的問題供參考之用。作家們深受感動——誰會不感動呢?他們風塵僕僕地從各地趕來布魯克林,在課堂上大放異彩。
用同樣的方法,我陸續說服了西奧多·羅斯福內閣的財政部長萊斯利·肖、塔夫脫內閣的首席檢察官喬治·威克沙姆、威廉·詹寧斯·布賴恩、富蘭克林·羅斯福,以及其他名人雅士在我的公共演講課上與學生交流。每個人都會對欣賞自己的人心生好感——不論工人、職員還是君主,無一例外。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為例——一戰末期,他淪為全民公敵,全天下都視之為戰爭的罪魁禍首。他逃亡到荷蘭的時候,德國人民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就在民眾的怒火熊熊燃燒之時,威廉二世意外收到了一個小男孩的來信。這封信純樸而真摯,字裡行間洋溢著對他的好感和崇拜。小男孩在信中寫道,不管別人怎麼想,威廉永遠都是他心中的國王。威廉二世大為感動,邀請小男孩見面。小男孩在母親的陪伴下拜訪了國君——此後不久,威廉二世與男孩的母親結為連理。小男孩不用學習處事之道,他天生就懂得箇中訣竅。
想要得到友誼,就別怕麻煩,全心全意地為他人做些事情吧——哪怕要為此付出時間、精力、慷慨與體貼。溫莎公爵被封為威爾士親王之後,曾受邀出訪南美。為此他預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學習西班牙語,堅持用當地語言發表演講,贏得了南美民眾的愛戴。這些年來,我一直堅持悄悄記下朋友生日。我是怎麼做的呢?我並不是占星學的擁躉,但是和別人聊天時,我總會問他們是否相信出生日期會影響性格,藉此把話題引到對方的生日上。比如對方告訴我他的生日是十一月二十四日,那我就會一直在心裡默唸“十一月二十四日,十一月二十四日”,一等對方轉身,我就把他的名字和生日記下來,然後彙總到通訊錄裡。每年年初,我都會在日曆上標記下每個人的生日,在生日當天,對方一定會收到我的賀信或是電報。他們收到祝賀是多麼驚喜啊!有時,我竟是唯一一個記得他們生日的人。
如果你想贏得他人的喜愛,從明天起,請熱情洋溢地向周圍人問好。接電話的時候,也請用愉悅的語調,讓對方感受到他的來電讓你多麼開心。許多公司都會要求接線生以最熱情飽滿的語氣接聽電話,將公司的重視透過聲音傳遞給客戶。明天接電話的時候,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關心他人不僅能夠收穫友誼,還能為公司贏得客戶。位於紐約的北美國家銀行曾經在內刊中刊載過一封顧客來信,這封信是一位名叫瑪德琳·羅斯黛爾的儲戶寫來的:我想在此向貴行員工表達誠摯的謝意。每一位員工都如此謙遜有禮,樂於助人。在漫長的等待之後,聽到櫃員愉快地問好,一天的心情都變得明朗起來。
去年我母親生病,住院五個月。經常接待我的那位櫃員名叫瑪麗·佩德賽羅,她總會關切地詢問我母親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轉。毋庸置疑,羅斯黛爾夫人會始終信賴這家銀行的服務。查理·沃爾特斯供職於紐約一家知名銀行。他正在撰寫一篇針對某公司的調研報告,但報告急需的內幕資訊掌握在公司董事長手中,於是沃爾特斯登門拜訪這位董事長。走進對方辦公室的時候,一位年輕姑娘探進頭來,對董事長說今天沒有郵票。“我最近在為我兒子收集郵票,他今年十二歲了。”董事長對沃爾特斯解釋說。
沃爾特斯對董事長闡明瞭來訪目的,開始提問。董事長卻顧左右而言他,給出的答案都模稜兩可。顯然,他並不情願回答這些問題。沃爾特斯對此束手無策。這次採訪,他一無所獲。“老實說,我當時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沃爾特斯在課堂上分享這段經歷的時候說道,“但我突然想起來他早上提到的——郵票、十二歲的兒子——然後我想到我們銀行的外國事務部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信件。“第二天下午,我又去見了這位董事長,讓秘書帶話說我有些郵票想送給他兒子。我被熱情地迎進他的辦公室,董事長跟我握手的時候簡直比競選的議員還要熱情,滿面笑容,顯得格外和藹可親。‘我的小喬治一定會喜歡的,’他一邊翻看那些郵票一邊唸叨,‘看看這張!真是珍品!’
“開始的半個小時,我們一直在聊郵票,董事長還給我看了他兒子的照片。之後,我還沒有開口問,他就主動提起我的調研。他跟我聊了足足一個多小時,有問必答,把所有我想知道的資訊都告訴了我。對於不確定的地方,他把下屬叫進辦公室,直接詢問他們,甚至還打電話問了他的朋友。我帶著詳實的資料、案例、報告和信件,滿載而歸。用記者的行話來說,這絕對是重磅獨家新聞。”
讓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例子:費城的納菲爾花費了數年時間,想為一家經營連鎖商店的大型企業供應燃油。然而對方卻堅持從外省進貨,而且每次運貨都經過納菲爾的辦公室門口。納菲爾先生不禁牢騷滿腹,在我的課上怒罵連鎖商店是美國的毒瘤。對方憑什麼不願意同他合作?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了啟發納菲爾,我決定在課上發起一次辯論賽,辯題是連鎖商店對國家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在我的建議下,納菲爾先生加入了正方,為連鎖商店辯護。為了贏得這次辯論,納菲爾硬著頭皮找到他所不齒的那家企業,向一位經理尋求幫助。“我這次不是來賣燃料的。我想請您幫我個忙,”他對這位經理講了他正參加的辯論賽,並說,“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人比您懂得更多,所以冒昧來找您。我太想在辯論中取勝了,如果您能幫我的忙,我將感激不盡。”
結果如何呢?讓我們聽聽納菲爾本人是怎麼說的吧:“我對這位經理說只會佔用他一分鐘的時間,他才肯見我。待我表明來意,他請我坐下,跟我聊了整整一小時四十七分鐘。他把另一位高管叫進來,向我介紹他寫的那本分析連鎖商店的書;他還給全國連鎖商店協會寫信,幫我索取關於這個命題的資料。他堅信連鎖商店為人們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併為連鎖商店給上百個社群帶來的便捷感到自豪。聊到這些的時候,他眼中的堅定和熱忱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得不承認,這次談話打開了我的眼界,顛覆了我此前的認知。
“告辭的時候,他親自把我送到門口,並拍了拍我的肩膀,祝我辯論順利。他還邀請我有空隨時來和他聊聊,告訴他辯論的結果。最後他對我說:‘開春的時候請你來找我一下,我想從你的公司訂一些燃油。’“對我來說,這簡直如同奇蹟,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過去的十年裡,我竭盡全力,想讓他對我的產品感興趣,卻屢屢碰壁;而就在剛剛兩個小時裡,我認真聆聽他的見解,關注他遇到的問題,對連鎖商店的業務深感興趣,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進展。”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納菲爾的故事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早在耶穌誕生數百年前,偉大的羅馬詩人普布里亞斯·塞勒斯就曾經說過:“我們對他人的興趣,以他人對我們的興趣為前提。”而我想說的是,雙方的興趣,皆以“真”為前提。真誠是為人處世的基礎。無論表達關切的一方,還是被關注的一方,只有你情我願,才能互惠互利。紐約長島的學生馬丁·金斯伯格和我分享了他小時候的經歷。一位護士真誠的關心,令他至今難以忘懷。“十歲那年的感恩節,我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的。我忐忑不安地等著第二天的外科手術,想到之後漫長的恢復期和不能下床的痛苦,我就憂懼不已。我的父親早逝,母親和我住在狹小的公寓裡,靠社保過活。恰巧那天她不能來看我。
“那一天是如此漫長。我看著日光一點一點西墜,孤獨與絕望也一點一點攫住我的心。母親正獨自在家,為我憂愁;沒有人陪她說話,也沒有人陪她過感恩節,她連一頓像樣的感恩節晚餐都買不起。“想著這些,淚水充滿了我的眼眶。我用枕頭矇住頭,把床單拉過頭頂,小聲地嗚咽著。我不願被人看到,但苦澀鬱積於心,疼痛和難過讓我不住地發抖。“一個年輕的實習護士聽到了我的啜泣。她走過來,輕輕地把床單拉開,擦掉我臉上的淚水。她溫柔地對我說,她和我一樣孤單;為了工作,她感恩節無法趕回家和家人團聚了。她邀我一起吃晚餐,拿來了滿滿兩托盤食物——火雞片、土豆泥、蔓越莓果醬,還有當作甜點的冰淇淋。她和我聊天,安撫著我驚恐不安的心。她本應4點下班,為了陪伴我,她在醫院一直待到深夜,和我做遊戲,哄我睡覺。
“時間一晃而過,許多個感恩節來了又走,卻未在我心中留下任何痕跡。只有十歲那年的感恩節,深深地印在我心底。當我被沮喪、恐懼與孤獨包圍的時候,那位素昧平生的護士以她的溫柔和善良溫暖了我幼小的心,讓一切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如果你希望被他人喜愛,如果你渴求真正的友情,如果你希望助己的同時助人,請記住下面這個原則:
原則 1建立對他人的興趣,真心誠意地關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