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關於忠誠型人格的內容,限於篇幅,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忠誠型的人,不像藝術型人一樣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衣著和談吐判斷,這型別人需要我們去相處,在不斷接觸、瞭解、妥協中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特徵,他們的行為方式很符合規則,可以說是天生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也正是他們老好人的外在形象下,隱藏著一顆桀驁不馴的心。
他們懷疑一切,所以他們沒有安全感,如果想激發他們的超強潛力,我們就要給他們愛,溫暖、寬容,讓他們有勇氣對抗天生的不安和焦慮。等他們有勇氣對抗規則和權威的那一刻,就是他們的高光時刻。
每一型別的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越是星光熠熠的優點背面,便越是兇殘致命的缺陷,所謂優點突出的人,缺點也不可避免地顯著。
學習九型人格也好 ,色彩性格也罷,都是為了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用更加客觀的態度對待不太容易被瞭解的現實,也讓我們更加懂得,這個世界不完美,人類也不完美,正是人類的不完美才顯得個性十足,風格多姿。因為有坎坷,才更珍視平凡;因為薄情,才顯得忠貞可貴;因為有渣男,才顯出暖男的可靠。
人們說性格決定命運,但是我們總是發現,性格類似的也會有不同命運。比如:《紅樓夢》中王熙鳳和《亂世佳人》中女主郝思嘉,他們同屬於一種性格,但是大廈傾倒之下,便出現了不同命運。之前總拿宋江和劉備比較 ,他們個性很多相似之處,雖然宋江被很多人詬病,不夠敞亮,有點暗戳戳,但是,你想想他處的環境,一群殺人犯、開黑店的、打劫的,可以說,梁山這群人,正常的不多,他們可以毫無愧疚地將一個無冤無仇的人殺掉,沒有點陰謀詭計如何管理這群人。當然宋江的結局註定是悲慘的,因為他又想做又想立;而劉備就和曹操死扛,連臨終遺言都是誓將討伐曹賊進行下去,目標單一,堅韌不拔。
人的命運一定是與時代背景、社會風俗、家庭教育、個人經歷有關。所以,性格學,並不是宿命論,是讓我們學會引導自己,寬宥他人。
我們也應該明白,人總是處在一個變化之中,環境在變、經歷在變、見識在變、學識也在變,難道性格就不變嗎?毫無疑問會變。拿忠誠型人打比方,他們習慣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準則以後 ,對目標和環境熟悉,有了掌控感,建立了安全感。
但隨著環境改變,掌控感消失,安全感瞬間崩塌。難道他們就要一直焦慮下去,做一個消極的忠誠型人嗎?錯,變則通,他們懂得,雖然很難,他們必須面對自己新的焦慮。
重建自己的行為方式,慢慢的他性格會改變,會微調,會修正,直至焦慮消失,安全感油然而生,他們就實現了自己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