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按時回到公司上班。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如果是十個女人的話,則可以出演一臺話劇。
企發文化傳媒有10多個女性,趁著午休,圍聚一起回憶春節的點點滴滴。
小妮老家在河南,她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剛回到老家,那可是一萬個不適應,
沒有WIFI、沒有獨立洗漱間和衛生間、更沒有下午茶和酒吧,
上網途中時常斷線、上個洗手間還得去茅房、洗個澡更得一桶一桶熱水提著往澡盆裡倒,
更令她崩潰的是,每天一大早,挨家挨戶的雞鴨狗叫讓她心煩意亂,
那幾天,她常在父母面前嘮叨:“早知道這樣,就不回來過年了”。
一瞬間,父母面面相覷、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第二天一早,小妮起床時,發現了床邊新買的牙刷和牙缸、洗臉盆裡已經倒好了熱水還有新買的毛巾,
父母還陪著笑說,小妮,今年夏天一定把家裡裝修一下,保證你明年春節回來時有獨立衛生間。
小妮現在很後悔說出那句話。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不是需要多大的回報,但至少不希望聽到子女的滿腹牢騷。
今年春節,我也回了一趟老家。
農村過年大都一樣,親戚朋友挨戶拜年,每天的鞭炮聲、小孩的嘻鬧聲不絕於耳,
那天,企發傳媒一位老客戶,點名要我為他寫一份新年工作計劃和三八婦女節的講話稿,但外面吵雜的聲音實在讓我難以靜下心來,於是,我對正朝我走來的父親發了一句牢騷:“過年這麼吵,哪有心情寫東西啊!”
父親趕忙賠不是,立馬把窗門全部幫我關好。
突然,我很後悔對父親發牢騷,更重要的是,發過牢騷後的幾天,父親在我面前開始變得唯唯諾諾起來。
好幾次感覺要有話對我說,卻欲言又止。
那個曾經說一不二、高大威嚴的父親,居然在自己兒子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我狠狠罵了自己一句混蛋!
從老家回來,提著父親給我帶來的大包小包土特產,塞滿了整個儲存間。
晚上女兒回來,隔著書房聽到女兒大聲喊叫:“這都什麼鬼東西,塞得到處都是。”
原來女兒去儲存間找她那箱零食,被我帶來土特產壓到了底層,惹來她滿臉不高興。
我告訴她是從爺爺那帶來的土特產,她說這些鬼東西有什麼好吃的,隨後傳來重重的關門聲。
我突然覺得我父親很可憐,自己好好地一片心意,卻被孫女當成了鬼東西;
我也覺得很可憐,含辛茹苦把女兒拉扯大,卻把父愛漠視為理所應該!
而且她的每一次牢騷,都會讓我變得如履薄冰。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愛開始變得如此脆弱?
01
父母的卑微,其實早已成為中國式家庭關係中的常態。
天下父母都如此,年輕時為子女遮風擋雨,年老時卻得看子女臉色行事。
子女越長大,父母越是謹慎、越是不知所措。
總擔心沒能給子女想要的生活,帶著討好的態度言聽計從,還怕遭到嫌棄。
衰老的代價,就是一天天走向無力與虛弱。
曾看過一檔動物類紀錄片,講了一頭雄獅的故事。
雄獅曾經威風凜凜,年輕的時候是獅群的大王,帶領獅子們四處捕獵。
可等它日漸衰老後,更為年輕力壯的獅子,三下五除二就把獅王轟下了臺、逐出了獅群。
年老的雄獅,只得像孤魂野鬼般在草原上飄蕩,只得孤獨等死。
動物如此,人亦如此。
電影《楢山節考》裡就有這樣一個殘忍的情節:
因為村落極端貧困和食物匱乏,以致於老人活到70歲的時候,就會由兒子親自揹著送到村子後面的楢山上去,任其老人自生自滅。
表面說是祭山神,其實所有人都知道:
是因為過了七十歲的老人,沒有辦法種地幹活,只會白白浪費糧食、白白花錢。
對於父母來說,他們需要的無非就是一份安全感,能讓他們堅信——
不管身體有多差,子女都不會遺棄他們、不會不管他們,更不會讓他們在世界的角落裡自生自滅。
當安全感不再缺失時,父母又怎會在兒女面前唯唯諾諾呢?
02
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父親說過那樣一句話: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當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就稍微體諒一下。”
而電視劇《幸福一家人》裡,李立群扮演的老父親,居然誠惶誠恐地向兒子鞠躬道歉:
“對不起,爸爸沒能力。”
去年6月,有一個影片刷了屏:
一個男孩,在短短一分鐘之內,連踢帶踹他媽媽八腳,嘴裡還不停的說:
“我想要手機你都滿足不了,以後還能給我好生活嗎?”
最可悲的是這位媽媽,面對孩子連連踢踹,不敢阻攔,只是一味的往後躲閃。
類似這樣的事例,在網上一搜索,比比皆是。
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每天把他八十多歲的老母親送去街上乞討,
要來的錢都裝進自己腰包,供其花天酒地;
上海一位老母親,因為沒借到兒子需要的兩萬塊錢,被兒子一頓暴揍;
武漢一位老母親重病,每次去醫院都是獨自坐公交前往,
而她那個快五十的國外碩士畢業的兒子,回國後一直不工作,靠著母親退休金生活。
這幾天,電影《你好,李煥英》刷屏。片中的母親,會不顧一切伸手去接從高空墜落的女兒,會摸索學著為女兒的破洞衣服縫上各種可愛的補丁,會早上6點送女兒坐車,自己卻捨不得花錢,寧願冒著大雪走回去。當無數年輕人被感動得稀里嘩啦,那些已經為人父母的觀眾,卻彷彿看到了自己:生兒育女,誰不是這樣殫精竭慮?
03
很多家庭都有類似的場景:
子女總是不可一世地把一張臭臉甩給爸媽,告訴他們,
你們老了!你們錯了!你們真笨!你們真傻!而真以為自己惹了大禍的父母,愈發怕說話,怕犯錯。即便佔理也習慣低頭示好,被子女吼了也不敢吭一聲。劉墉有句話說得好:今天許多孩子跟父母討價還價,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卻沒有美國孩子的獨立,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包容父母的小過錯,原諒他們的不完美,是做人最基本的德行。
04到底為什麼父母在子女面前越來越卑微,不敢大聲說話,常常賠著小心,總是欲言又止?不是他們變了,而是子女變了。在長大成人、從父母那裡獲得一切之後,子女變得不知足、不耐煩,心底還有點看不起他們。被傷害了無數次的父母,終於變得小心翼翼。這世間最悲涼的事莫過於,含辛茹苦操勞半生,為兒女傾注一切,卻要在白髮蒼蒼之際,看兒女的臉色行事。這世間最心酸的事莫過於,唯一真心為子女付出的人,年老時卻要對子女卑躬屈膝。而為人子女,何時才幡然醒悟?可別等到有一天,當你回到家裡,叫一聲爸媽,空蕩蕩的房間再也無人迴應……
可別等到每年清明,站在父母墳前,再說聲遲到的對不起……
可別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傷感情懷……
可別到那時才明白:人生最大的悲痛,是將父母的疼愛,變成虧欠一生的遺憾。